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中那些關於通訊方式的典故都是真的嗎

導語:

人屬於群居動物,通訊無論現代還是古代都是必須的,那請問古代人的智慧不可估量,

飛鴿、"鯉魚"、鴻雁、烽火煙霧是真正的工具還是典故。

中國的辭典中有個詞叫“以史為鑑”,其實無論出於什麼角度和目的去看歷史,都會發現很多有意思的事。中國發展到現在,我們回頭再去看歷史,多透過網路的形式。相關研究表明,現在的年輕人一天中微信上花費時間相比其他事情是最多的,微信是當前網際網路時代的一大通訊工具,無論兩人相隔多遠一秒鐘都能接收到訊息,看的見對方。那對於古代的中國,大家又是如何通訊的呢?

古詩詞中那些關於通訊方式的典故都是真的嗎

微信的登陸介面

烽火戲諸侯

烽火這個詞相信接觸過古代歷史的讀者都不陌生了,西周末年昏庸的君主周幽王為討美人褒姒一笑,幾度隨意點起烽火,戲耍各諸侯,大玩狼來了的故事,最終在狼真來的時候,失去了各諸侯國的援助而亡國。可以說周幽王是把愛江山更愛美人表現到極致,不惜失去江山。

說回烽火,它最初是起源於商周時期,最早的歷史文獻記載是《墨子·號令》,據說由秦國墨者編撰。文中說到“

晝則舉烽,夜則舉火

”,表述了兩種烽火的形式,從我們可見度的原理上分析,白天易見煙,晚上易見火,烽火由此而來。起初的使用者是古代的軍中的偵查人員,分為斥候和烽候兩種,前者為遊動哨,後者為固定哨。至於原料,歷史也有記載,多為狼糞做燃料。

烽火在歷史中的作用不可小覷,在通

落後的時代,它在軍事報警中佔據了很重要的地位

古詩詞中那些關於通訊方式的典故都是真的嗎

烽火示意圖

鴻雁傳情書

在古代詩詞中,鴻雁是一個不可或缺的意象

,傳遞情誼、愛情、親情等等。相傳,鴻雁傳書的起源也是源於兩則故事,一個是大家很熟悉的蘇武牧羊的故事,另外一個就是電視裡多次重播的薛平貴和王寶釧的愛情故事。

這裡詳細說說後者,薛平貴是一名唐朝的大將,身為大將則註定遠離故鄉和家人,長情的王寶釧生生等了數十載,一日在田中幹活時,聽到空中大雁飛過,想讓它傳遞自己的情意,無奈手頭沒有筆墨,直接撕下羅裙,寫血書之上,希望大雁能夠傳遞這份愛。其實研究表明,鴻雁傳書實際是不可能的,古人常用鴻雁傳書來表達思念的書信或者傳遞書信的人。

古詩詞中那些關於通訊方式的典故都是真的嗎

王寶釧劇照

呼兒烹鯉魚

乍看標題,似乎與主題無關。這句話選自《飲馬長城窟行》,詩作於兩漢時期,作者不詳。

"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

後來演變為成語“魚尺傳素”,大概會使人失望,

這也是一典故,藉以表示書信的意思。

古代人用絹帛書寫,通常長一尺,故稱

"魚尺傳素"

飛奴綁家信

飛奴即我們常見的飛鴿,信鴿。飛奴是古代對信鴿的一種愛稱。相比鴻雁,飛鴿還是能送些信的。

它的原理源於飛鴿的歸巢性,還有一種說法是磁場感應。

無論是哪一種,其實都是需要技術人員進行專業技術訓練的,可以說這些訓練出來的不是普通的鴿子,是為工鴿。但飛鴿傳遞也存在失誤,無法保證準確和安全。

唐代的《開元天寶遺事》中有一篇記載當朝宰相張九齡的故事,在他九歲時家裡養鴿子,他們家是用鴿子與人通訊,飛奴的名字也由此而來。另外,還有《唐國史外》中記載,有航海者用飛鴿傳信,原文是

"舶發之後,海路必養白鴿為信,舶設,則鴿雖數千裡,亦能歸也"

等等,但很少記載用到軍事中的。所以我們平常很多看得歷史劇的描述其實存在爭議,當然文學作品另當別論。

古詩詞中那些關於通訊方式的典故都是真的嗎

電視劇中飛鴿傳書劇照

幾百里加急

其實考慮到安全性和可靠性,古代人最常用的還是口耳相傳,人與人之間的奔走相告

。最早的時候,人們透過

喊叫

的方式,包括現在大家還是用的多,危機時刻喊救命。原始時代,除了喊來同伴也有嚇唬威脅獵物猛獸的意思。

歷史不斷往後發展,人們的活動區域變大了,喊叫已無法滿足,

古人發明了擊鼓的方式傳遞資訊

。現在用的最多的可能是擊鼓傳花的遊戲了,而在古代也是一個重要的通訊方式。大概從周朝開始,修築道路和驛站似乎變得重要起來。隋朝開鑿大運河,

"煙花三月下揚州"

,這是通訊方式的進步。更多不沿海水運不發達地區建設驛站,進而衍生出客棧等一系列產業。

為了保證有效的驛站管理,各地區會設立專門的人員管理道路。說到管理道路,大家可能想到水滸傳裡的留下買路錢,這也許就是最早的道路收費方式吧。驛站除了人步行,更多的還是靠馬和車。

有時候路途遙遠,驛站可以用來接力,養足精神,填補供給,保證速度。那對於運河來說就是船運了

。除了運送書信、官令等,到了後期則衍生出商品的運輸。道的使用源於五代及遼朝。宋、金時期改“道”為路,但本質不變。他們增加了專門的管理人員,稱為使。如轉運使,發運使,轉運使負責漕運和財政,發運使專管茶、鹽等商品。馬車和船運以及驛站在古代很長一段時間裡扮演了很重要的歷史角色。

孟城驛始建於明朝洪武八年,目前是遺留下來最為完整的古驛站之一。驛站分驛、站、鋪三部分。驛相當於現在的物流組織,為了安排官府物資。站則是傳遞文書和情報的組織,一個屬於物流,一個是資訊組織。再到鋪,則是公文、信函的傳遞。加急幾百裡則源於緊急公文的標識緊急的程度用語。

古詩詞中那些關於通訊方式的典故都是真的嗎

古代驛站還原圖

結語:

正如前文所說,人是群居動物,離不開交流,也就離不開通訊。

古代的通訊無論可靠與否,流傳下來的就是歷史,就是那個特定時期人們對於資訊傳遞的一份渴望和期盼。

木心說,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現在的社會,快餐式愛情,速食時代。無法評斷好與壞,時代變了,人與人之間最初想去溝通的心還是不變的,還是真誠的,那是不是就可以認為沒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