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窮的本質:你為什麼總是“窮到吃土”

提起“貧窮”,大家都會調侃自己“窮到吃土”,買不起新出的iphone、買不起新出的迪奧和香奈兒的口紅……其實我們都清楚,這並不是真正的貧窮。那貧窮的標準是什麼?

在《貧窮的本質:我們為什麼擺脫不了貧窮》這本書中,作者告訴我們,每天生活費少於99美分的人被各國政府定位為處於貧窮狀態。

貧窮的本質:你為什麼總是“窮到吃土”

在全世界,這樣的貧困人口至少有8。65億,他們被稱作世界上最貧窮的人,數萬億美元的國際援助依然未能挽救他們的貧窮狀態,他們為什麼擺脫不了貧窮?

看完這本書,你可能會驚訝地發現,雖然這本書的研究物件比我們要更加貧窮,可他們的許多的思想和思維方式和我們幾乎相同,這也就預示著,如果我們不做出改變,那麼我們距離沒有希望也就不遠了。

貧窮的本質:你為什麼總是“窮到吃土”

在《奇葩說》上,經濟學家薛兆豐說過這樣一句話:

“貧窮其實是兩個詞的組合,貧是指你當前財務狀況差,而窮是指窮盡、沒有希望了。許多年輕人是貧,但不是窮。很多年輕人,人力資本本身就是最大的財富,只是還沒到收穫大量資產變現的年紀。”我十分贊同,其實幾乎沒有多少人稱得上是窮,大家其實都只是“貧”罷了。但是很多人正在浪費自己最大的財富,逐漸走向窮盡。一邊抱怨自己的工資低,整天哭窮,一邊又心安理得地浪費時光,把時間花在娛樂上。每天埋怨加班,缺少私人時間,卻不想想,為什麼別人都能完成的工作,自己為什麼不行。暫時的貧窮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一直擁有貧困思維卻不自知。

意識到思維的貧困,是擺脫貧困思維的第一步。擺脫貧困思維要學會延遲滿足感,延遲滿足自己當下的慾望,以追求未來更大的回報,不要貪圖即時享樂,一付出就想要回報。書裡提到,陷於極端貧困的人,口袋裡稍有結餘就去買口感更好的食物,還會攢錢買電視。

貧窮的本質:你為什麼總是“窮到吃土”

我們又何嘗不是呢?每當月底發工資就各種買買買,每月都是月光族,如果哪天碰上意外支出,還很容易成為月欠族。這都是不懂得延遲滿足感的表現,如果我們延遲現在的滿足感,把買買買的錢攢下來,就會在未來創造更大的價值,獲得更大的滿足。

窮人之所以越來越窮,就是因為安於現狀,停止前進。其實我們都有選擇自己生活狀態的權利,但這世上最可怕的就是在該奮鬥的年紀,選擇了貪圖安逸和不思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