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布斯逆境中的訪談:頂級人才的自尊心不需要呵護

喬布斯逆境中的訪談:頂級人才的自尊心不需要呵護

1985年,史蒂夫 · 喬布斯(Steve Jobs)被他自己引薦的CEO約翰 · 斯卡利(John Sculley)排擠出蘋果,陷入人生低谷。

1995年,美國知名科技記者羅伯特 · 科林利(Robert Cringley)製作的《書呆子的勝利》節目採訪了喬布斯。

採訪結束後不久,蘋果公司收購了NeXT。又過了半年,在蘋果即將破產之際,喬布斯重新掌控了公司,隨後展開了美國商業史上絕無僅有的復興行動。隨著iMac、iPod、iTunes、iPhone、iPad等創新性產品的問世,喬布斯將一家瀕臨破產的企業改造成全美最具價值的公司。

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採訪母帶在從倫敦運往美國的途中遺失,多年來,人們一直以為再也看不到完整的採訪。然而就在喬布斯去世後,一個偶然的機會,導演Paul Sen在車庫裡發現了一份VHS複製。喬布斯生前很少接受電視採訪,如此精彩的訪談更是罕見。它記錄了喬布斯的坦率、非凡的魅力和獨特的視野。

眼神篤定,神情坦然,喬布斯在命運低潮的時候,也頑強自信。其中對於生命的價值、商業的本位、產品的靈魂、頂級人才的激勵等多角度的講述更是娓娓道來。很多思考,放在當下,依舊不會過時。

點選可收看訪談全記錄

00:00/00:00倍速

文/喬布斯

01

光滑的石頭是磨出來的

每次(新產品計劃)剛開始的時候,我們都有很多很棒的想法,團隊對他們的想法深信不疑。這一刻,我總會想起我小時候的一幕。

街上有個獨居的男人,他已經八十歲了,我接近他,想讓他僱我幫他除草。有一天他說,到我的車庫來,我有東西給你看。他拉出老舊的磨石機,架子上只有一個馬達、咖啡罐和連線兩者的皮帶。接著我們到後院撿了一些石頭,一些很普通、很不起眼的石頭。

我們把石頭丟進罐裡,倒點溶劑,加點粗砂粉。之後他蓋上蓋子,開動電機對我說,“明天再來看看”。第二天回到車庫,我們開啟罐子,看到了打磨得異常圓潤魅力的石頭!

本來只是尋常不過的石頭,卻經由互相摩擦,互相砥礪,發出些許噪音,變成美麗光滑的石頭。

在我心裡,這個比喻最能代表一個竭盡全力工作的團隊。集合一群才華洋溢的夥伴,透過辯論、對抗、爭吵、合作、互相打磨,磨礪彼此的想法,最終才能創造出美麗的“石頭”。

喬布斯逆境中的訪談:頂級人才的自尊心不需要呵護

02頂級人才的自尊心,不需呵護

我很早便在生活中觀察到一件事:人生中大多數事情,平庸與頂尖的差距通常只有二比一,好比紐約的計程車司機,頂尖司機與普通司機之間開車速度的差距大概是30%。

普通汽車和頂尖汽車的差異有多少?也許20%吧。頂級CD播放機和一般CD播放機的差別?我不知道,可能也是20%吧。這種差距很少超過兩倍。但是在軟體行業還有硬體行業,這種差距可能超過15倍甚至100倍。這種現象很罕見,能進入這個行業我感到很幸運。

我的成功得益於發現了許多才華橫溢、不甘平庸的人才。不是B級、C級人才,而是真正的A級人才。而且我發現只要召集到五個這樣的人,他們就會喜歡上彼此合作的感覺、前所未有的感覺。

他們會不願再與平庸者合作,只召集一樣優秀的人。所以你只要找到幾個精英,他們就會自動擴大團隊。

假如你找到真正頂尖的人才,他們會知道自己真的很棒。你不需要悉心呵護他們自尊心。大家的心思全都放在工作上,因為他們都知道工作表現才是最重要的。

我想,你能替他們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告訴他們哪裡還不夠好,而且要說得非常清楚,解釋為什麼,並清晰明瞭地提醒他們恢復工作狀態,同時不能讓對方懷疑你的權威性,要用無可置疑的方式告訴他們,你的工作不合格。

這很不容易,所以我總是採取最直截了當的方式。如果你給和我共事過的人做訪談,那些真正傑出的人,會覺得這個方法對他們有益,不過有些人卻很痛恨這種方法。但不管這樣的模式讓人快樂還是痛苦,所有人都一定會說,這是他們人生中最激烈也最珍貴的經歷。

喬布斯逆境中的訪談:頂級人才的自尊心不需要呵護

03公司的真正價值在於員工

我十二歲時致電惠普的比爾 · 休利特(Bill Hewlett,惠普創辦人)。當時電話簿上沒有隱藏號碼,所以我開啟電話簿可以直接查他的名字。

他接電話時我說:“嗨,我叫史帝夫 · 喬布斯,你不認識我,我今年12歲,我在製作頻率計數器,需要一些零件。”他就這樣跟我談了20分鐘。我永遠都記得他不但給了我零件,還邀請我夏天去惠普打工。

