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打車800次驗證大資料殺熟,蘋果機主被迫成“冤大頭”?

近日,復旦大學孫教授的一項調研成了網上熱議的話題。

教授打車800次驗證大資料殺熟,蘋果機主被迫成“冤大頭”?

孫教授帶領團隊在國內5個城市,花50000元,收集了常規場景下的800多份樣本,得出一份打車報告。調研結果顯示,蘋果機主更容易被專車、優享這類更貴車型接單;如果不是蘋果手機,則手機越貴,越容易被更貴車型接單。

該結論隨即引發網友熱議。

此報告隨即衍生出了一個熱詞:“蘋果稅”。

不知道多少蘋果機主看到該報告後會發出一陣苦笑,面對這樣扎心的結論,自己面對“殺熟”,連一個規避的方式都沒有,逃無可逃,遁無可遁,莫名成為“韭中貴族”,充當冤大頭。

此外,“蘋果稅”還體現在蘋果使用者比非蘋果使用者享受到的打車優惠更少。資料統計發現,蘋果手機使用者平均只能獲得2。07元的優惠,而非蘋果使用者平均可以獲得4。12元的優惠。同時,蘋果手機使用者打車延誤時長比例均高於非蘋果手機使用者。

教授打車800次驗證大資料殺熟,蘋果機主被迫成“冤大頭”?

就算使用者不是蘋果機主,平臺也會根據所持手機的價位來“針對性服務”,即機價位越高則越有可能被更貴車型接單。

報告還揭露了兩點真相:第一,使用者實際支付價格會大機率高於平臺預估價;第二,資料分析表明,平臺存在先提價,再淆以各種名義進行減免的“偽優惠”現象,給使用者造成平臺在“補貼”的假象。

孫教授的這項調研算是“實錘”了打車平臺的大資料殺熟。類似的情況,在外賣、電商平臺也曾被曝出過——總而言之,在這個資訊透明、隱私無處遁形的時代,我們已經被演算法完全滲透,一時再難以殺出重圍。

大資料殺熟,老生常談了。通俗解釋一下,就是網際網路平臺利用大資料和演算法對使用者進行畫像分析,從而收取不同價格等行為的概括性說法。

大資料殺熟的運作邏輯是這樣的:首先使用者在(打車、外賣、電商)平臺註冊賬號,在平臺的資料庫裡就會形成一個ID,隨著使用者在平臺上活躍行為增多,在平臺就留下了種種資料痕跡,演算法透過這種痕跡就可以計算出使用者的下單均價、點單喜好、常去的位置等資訊。

在平臺的演算法體系中,面對消費者就有一套標籤體系,根據這些標籤,演算法平臺再對使用者進行匹配,形成一套最終的報價。

雖然每次一有相關新聞被爆出,就會被平臺大力闢謠,但隨著時間推移,傳聞越來越多,大資料殺熟卻儼然變成了平臺定價通行的“潛規則”。消費者面對平臺信誓旦旦的“保證”,再加上生活上對這些平臺已形成高度依賴,根本無法做到“解除安裝棄用”。

有業內人士表示,大資料殺熟,違規也違法,大資料殺熟源自資訊不對稱,興於較低的試錯成本。買賣雙方間擁有資料量的差異造就了資訊不對稱,而正是這些不對稱資訊讓消費者處於明顯的相對劣勢地位,給予了大資料殺熟生長的空間。

教授打車800次驗證大資料殺熟,蘋果機主被迫成“冤大頭”?

網際網路公司之所以能進行大資料殺熟,除了因為演算法掌握著海量的資料,另一個原因,是一人一屏的消費場景給消費者創造了一種虛假的公共性。

與傳統線下消費的統一標價不同,網際網路時代,每個人一部手機,每個人的手機介面都是大資料演算法為其“量身定製”的結果,如果不刻意比對,消費者會以為自己手機上看到的介面、價格是與其他人一樣的,這便給大資料殺熟開了捷徑。

目前,只有加快個人資訊保護、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方面的相關立法,才能為大資料運用劃出一道道紅線,實現“資料趨惡”向“資料向善”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