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肉越來越難吃,你變了還是豬變了

如果你是一個忠實的肉食愛好者,你可能會發現,現在的豬肉似乎不如小時候好吃了。

過年回農村老家吃的現殺土豬肉,不需要加太多佐料醃製去腥,燉排骨、炒辣椒,甚至清水直接煮肉,都能滿屋飄香。

燉好的肉吃起來香香嫩嫩,一抿即化。用剩下的肥肉炒菜,菜裡不用多加一滴油,豬油香就已經把隔壁小孩饞哭了。

炒肉絲的香味在童年回憶裡歷久彌新,如今豬肉變得更容易買到,但同時似乎也不如以前好吃了。

豬肉越來越難吃,你變了還是豬變了

覺得小時候的豬肉好吃,真是因為童年濾鏡嗎?

豬肉口感變了這件事,到底是不是錯覺?

01

豬肉好不好吃,脂肪決定

上海糖醋小排、東北鍋包肉、湖南小炒肉、廣東蜜汁叉燒……多少光聽名字就要流口水的地方名菜,都跟豬肉有關。

根據統計年鑑的資料,2020年全國居民人均豬肉消費量18。2千克,比吃掉的雞鴨鵝、牛羊肉加起來都多。

豬肉越來越難吃,你變了還是豬變了

圖源:《2014-2020年全國及城鎮、農村居民人均豬肉消費量》

豬肉佔據中國人肉類消費的70%以上,可以說是妥妥的肉類頂流。

雖然人均消費量很高,但豬肉的口碑卻一路下滑——

很多人都有一個明顯的感受:豬肉不如以前香了。

豬肉越來越難吃,你變了還是豬變了

事實上,影響豬肉好吃程度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肌內脂肪,指的是位於橫紋肌的肌束間和肌細胞內的脂肪,其脂肪酸組成能決定肉的香味和口味。

脂肪受熱時會產生熱香氣,同時也會產生硫化氫,與乙醛反應生成香氣物質。

因此,肌內脂肪越高的豬肉,就會在烹飪過程中聞起來越香。

除了影響豬肉的香味,肌內脂肪還與豬肉的嫩度、風味和多汁程度呈正相關。

小時候覺得好吃的土豬肉,肌內脂肪含量往往不低——畜牧學家許振英總結了中國12個地方豬種背最長肌的肌內脂肪含量,平均為5。8%。

做金華火腿的金華豬,肌內脂肪含量為3。7%;做宣威火腿的烏金豬,肌內脂肪含量為8。8%左右;用來做山東名吃把子肉的萊蕪豬,堪稱膘肥體壯,肌內脂肪含量高達10。22%。

豬肉越來越難吃,你變了還是豬變了

把子肉/圖源:視覺中國

不同省份的地方豬風味不同,但相同的是它們都有著滿滿當當的脂肪,肉質也鮮嫩多汁。

但就像當代年輕人熱衷於嚴格的身材管理一樣,從上世紀七十年代以來,國內外在豬的選育中一直強調“去肥增瘦”,側重於降低背膘厚度,提高瘦肉率。

這就導致瘦肉型豬的肌內脂肪含量一度降到1。5%左右——簡單來說,就是豬瘦了。

跟土生土長的地方豬種相比,目前國內的主要豬種大白豬、長白豬、杜洛克豬等均來自國外。

它們是典型的瘦肉型豬種,肌內脂肪平均含量2。3%,比中國土豬的一半還要少。

脂肪少了,豬肉烹飪起來的香味就變淡了許多,肉的口感也變得更柴更硬。

時代在發展,你還是從前那個少年,豬卻已經變洋變瘦。

那麼問題來了:這些來自國外的瘦肉豬,為什麼打敗了中國土豬,成為了主流豬種?

02

豬肉怎麼越變越難吃的?