當時我才12歲,這件事對我產生了不可思議的影響。惠普是我見過的第一家公司,他讓我懂得了什麼是公司,如何善待員工

當時人們還不曉得膽固醇。他們每天早上十點會推出滿滿一車的甜甜圈和咖啡,於是大家停下工作,喝杯咖啡品嚐甜甜圈。雖然是些小事,但顯然惠普明白公司真正價值在於其員工。

喬布斯逆境中的訪談:頂級人才的自尊心不需要呵護

04用5000個點子磨出一個產品

我離開後,對蘋果最具傷害力的一件事是史考利(蘋果前CEO)犯了一個很嚴重的毛病:認為只要有很棒的想法,事情就有了九成。他以為只要告訴其他人,這裡有個好點子,他們就會回到辦公室,讓想法成真。

問題是,好想法要變成好產品,需要大量的加工。

當你不斷改善原來那個“很棒的想法”,概念還會不斷成長。改變,結果通常跟你開始想的不一樣:因為你越深入細節,你學得越多。

你也會發現。你必須做出難以兩全的取捨,才能達到目標:有些功能就是不適合電子產品做,有些功能就是不適合用塑膠、玻璃材料做,或是工廠就是做不到。

設計一個產品,你腦海中可能要記住超過5000個問題,去把這些組合在一起,使勁讓這些想法在一個全新的模式下共同運作,達到你要的效果。每天你都會發現新東西。這同時代表新的問題和新的機會。讓最終的組合融會貫通,這才是真正的“流程”,也是真正的魔法所在。

喬布斯逆境中的訪談:頂級人才的自尊心不需要呵護

05做出好產品關鍵不在於管理流程

1984年我們從惠普聘請了一堆人(設計圖形介面電腦),我記得和其中一些人大吵一架。他們認為所謂的使用者介面,只是在熒幕底部加上軟體鍵盤,他們沒有字型大小比例的概念,也沒有滑鼠的概念。

他們對我大吼大叫,說滑鼠要花五年來設計的,成本高達三百美元。最後我受夠了,就去外面找到大衛 · 凱利(David Kelly)設計,結果九十天內就有了成本十五美元的滑鼠,而且功能可靠。

當時我發現,蘋果在某方面缺少這種人才,能多方面掌握一個想法的人才。這需要有一個核心團隊,但由惠普的人馬組成的團隊顯然不行。這和專業的黑暗面無關,這是因為人們失去了方向(惠普團隊無法進行多方面思考)。

隨著公司規模越來越大,他們便想複製最初的成功。並且許多人認為當初成功的過程,一定有其奇妙之處,於是他們開始嘗試把當年的成功經驗變成制度。

不久人們便感到困惑,為什麼制度本身變成了答案?這大概是為什麼IBM會失敗的原因。

IBM擁有最好的制度管理人員,但他們忘了設計流程的目的是為了尋找最棒的答案。

蘋果也有了這種狀況,我們之中很多人很會管理流程,卻不知如何尋找答案。

頂尖的人會主動尋找最棒的答案,雖然他們是最難管理的人,但我依然樂於同他們一起工作。

喬布斯逆境中的訪談:頂級人才的自尊心不需要呵護

06我們不羞於竊取偉大的想法

你問我對產品的直覺從哪裡來?這最終得由你的品味來決定。你要熟悉人類在各領域的優秀成果,嘗試將之融入你在做的事情裡。畢加索曾說過,“

拙工抄,巧匠盜

”,我從來不覺得借鑑別的好創意可恥。我覺得麥金塔成功的原因,在於其創造者是音樂家、詩人和藝術家、動物學家甚至歷史學家,他們正好也是全球最棒的電腦科學家,所以我們才如此出色。

如果沒投身電腦科學,他們也能在其他領域創造奇蹟。大家各自貢獻自己的專業知識,麥金塔因此吸收了各個領域的優秀成果,否則的話他很有可能是一款非常狹隘的產品。

喬布斯逆境中的訪談:頂級人才的自尊心不需要呵護

07我創業從來不是為了錢

公司擁有獨佔性的市場地位,能讓公司更成功的人,是業務和行銷人員,所以最後變成他們經營公司,而產品人員被邊緣化,導致公司忘記做出好產品的重要性。當初是對產品的敏銳和創意,讓他們獨霸市場,後來卻因經營人員而消失殆盡。

他們對產品好壞沒有概念,不懂將好構想變成好產品的工藝,他們也沒有真的想幫客戶的心。在業界打滾這麼多年,我常問別人你為什麼做某些事,得到的答案都是:事情就是這樣。沒有人知道他們為什麼這樣做。

做生意沒有人會真的深思熟慮,這就是我的體會和認知。因此如果你願意問問題,仔細思考,認真努力,你很快就能學會做生意,這不是多難的事情。

我身價超過100萬美元時才23歲;24歲身價超過千萬美元;25歲就超過億萬美元。但錢沒那麼重要,因為我創業從來就不是為了錢。

當然,有錢是很棒的事情,因為它讓你有能力做很多事。你可以投資短期無法回收的創意和想法,但最重要的是公司、是人、是我們製作的產品以及產品對人們帶來的好處,所以我不常把錢放在心上。

我沒賣掉過一張蘋果的股票,因為我真的相信公司會有長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