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競爭的法寶只剩下“授權的秘密了”

從競爭對手那裡挖角,不僅可以減少培養時間,更能夠了解競爭對手的商業情報。所以,“挖牆腳”,在江湖上一直是一個普遍現象的存在。

但,有一家公司卻一直恪守不從競爭對手裡挖牆角的信條,這就是阿里巴巴。

2006年馬雲在深圳做了一場名為《

文化是企業DNA

》的主題演講,他講到,“從競爭對手那邊挖來的人,如果讓他說原來公司的機密,對自己就做了‘不忠’;如果不說,他就對現有的新公司‘不孝’;即使不讓他說原來公司的機密,他在工作中也會無意識的用到,這樣他就‘不義’了”!

“至於主動跳槽過來的人,不是劇烈競爭對手的人,可以考慮一下;如果是劇烈競爭對手的人,我們絕對不會接受。”

“我們絕對不容許自己公司挖競爭對手的人,也不允許我們的獵頭挖,同時也強烈的鄙視、排斥和譴責競爭對手,挖我們的人。”

這就是阿里巴巴高層對從競爭對手挖牆腳的堅定態度。

商業競爭的法寶只剩下“授權的秘密了”

但我很好奇,阿里巴巴這麼強烈的排斥挖牆腳的行為,從另一面也反映了挖牆腳現象的盛行。

商業社會人才的社會性和流動性,與企業需要人才的保密性和忠誠性始終都是矛盾的。

那些從大公司離職的人,無論是主動、被動還是被挖牆腳的,總是成為競爭對手、其他中小型企業爭搶的物件,“在大公司幹過”,這是他們增加收入的職業談判籌碼。

所以,無論有意還是無意,他們都會自覺地透露一些老東家的所謂“秘密”,那是他們的經歷,也是他們的資本。

《我在阿里做運營》、《我在華為做產品》、《我在騰訊做社群》等等一類的書籍,看得出這些從大公司出來的人,正在販賣他們的經歷,也許是秘密。

所以啊,

人才的流動性,讓商業社會更加開放,沒有了秘密。

也許,商業社會的今天,就只剩下“授權的秘密”——即智慧財產權了。

看來要增加商業競爭的法寶,就要多發明、多創造一些擁有智慧財產權的產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