碌碌無為的人,大多不懂得延遲滿足

錢鍾書先生在《圍城》中寫過這樣一段話

“有一堆葡萄,有些人是從最壞的一個葡萄開始吃,一直吃到最好的,把希望永遠留在前頭;有些人則相反,越吃葡萄越壞,吃到絕望為止。”

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數人習慣先做自己喜歡的事,享受片刻的歡喜,儘量避開困難和麻煩。

然而,正是這些困難和麻煩,逼迫我們成長,督促我們進步,讓我們變得強大。

能忍受一時的痛苦,才能收穫長久的快樂;

笑到最後的人,才是真正的贏家。

而做到這些必須具備的能力,就是延遲滿足。

01 延遲滿足,是一種高階的能力

說到延遲滿足,不得不提到它的對立面,即時滿足。

生活中,我們過多貪戀即時滿足。

喜歡吃什麼,就想馬上吃到;

喜歡一款衣服,就想馬上買來穿;

努力付出,就想立馬有回報;

想要投資,就盼立馬見收益。

只要產生了“想要”的念頭,就立刻升起一股必須馬上得到它的慾望。

這種滿足感,就是即時滿足。

而往往即時滿足的後果是,人們漸漸失去耐心,慢慢淪為慾望的奴隸。

形成可怕的慣性:沒有成效的事情就不做,看不到好處的事情就放棄。

隨之而來的是,焦慮、不安、甚至精神崩潰。

生活再也沒有真正的快樂。

碌碌無為的人,大多不懂得延遲滿足

那什麼是延遲滿足呢?

李誕曾在《奇葩說》中講過,

“我們人類,曾經有兩種人。

一種是採集文明,他今天餓了,一伸手,夠到一個果子,當時就能快樂,但這種人,最終被淘汰了。

活下來的,是我們這些不快樂的人,是壓抑了慾望去種地的。

我們是春天播種,等好幾個月,秋天才收穫,才能吃到,這個就叫延遲滿足。”

延遲滿足,是為了更有價值的長遠結果而放棄即時滿足,以及在等待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

碌碌無為的人,大多不懂得延遲滿足

延遲滿足到底對人生有多大的助力?

上個世紀60年代,美國心理學領域曾進行過一次著名的“棉花糖實驗”。

心理學教授Walter Mischel在斯坦福大學附屬幼兒園召集了600名3-6歲的孩子們,分別在他們面前放了一塊棉花糖。

如果能堅持15分鐘不吃掉,那麼15分鐘後,就可以額外多得到一塊棉花糖。

但如果沒堅持住,那就沒有額外的獎勵。

碌碌無為的人,大多不懂得延遲滿足

最後的實驗結果是,僅有將近三分之一的孩子,成功堅持了15分鐘,並得到了額外獎勵。

而剩餘三分之二的孩子,則在教授離開不久,就吃掉了眼前的棉花糖。

這個實驗的精髓就在於,在接下來的幾十年裡,心理學家一直對這群孩子做跟蹤回訪。

沒堅持下來的孩子們,步入中年後,往往碌碌無為。

而那些忍住了誘惑,成功堅持了15分鐘的孩子們,無論是在生活還是事業方面,都要更加成功。

延遲滿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旦具備良好的自控能力、堅定的信念和高效的專注力,則無論生活上還是事業上,都能擁有更準確的目標和更持久的動力。

02 不懂得延遲滿足,生活只能邁向平庸

我的一位朋友,畢業後在深圳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

在他工作的第二年,就在深圳買了一套150平米的大房子,高額的貸款重重地壓在他自己身上。

雖然工資過萬,但是經房貸的折騰,基本所剩無幾。

當我問他,怎麼會做這樣的選擇?

朋友笑著說,“一步到位嘛,反正早晚要買大房子,現在日子難熬一些,慢慢就好了。”

可他不知道的是,因為提前享受了與他經濟能力不匹配的“豪宅”,重重的負擔,會讓他日漸畏懼,一心只想保住工作和收入,再難有勇氣去豐富和挑戰自己。

碌碌無為的人,大多不懂得延遲滿足

今日頭條CEO張一鳴曾經說過,

“如果你一畢業,就把目標定為在北京市五環內買一個小兩居,小三居。

你把精力都花在這些上面,那麼工作就會受到很大影響。你的行為就會發生變化,不願冒風險。”

年輕的時候,最重要的是自我成長。

當有了積蓄,先不急著買車買房,而是可以將有限的資金,投資在自己身上,增強自己的羽翼。

大家都知道“是金子總會發光”,但大部分都在想怎麼發光,卻很少人去想如何成為金子。

03 學會延遲滿足,造就非凡的人生

延遲滿足,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懂得延遲,並不意味著要丟掉當下的快樂,而是為了能有更加長久的幸福,努力地先做好積累和鋪墊。

如何訓練自己的延遲滿足能力?

1)清醒地設定目標

你要意識到兩點:

第一,你的目標是無法一蹴而就達成的;

第二,你的目標早晚都能夠實現。

透過第一點,你能做到遇事不著急,思想不焦慮,避免每天因為情緒波動,而浪費自己的時間和精力。

透過第二點,你能堅定自己的步伐,保持狀態,持之以恆地努力前進。

2)與慾望保持距離

曾經聽過這樣一句話,

“看一個人今後的發展如何,就看他對慾望的自控能力”。

學生時代,懶得寫作業;

人到中年,懶得做運動;

女人們,懶得花時間做好面板管理;

男人們,懶得做做家務,陪陪孩子。

痛苦與麻煩,看似躲過去了,但你欠下的債,生活早晚會一件一件討回來。

先苦後甜,為了更大的目標,主動放棄眼前的誘惑,剋制自己的慾望。

3)從最難的事情開始做起

在做選擇的時候,人們習慣先挑簡單的事情。

而簡單的事情,雖然容易完成,但會出現兩個問題:

a. 暫時輕鬆,難關和麻煩,早晚要經歷

b. 心裡負擔重,越來越焦慮,擔憂終將面臨的難題

如果先做難的事情:

a. 挑戰大,經驗累積迅速

b. 簡單的事情,會變得更加輕而易舉

c. 先啃難啃的骨頭,往後心態輕鬆,效率提升

有人說,

每天選擇相對困難一點的,以後就會越來越容易,

每天選擇相對容易一點的,以後就會越來越困難。

人生也一樣,想以後越來越好,那就要在一開始就做最難的事。

4)肯定自己,不要被周圍雜音影響

當我們決定做什麼事情的時候,身邊總會有雜音出現,告訴你,你不行。

剛要減肥,就有人告訴你,你不胖,多吃點沒事;

剛要運動,就有人告訴你,少鍛鍊一兩次無礙;

剛要深造,就有人告訴你,年紀大了考什麼學;

剛要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就有人告訴你,好好工作努力賺錢比什麼都重要。

在奮鬥的道路上,如果一時沒看到效果,很容易被身邊的聲音影響,懷疑自己,甚至糾結著想要放棄。

但你的人生,話語權終歸屬於你自己。

要懂得遠離這些負能量。

既然選擇了,就要時刻肯定著自己,堅定地走下去。

《第八號當鋪》裡講,

“慾望被滿足的瞬間,就是償還的開始。”

那些“飄”在風口上的人,終究還是狠狠摔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