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投行專家智庫研究院|中國財富傳承真相,產權矛盾、人性拿捏

移投行專家智庫研究院|中國財富傳承真相,產權矛盾、人性拿捏

中國高淨值人群數量增長迅猛,已成為全球僅次於美國的高淨值家庭數量第二多的國家和地區。根據美林全球財富管理公司的《2009世界財富報告》顯示,亞洲1000家最大的企業中,家族企業佔到了三分之二。在香港,有70%以上的上市公司由其創始人控制,至少半數掌門人目前年齡超過70歲。“據統計,2008年胡潤百富榜上富豪的平均年齡為48。3歲,年齡在50歲以上的富豪俯拾皆是。從中可推測,中國已迎來財富從第一代創業者向第二代守業者轉移的高峰期。按照中國退休年齡看,近10年是中國財富家族傳承的關鍵視窗期,當財富在家族內部進行系統安排的時候,家族財富管理的需求自然就產生了。”相比於美國1938年就成立了第一個家族基金摩根家族基金,中國家族財富的增長速度與資產管理顯然走的相對較慢,但隨著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高淨值人群比例不斷上升,財富管理與資產配置意識越來越普及,中國家族財富管理與資產配置迎來了一個新的階段。儘管家族財富管理已經成為市場上巨大的剛需,但商業銀行、信託以及各類財富管理機構包括企業家自己在著手解決這個問題時,都發覺落地困難。目前雖深知家族財富管理是藍海市場,但能為需求方提供何種服務並不清晰,大多僅僅停留在投資理財、規避風險等表層上,而且許多“專家”的的錯誤意見、現實的困境與人性的矛盾卻不斷髮生,甚至會讓客戶與家族未來承受極大的損失。

中國家族傳承迎來一場“負重之旅”

一個很真實的案例。

一家上市公司的老闆。據瞭解,當時資產裡面95%是自家公司的股票,5%是現金貨幣類,風險非常集中。

客戶因為資產風險過於集中,需要重新進行資產配置,最好進行一些減持並且配置在相關度低的低風險資產,之後再做資產隔離、資產保全、配置保險保障家庭生活等等。這位上市公司的老闆相當認可給到的建議,也完全理解降低整體資產風險的重要性,然而令人啼笑皆非的結局是,這位老闆最後說:“如果貴公司有好的PE或者是VC,記得要通知我……”

國內外家族財富管理“眾生相”

富不過三代,這是一句老話。但實際上,真正富不過三代的不光是在中國,國外也是同樣如此。美國的一個統計資料顯示,企業能傳過三代的只有3%。

目前對於國內的上市企業,在財產傳承問題上,仍然存在漏洞:

第一,公司的章程設計是不是有問題,多少年之後,到底誰能來繼承我的股份,或誰有權來買股份,這在很多公司章程裡要說明;

第二,未來公司路徑的走向。

國外很多上市企業把所有的股權放到家族信託裡。把所有權和受益權分離,甚至還可以把受益權與投票權進行分離。大家擁有的是這家公司盈利的受益權,而不是擁有公司股票的所有權。因此,未來無論是這家上市公司的資產傳承到第幾代,股權都不會被稀釋。因為股權都在,那些其他的管理者只擁有這家公司分紅之後的受益權而已。

過去,國內外家族財富管理差異明顯。中國更重視財富,國外更重視精神;中國過去比較重視增值,而國外重視的是財富的保全和傳承;國外做私人銀行的投顧都是50多、60多經驗頗豐的專業人士,而國內在做私人銀行的客戶經理和投顧都太年輕,仍然需要極大的經驗積累……

“控制權”的矛盾與“人性”

“我們有做一個調研,一代對於財富的傳承,最關注的是資產掌控權。”中國家族財富管理現狀最重要的關鍵詞,而這也是家族財富中最大的矛盾源頭。

當下家族第一代財富管理者並不懂得放權,因此往往拖延時間,變成了遺產再傳給下一代,錯誤的把傳承當成了繼承,這是極大的誤區。為了避免之後的財產爭奪、以及二代傳承財產的問題,“應該提前規劃,在思維最清楚的時候規劃”,最好的工具有兩種:一種是保險,一種是家族信託。而後者家族信託更具有隱蔽性、保密性與引導性。

“信託就是伸出墳墓的一隻手。”家族信託可以控制所有的資金,除此之外,還可以變成一個激勵的工具。引導二代乃至後代繼承人向好的方向發展。

財富管理的最高境界不只是投資,不只是法律稅務,而是對人性的理解。當下整個行業法律和稅務專業度已經逐漸成型,但在財富管理中,對於高階客戶而言,不是隻有做投資、法律、稅務等業務,更重要的是對人性的拿捏與理解。財富是冰冷的,而人性才是有溫度的,用制度提早去規範與引導,做好資產保全、傳承,關心子女教育,並且“永遠關注人性”。

未來對於財富管理的推進,仍然是任重而道遠。不過,隨著國內對於財富資產配置團隊的重視與培養,都將推動中國財富管理的不斷髮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