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的人因精細化管理而想辭職,企業該如何開啟“第二曲線”?

轉型,對於傳統管理者來說已經成為了牢不可破的事實。為什麼管理要從精細化向經營化轉型?

也許你會想:消費在升級、營銷在失效,盈利情況越來越差、經營成本越來越高,跨界打劫已是常態、平臺模式四處橫行,傳統管理正在遭遇失速點,企業該如何開啟“第二曲線”?

每個經營者都可以告訴我們很多理由,而這些理由幾乎都是既成事實,所以,傳統管理者們有什麼選擇呢?

90%的人因精細化管理而想辭職,企業該如何開啟“第二曲線”?

轉型是唯一的出路!

這成為了企業經營管理者們的共識,也成為了他們共同的焦慮。那麼,如何轉型呢?當然的選擇就是管理經營化!

精細化管理為什麼會失效?

管理的發展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是科學化,或者叫規範化;

第二是精細化;

第三是個性化。

隨著企業員工的不斷增加,大規模生產的出現,一旦某個小小環節的一點小小的忽視,也可能造成巨大的浪費。舉個簡單的例子,原來如果每天只生產一百件產品,那麼,即便是每個零部件多用1克鋼材,對企業的影響也不大;而如果是每天生產十萬件產品呢?那影響就大了,所以,需要精打細算。這就是精細化管理在工業時代如此盛行的原因。

隨著網路技術、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我們快速進入了大資料、智慧、移動大智移雲時代。網際網路技術的加速效應,不確定性的不斷增強,正在導致企業核心能力、管理能力、經營能力面臨全面的升級和改變。從而需要組織和人員有敏捷的反應能力和行動力。

而工業時代的“工業化組織”,其規範化的科層結構以及由此而延伸的精細化管理,已經越來越不適用於現代社會的需要了。

現如今,是自由僱傭時代,不改變管理模式只會加速優秀員工離開!

80%以上的企業都深受人才不足的困擾,並因為人才問題,使很多工作進展緩慢,甚至看不到希望。

90%的人因精細化管理而想辭職,企業該如何開啟“第二曲線”?

一方面,優秀的人才留不住,另一方面,有才幹的人,又是那麼那難找。好不容易招聘來的高素質人才,卻總是留不住,而且形勢一年比一年嚴峻。

根據著名的員工滿意度調查公司蓋洛普對全球142個國家,23萬名員工的調查,消極怠工的員工數量是敬業員工的兩倍。僅有13%的員工在積極工作,約63%的人對工作卻“並不投入”,他們曠工早退,每天混日子,對工作並不上心;24%的員工消極怠工,對工作相當厭惡。

換句話說,全球的職場人士中,有近90%的人認為,工作更多時候帶給他們的是沮喪和挫敗,而非光榮與夢想。

想想這項統計調查的結果,90%的成年人將大半的生命耗費在他們不願意從事的工作當中,待在他們並不情願待的地方。這有多浪費,有多可怕!

如果你的企業還在採用科層制的金字塔架構,而不是賦能型組織;

如果你的行政、人事、財務等權力部門還在像大爺般的存在,而不是服務“超級團隊”的部門;如果你還在天天要求大家指紋打卡上下班,天天沒了沒完的會議,大事小事層層請示彙報;甚至你還指望一兩個牛人、靠一套管理系統去應對多變的市場!那麼,你的使用者和員工就會立即、毫不猶豫、以奔跑的速度,離開你!

從管理到經營是唯一的出路嗎?

90%的人因精細化管理而想辭職,企業該如何開啟“第二曲線”?

今天,從管理人到經營人,是必然的趨勢!

我們來看看這場變革是怎麼發生的?

首先,由於網際網路的技術導致了企業核心能力的改變。企業從工業時代的產銷分離演化為產銷合一的網際網路時代,由此導致企業對人才的依賴,具體表現為:

√ 不確定性加劇了對人才的依賴

√ 企業核心能力轉向了人力資本

√ 人力資本要求有更多的自主性

90%的人因精細化管理而想辭職,企業該如何開啟“第二曲線”?

其次,企業核心能力的改變導致管理方式的改變。

企業必須從管控的僱傭關係演化為勞資合一的合夥人關係:

√ 人與事的聯絡將變得自由,因此人才共享成為必然

√ 每個人的認知盈餘導致自組織的普遍崛起

√ 知識僱傭資本,促使組織必然平臺化

90%的人因精細化管理而想辭職,企業該如何開啟“第二曲線”?

