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擔大任者,沒有資格享受生活,連“陶冶情操”的資格都沒有

承擔大任的人,沒有資格享受生活,豈止是沒有資格享受生活,連“陶冶情操”的資格都沒有。

因為位置越高的人權利越大,責任也就越大,需要處理的重要事情也就越多,所以每天都需要大量的時間來專心專注地處理事情,也就沒有時間消遣了。

所以中國歷史上但凡明君,基本上都是勞模,每天都要工作十幾個小時。

中國第一個皇帝秦始皇,每天都要看一百二十斤的竹簡奏摺,每天的閱讀量竟然超過了三十萬字。

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歷史記載

在洪武十七年九月份,8天閱讀1160份奏章,大臣彙報了3391件事情,按一份奏章一千字計算,他平均每天閱讀超過14萬字,每天處理423件事。從登基到去世沒有給自己放過一天假。

清朝第三位皇帝雍正,在位十三年,每天工作十八個小時,每天睡眠時間不到四個小時。每年只有生日的時候才放一天假,在位期間審閱了

二十五萬本奏摺,

留下的硃批就達到千萬字的級別,

他是歷史上工作最勤奮的皇帝。

想想這些皇帝的工作量,感覺就是把這個皇帝位置送給我們,我們也幹不了,先不說能力行不行,累都能把我們累死。有時候想想我們普通老百姓可能過得比皇帝還要開心。

當上皇帝可能不意味著有黃金白銀無數,擁有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更多的是意味著每天要處理無數的奏摺和彙報,不務正業的話輕則國家大亂,重則亡國滅種。

由此我還聯想到歷史上著名的文人基本上都是政治上不得意的文人,位高權重的文人往往作品很少,可能是位高權重的人能用來創作是時間太少了。比如說諸葛亮,從《出師表》就可以看出他的文采。

和這些勤奮的皇帝對比一下,我們是不是太懶惰了,懶惰其實是百分之九十九的人之所以平庸的原因。

很多家庭代代優秀,可能他們只是遺傳了勤奮的基因;很多家庭代代貧窮,可能是遺傳了懶惰的基因。

早上我們懶得起床,白天懶得學習,懶得工作,遇到困難懶得解決選擇逃避,下班了了懶得健身,懶得讀書,晚上又想早點上床睡覺,我們懶得奮鬥。我們選擇懶惰的時候也選擇了平庸的人生。

勤奮的人不一定能成功,但是成功的人必是勤奮的,勤奮是成功人士的基本素質,就好比優秀的船長都具備游泳的能力一樣。

事業很成功的人都沒有時間刷抖音,沒有時間追劇,沒有時間天天看八卦新聞,沒有時間打牌打麻將,沒有時間經常聚會喝酒。

魯迅先生一生寫作1000萬字,其中著作600萬字,輯校和書信400萬字。魯迅25歲開始棄醫從文,55歲去世,寫作時間一共30年,平均到每天寫作超過900字。

魯迅說:“哪裡有什麼天才,我只是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用在工作上了。”

承擔大任者,沒有資格享受生活,連“陶冶情操”的資格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