與佛無緣,從石門鎮到石佛寺,我在江津連吃兩道閉門羹

影片載入中。。。

不想國慶出門添堵,所以提前兩天出了趟門,想著把大重慶範圍三個大佛寺都摸排一遍。結果等我跑到彈子石,大佛才剛剛修復完畢,還被圍著擋著。第二天跑到江津,不約而同的石門大佛也正在修復,也被鐵皮牆圍起來了,據說是要等到國慶才開門迎客……唉,我勒個寸勁兒!既然來都來了嘛,那就石門鎮上簡單吃個午飯,然後回江津執行B計劃。

與佛無緣,從石門鎮到石佛寺,我在江津連吃兩道閉門羹

石佛寺遺址

與江津城就隔了一條長江,像極了紅塵俗世與清淨佛門之間若遠若近的距離,出世入世多有不便呵,反正我在車站門口打的全被拒載了。又不想被邊上摩的“敲棒棒”,最後實在沒辦法,喊了個滴滴才上了山。

明代工部尚書江淵題石佛寺:

招提高聳與天鄰,夕梵晨鐘遠近聞。

出洞龍翻千嶂雨,上樓僧踏一梯雲。

巉巖古記何年刻,深院名香盡日焚。

安得投間居此地,比林猿鶴想同群。

與佛無緣,從石門鎮到石佛寺,我在江津連吃兩道閉門羹

與佛無緣,從石門鎮到石佛寺,我在江津連吃兩道閉門羹

上了山,其實也是望山跑死馬。從下車的地方開始,我把腳下一條小山溝從頭到尾梳了個遍也沒找著石佛寺。溝裡只有幾家人但十室九空,好不容易才逮著個活人,最後甚至放出無人機尋找,才發現地圖上標記的地名與實際座標中間剛好隔了一座山頭,剛好把視線擋住。

大汗淋漓的,我終於腿到石佛寺跟前兒了,結果又被一道道鐵絲網拒之門外……一邊是寺廟,一邊是墓地,一個已經發掘完畢的遺址現場而已,也是隻可遠觀不可褻玩!

與佛無緣,從石門鎮到石佛寺,我在江津連吃兩道閉門羹

與佛無緣,從石門鎮到石佛寺,我在江津連吃兩道閉門羹

看來,我是真的長得醜,而且吃閉門羹有癮!

現場貌似無人看守,而我本來也不是那麼守規矩的人,想要翻進去來著,結果一看裡面上了“雙保險”,關鍵的地方,好看的地方,也都被圍起來關起來了,進去了似乎也沒啥卵用。好吧,你們贏了,我就天上“雀一眼”就走。

石佛寺最早於晚唐五代時期開始雕鑿造像。北宋末,徽宗朝宰相張商英與這裡有一定淵源。南宋初,名為古佛巖。紹興年間有杜氏舍院基後,開始大規模興修寺院建築,並增刻造像,建立放生園。南宋晚期碑刻上顯示該寺時名為觀音寺。元代石佛寺香火日盛,自號“西蜀第一禪林”。元末,佔據重慶的割據政權大夏國皇帝明昇在位時毀於戰亂。明初僧人道勝、一田禪師重修了寺院,明代工部尚書、江津縣人江淵將其位列“江津八景”之一。清代中期已衰敗不堪,終至清末民初逐漸毀圮。

與佛無緣,從石門鎮到石佛寺,我在江津連吃兩道閉門羹

與佛無緣,從石門鎮到石佛寺,我在江津連吃兩道閉門羹

石佛寺遺址位於重慶市江津區長江北岸的一處山坳內,周圍散落著砂岩質球狀風化巨石,形成了獨特的地質景觀,寺廟巧借巨石佈局,曾號稱“

西蜀第一禪林

”。2016年,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院在配合江津濱江新城建設考古中發現。鑑於遺址的重要價值,遂轉為以遺址公園為目標的主動調查和發掘,截至2019年底,共計發掘4600平方米。目前已揭露建築基址、墓葬、摩崖造像等50餘座遺蹟,出土石刻造像、建築構件、隨葬品和生活用器等文物標本900餘件,收穫重大。有上百件精美的圓雕造像、石刻建築構件及40餘塊碑刻、題刻等。

與佛無緣,從石門鎮到石佛寺,我在江津連吃兩道閉門羹

與佛無緣,從石門鎮到石佛寺,我在江津連吃兩道閉門羹

該遺址由建築基址區、石上建築遺蹟區、摩崖造像區、墓葬區及放生園區所組成。發現了宋、明、清時期的大型寺廟建築基址相互疊壓,沿革清晰。其中

宋代建築佈局由前殿、後堂、配殿、石窟建築、佛塔等組成,是我國南方地區發現的儲存最完整的宋代寺廟遺址之一

從現存遺址來看,山坡巨石之上,殿堂、迴廊與佛塔隨形就勢因地制宜,並有摩崖題刻點綴其間,鏡頭拉近,甚至能感覺到某塊大碑上的書法字型飄逸,或許值得一讀,當然最好是有拓片公佈咯。

