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信”與“信仰”究竟差在哪裡?

有一位朋友問我“迷信”與“信仰”的區別在哪裡?我思考了好長時間之後,回答了他這個問題:

迷信:不清楚自己為什麼信,或不符合大部分人的共識。

信仰:清楚自己為什麼信,且符合大部分人的共識。

“迷信”與“信仰”究竟差在哪裡?

在我展開我的分析之前,大家不妨先看一下另外的一個關於迷信與信仰的總結。

有人(姑且將此人稱之為“甲”)總結信仰與迷信的區別如下:

迷信:我是絕對正確的,我不聽取任何異見,所有人都必須和我想的一樣。

信仰:我不一定是正確的,但我相信我是正確的,這就足夠了。

粗略看甲的總結,似乎是很有道理,但是深入地思考分析之後,就會發現重點早已偏移。

甲的總結表現出信仰與迷信的區別僅僅是:是否要求他人與自己必須保持一致。

甲的總結可分為兩部分,前部分內容基本可以廢棄,我按照上述總結舉兩個例子:

例1——迷信:“我認為世上一定存在鬼神,我不接受任何反駁。”例2——信仰:“儘管我所相信‘世上一定存在鬼神’的說法不一定正確,但我相信我自己是正確的。”

你仔細讀這兩個例子之後,你會發現例一是迷信外物,例二是迷信自己。這又怎麼會成為信仰和迷信之間的區別?

可以說甲的總結關於“信仰與迷信的區別”的重點都放在了:

是否要求他人與自己必須保持一致。

甲的潛在語義是說信仰和迷信的關係僅僅是:我會不會因為自己相信的事物去和其他人槓,如果我會槓,那麼我就是迷信;如果我不會去槓,那麼我就是信仰。

由此看來,甲的總結是不是很有意思?

“迷信”與“信仰”究竟差在哪裡?

讓我們回到開頭,我認為迷信和信仰的區別如下:

迷信:不清楚自己為什麼信,或不符合大部分人的共識。

信仰:清楚自己為什麼信,且符合大部分人的共識。

由此,我認為迷信可以基本分為以下兩種:

1。即使是符合大部分人的共識,自己卻不清楚為什麼信,但是最終還是信了;2。我很清楚自己為什麼信,但是不符合大部分人的共識。

還是舉例說明吧。

1。網上很多人都在嘲諷“蔡徐坤”,我自己雖然不清楚為什麼“蔡徐坤”會被嘲諷?不清楚“蔡徐坤”究竟是什麼樣的一個人?但是我還是選擇跟隨網友們一起去嘲諷“蔡徐坤”,這就算一種迷信。2。喬爾丹諾.布魯諾在16世紀捍衛、發展了哥白尼的“日心說”,但是不符合教會神學以及當時大部分人的共識,被捕入獄,最後被宗教裁判所判為“異端”燒死在羅馬鮮花廣場。我覺得當時的歐洲人大多數人一定認為喬爾丹諾.布魯諾的行為是迷信。

“迷信”與“信仰”究竟差在哪裡?

關於信仰的例子我就不再贅述,我之所以寫這麼多的文字用來區別迷信與信仰,並不是心血來潮,而是我認為拋開兩個詞彙的褒貶屬性,僅僅是從詞意上來分析,兩者沒什麼區別。

無論是信仰,還是迷信,其物件幾乎都是未知的事物。如何區分迷信和信仰,其實就是樹立如何面對未知的正確態度。

那麼當我們面對未知時,選擇“槓”或“不槓”,重要嗎?不重要,因為未知就在那裡,你“槓”或“不槓”都不會對其有所影響。

既然如此,“槓”或“不槓”並不影響最終結果,那又怎麼會有對錯之分?僅僅是個人行為罷了,不支援也不反對。

“迷信”與“信仰”究竟差在哪裡?

此外,我認為

面對未知,信仰只是基礎境界。

因為“清楚自己為什麼信,且符合大部分人的共識”只是對普通人的要求,即:凡事要弄清楚他的道理(它的原理),並且得需要符合大部分人的共識,符合社會主流價值觀。

但是如果世上人人都是這樣的話,喬爾丹諾.布魯諾可能不會去捍衛“日心說”,當然也就不會死了;愛因斯坦可能會成為小提琴宗師,但是“相對論”可能就不會產生了;燧人氏也不會發明“鑽木取火”,神農氏也不會選擇去嘗百穀,人類還是處於茹毛飲血的時代。

所謂智者(先知、偉人、神)就要有打破人類思想侷限的勇氣,想常人所不敢想。

當智者(先知、偉人)僅僅是想通之後,他們會被世人鄙夷,並稱之為“迷信”;但是當他們將想法在現實世界實現之後,我想他就會被世人稱之為“神”。

思而無為,謂之“迷信”;思而為之,謂之“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