在與自然漫長搏鬥的過程中,人們意外發現了野豬的美味。

亞洲野豬分為前身和後身,前身主要是頭部,後身則富含肌肉和脂肪。

野豬需要靠頭和嘴在野外覓食、拱土和搏鬥,因此前身佔比更多。

但家豬需要增大體重、變得肥肥壯壯,才適合變成香噴噴的盤中餐。

在一開始被發現時,亞洲野豬的前身佔比70%;

經過人類的馴養,原始家豬的前身縮短到了50%;

到了現在,現代家豬的前身則濃縮到了30%。

豬肉越來越難吃,你變了還是豬變了

圖源:參考文獻[7]

現在提起豬,我們腦海中都是粉嫩白胖的形象,但小時候那些好吃的豬肉,可能都來自黑豬。

就在幾十年前,養殖戶的豬圈裡還幾乎都是黑色的地方豬種。

小黑豬們吃著豆粕、豬草、番薯葉,無憂無慮地長大,生長週期一般長達一年,全家人就眼巴巴地盼著過年才能吃上一口豬肉。

上世紀50-70年代,為了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吃肉需求,中國引進了更多的外國豬種,包括蘇聯大白豬、英國大約克夏豬、北歐長白豬等,還有紅棕色的美國杜洛克豬。

豬肉越來越難吃,你變了還是豬變了

圖源:參考文獻[9]

這些洋豬體格精瘦,雖然不如土豬脂肪多,但勝在生長速度快。

我國地方豬生長週期普遍在10個月左右,外種豬的生長週期卻在6個月左右,幾乎是土豬的一半。

同時,外種豬的生育能力也非常強大。

研究顯示,一頭外國種豬一年可以生育20頭小豬,一頭中國種豬卻只能生育14頭。

不僅如此,洋豬還堪稱“無情的長肉機器”。

在養殖界,“料肉比”指飼養生豬每增重一千克所消耗的飼料量,洋豬料肉比為2-3:1,本土豬種則是5-5。6:1。

換句話說,吃同樣的飼料,洋豬能長出兩倍多的肉。

由於洋豬長得快、生得多,漸漸地,黑胖的土豬就被白瘦的洋豬取代了。

目前,外國的長白豬、大白豬、杜洛克豬3個品種的豬,在我國的市場佔有率達90%以上。

03

豬肉變種之後

洋豬們被進口後,除了好好長肉、為出欄做準備,還擔起了和地方土豬配種的責任。

地方豬種大多為脂肪型,外來豬種為瘦肉型,利用進口豬種雜交,可以平衡豬肉的品質。

豬肉越來越難吃,你變了還是豬變了

圖源:視覺中國

目前我國種豬行業配種,主要走的是內三元、外三元兩條路線。

簡單來說,外三元就是父母系都是進口豬種,內三元則是進口公豬與地方良種母豬繁殖而成。

但又想豬肉香,又想豬長得快,天下哪有這等好事?

隨著代際更迭,雜交後的豬種品質越來越差,脂肪量也越來越低。

脂肪量變低,與之相對應的代價,就是豬肉變得更難吃了。

有學者對黑豬和白豬的品質進行了研究,發現黑豬肉湯中含有較高的單不飽和脂肪酸、較少的多不飽和脂肪酸,相比於白豬肉湯,能有明顯的脂香。

多不飽和脂肪酸會加快肌肉水分的流失,讓肉質變得粗糙沒有彈性。

多項研究表明,外來品種豬肉裡的多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於中國地方品種。

這意味著外國豬肉質更差,口感不如地方豬肉油潤細膩。

豬肉越來越難吃,你變了還是豬變了

圖源:視覺中國

同時,外來豬種對市場碾壓式的佔領,也給地方豬帶來了種族危機。

根據原農業部發布的《全國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和利用“十三五”規劃》,37個本土豬品種處於瀕危、瀕臨滅絕或滅絕狀態。

其中橫涇豬、虹橋豬、平潭黑豬等8個品種的豬已經滅絕,岔路黑豬、浦東白豬等5個品種瀕臨滅絕。

兩廣小花豬等19種豬,則因為被採取搶救性保護措施得以保留下來。

豬肉越來越難吃,你變了還是豬變了

兩廣小花豬是中華名豬/圖源:視覺中國

土豬變得越來越珍貴,也從市場價格上體現了出來。

商品名稱裡只要帶上了土豬,價格就會比普通豬肉高出30%-50%。

對土豬肉念念不忘的人們,只能花上高價,才能復刻出童年時期紅燒肉的美味了。​​​

​​來源:網易公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