與佛無緣,從石門鎮到石佛寺,我在江津連吃兩道閉門羹

與佛無緣,從石門鎮到石佛寺,我在江津連吃兩道閉門羹

其實,吸引我來此處的就是被遮被圍的這一坨大石頭。只可惜,想看的看不到,無遮無擋的又沒啥看頭……

與佛無緣,從石門鎮到石佛寺,我在江津連吃兩道閉門羹

▲ 石佛寺石窟造像遺蹟,攝影:雪巍

與佛無緣,從石門鎮到石佛寺,我在江津連吃兩道閉門羹

▲ 東方三聖龕(晚唐五代),圖源:文博中國

沒辦法,只好回來再借圖一觀,聊補心中缺憾。

石佛寺石窟造像主要有東方三聖龕、泗州大聖龕、水月觀音龕、千手觀音龕以及五百羅漢等等。

其中千手觀音和五百羅漢風化特別嚴重,已和塗鴉無異,並沒有多少觀賞價值。不過其餘各龕卻精美絕倫,因為此前被一民居所覆,得以完美儲存,並僥倖躲過了歷次浩劫。

與佛無緣,從石門鎮到石佛寺,我在江津連吃兩道閉門羹

與佛無緣,從石門鎮到石佛寺,我在江津連吃兩道閉門羹

與佛無緣,從石門鎮到石佛寺,我在江津連吃兩道閉門羹

▲ 水月觀音龕(晚唐五代),圖源:文博中國

石佛寺石窟造像以水月觀音龕為最美!

水月觀音造像龕是一個長方形龕,開鑿在一獨石崖面上。龕內主尊為水月觀音像,頭戴寶冠,面相豐潤,神態慈祥,項飾瓔珞,上身斜披絡腋,下著闊腿長褲,雙手抱膝端坐于山巒座上,閒適而莊重,造像僅腰部以下與龕壁相連,近乎圓雕。其兩側上方各有一鏤空雕刻的飛天,裙帶飄然,輕盈飛舞,雕工之細比之觀音也不遑多讓。這龕水月觀音像,堪稱川渝地區觀音造像中的精品之作。

此外,在該造像龕壁上還可見

宋天禧四年(1021年)修佛足、明永樂五年(1407年)重灌金身

的題記。所以當人們凝視這尊造像的時候,不由得會發問,這龕造像究竟建造於何時呢?

與佛無緣,從石門鎮到石佛寺,我在江津連吃兩道閉門羹

與佛無緣,從石門鎮到石佛寺,我在江津連吃兩道閉門羹

▲ 泗州大聖龕(南宋),圖源:旃檀佛藝

泗州大聖龕高201釐米,寬209釐米,深80釐米,龕內正中刻泗州大聖趺坐於懸裳方座上,下有蟠龍託座。主尊大聖面相清秀,頭披風帽,身著交領窄袖僧裝,雙手相交置於三獸足夾軾上,身後襯托圓形背光。右側刻一比丘持錫杖,左側刻一雙手抱瓶侍者,其左下方刻有:“

符陽處士寋清紹興壬寅夏初鐫題

”一行。

圖上看不到刻文,不知前文抄錄是否有誤?查了下《南宋年號干支紀年對照表》,宋高宗紹興三十二年之間都沒有“壬寅”,其時要等到宋孝宗

淳熙九年

(1182年)了。如果刻字無誤,那麼這中間可是有什麼說道,誰能告訴我?

與佛無緣,從石門鎮到石佛寺,我在江津連吃兩道閉門羹

與佛無緣,從石門鎮到石佛寺,我在江津連吃兩道閉門羹

▲ 泗州大聖龕(南宋),圖源:旃檀佛藝

此龕也甚是精美,泗州大聖主像威嚴莊重,比丘與待者亦是活靈活現。

僧伽,西域僧人,通州(今江蘇南通)狼山廣教寺開山祖師,被尊為“大聖菩薩”。唐高宗時至長安、洛陽行化,歷吳、楚間,後定居泗州(今江蘇泗縣),唐中宗景龍四年(710年)示寂。北宋雍熙元年(984年)加諡“大聖”,故稱“泗州大聖”。世謂觀音化身。

非佛徒,非信眾,卻在遠來欣賞之餘,又長知識了,呵呵。

後記

除了以上借圖展示的精彩,我觀石佛寺未發掘之前的網友圖文舊作,兩相對比,發現其中亦有不少有趣吸睛之處,有興趣的朋友不妨也找度娘問問。

不過精彩歸精彩,我這一路閉門羹吃下來,其實心裡老鬱悶了!進不去,看不到,也就罷了。特麼我又炸機了,雖然高度可以忽略不計(離地不到兩米),但是電量耗盡,電池被活活“餓死”,再也打不開,再也充不了電。官方不修,只得找民間大夫,又花了我60塊大洋,鬱悶慘!!!直接回家歇菜,本來計劃還要去潼南的也暫時算啦算逑。

每次炸機都是因為自己作嘛——不過經此一劫,實在受不了每次航拍都要糾結和擔心電池電量,想飛不敢飛,還每每必求用電務盡。終於,我又入了塊電池,還買了兩塊充電寶,摺合下來以後相當於帶十幾塊電池出門,這下終於可以放心大膽地飛了吧?只是到了數錢的時候,二手為主也小一千,還是讓我心裡肉疼得緊,而且這重量也是有點兒不能承受之重,裝備一下子又增加了四五斤啊,充電線和變壓器怕是都有一斤,特麼真是要了老命!

唉,折騰,一直折騰,在路上……

圖文資料參考:

《千年古寺 晨鐘夕梵——重慶江津石佛寺遺址》。重慶考古。微信公眾號

《漫談水月觀音——從江津石佛寺造像說起》。重慶考古。微信公眾號

《江津石佛寺南宋泗州大聖龕》。 旃檀佛藝 。 百家號

與佛無緣,從石門鎮到石佛寺,我在江津連吃兩道閉門羹

如果喜歡,那就點個

關注

收藏

點贊和分享

,一鍵三連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