第三、管理方式的改變必然導致經營方式的改變。

企業的經營源頭從原來的產品端,開始演變為使用者端:

√ 經營的重心開始移到使用者端,

人與使用者的互動能力成為經營的關鍵

√ 商業模式的不斷顛覆和行業洗牌,每個人的洞見能力將決定組織發展

√ 消費升級倒逼企業必須升級,這樣的變革更依靠於人的創新

第四、經營方式的改變導致消費方式改變。真實世界與虛擬世界不斷分離,消費者要求線上所見即所得,線下要有逼格的獨特體驗和顯擺,線下成為裝B的場景:

90%的人因精細化管理而想辭職,企業該如何開啟“第二曲線”?

√ 2C端在快速升級迭代,並要求企業深深紮根於使用者

√ 供給側越來越透明,並要求組織和個體快速響應

√ 對人的重視成為共識

第五、消費方式的改變導致社會形態的改變。從資訊切割不對稱到公開透明,今天的企業只要你不把消費者當人看,企業就會死。互聯時代是人人平等,使用者需要參與其中登臺亮相,而

不在

是觀眾看你在臺上表演,因為:

√ 社會在全面轉型

√ 社會開始進入後象徵文化時代

√ 每個個體的解放

90%的人因精細化管理而想辭職,企業該如何開啟“第二曲線”?

在這場變革的演化過程中,

為什麼經營人比管理人更靠譜?

這是因為:在傳統對人的管理中,個人的價值判斷是人為的,是不可控的。因此,在公平性和公正性上經常受到挑戰。而且傳統的僱傭模式會導致用工成本越來越高、風險越來越大,效率越來越低。

如果用經營替代管理,個人的價值是由價格來判斷的,並由市場這隻看不見的手來決定價格的高低,而且不會受到公平性、公正性方面的挑戰,也沒有了僱傭風險。企業內部一旦形成市場化,還能打破壟斷,從而真正釋放人的潛能,實現自我管理!

在人人都擁有資訊的平等權,企業、管理者、員工之間,形成了十分平等的關係。沒有誰能夠控制誰,沒有誰能夠威脅誰,沒有誰能夠欺騙誰。

在這種情況下,彼此之間必須要形成:彼此信任、相互投資、共同受益的良性關係。彼此之間必然會超越過去那種不平等的僱傭關係,捨棄那種企業自以為是的向員工提供就業機會的高姿態!

所以,必須去掉企業單方面認為的、只對企業有利的、單相思的管理觀;企業需要建立新型的員工關係,形成以自主經營為導向的管理模式!

如何踐行管理經營化的呢?

在精英式投入、創客式投入、自組織崛起的背景下,管理經營化就是打造員工獨特的價值體系和內部交易結構,形成內部市場化。

企業不再是一個控制的系統,而是轉化為一個服務平臺,透過激發員工的創新,與員工共同創造價值、分配價值,從而實現使用者需求、員工需求、組織需求的共贏模式。

所以,我們對管理經營化的踐行就是:一切以使用者為導向,設計倒三角的服務型組織以及網狀組織結構,透過內部市場訂單和交易結構,以價值貢獻度構建企業的合夥人/包養人/勞務人組織,將每個人都打造成為獨立自主的經營個體。

多麼簡單,一切都只是內部市場化而已!

且慢,那麼我們真的做到了嗎?

我們現實的做法是什麼呢?

90%的人因精細化管理而想辭職,企業該如何開啟“第二曲線”?

正如德魯克所言:不最佳化與變革的風險,遠遠大於最佳化與變革的風險。不最佳化與變革,短期不會有風險,但可能以企業的發展前途為代價;進行最佳化與變革,短期內會面臨個人與團隊認知、文化氛圍、管理習慣、權力/利益/目標分配、需要1年左右才能見效等方面的風險,但卻能換來企業長足發展方面的好處!

當然,在管理經營化的轉型上,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因為革自己的命是最難的!

事實上,我們遇到的很多企業管理者有太多的無奈:一邊是對未來的迷茫,一邊是指望著傳統精細化管理能夠依然奏效!可如果你還是按照工業時代的經營管理思維和邏輯去執行,不對整個經營管理的系統進行拆解重建,靠原有的經驗和習慣你又如何開啟企業的第二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