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熵增定律推定堅持改革開放的現實意義

“熵”的本質,可以描述為一個系統“內在的混亂程度”。熵增icon定律是熱力學定律,其引入了熵的概念來描述一種不可逆過程,即熱量從高溫物體流向低溫物體是不可逆的,孤立系統熵只能增大,或者不變,絕不能減小,最終達到熵的最大狀態,也就是系統最混亂無序的狀態。熵增意味著系統越來越混亂和無序,熵減意味著系統越來越穩定和有序。(熵增定律的物理表示式為:S =∫dQ/T或ds = dQ/T。)

開放可營造“熵減”環境。“熵增”定律表達的就是封閉系統因為缺少與外部環境交換“負熵”的條件,而導致內部系統混亂和無序程度加劇。無論是個人、組織,還是國家和社會,都應有開放思維,系統越開放越穩定有序,越封閉系統越混亂無序。流水不腐,戶樞不蠹。一潭死水的命運肯定是腐敗發臭。我國四十多年來對外開放的歷程,不也是國家經濟社會實現“熵減”的證明嗎?

改革創新可打破系統原有熵增平衡,實現良性“熵減”執行。任何組織,一旦其內部結構趨穩,其觀念和思想就會轉向保守,因循守舊的習慣也就逐漸養成,革新的意識和動力就會衰弱,利益也就相對固化,機體就會逐步僵硬,使內耗積累達到峰值,從而陷入內卷化效應的泥潭不能自拔。最突出的特點就是會出現一大堆已經過時的規章制度,使工作陷入複雜的內耗當中,所以,改革創新永遠是一個單位充滿生機活力的秘訣。任何單位,一定要善於在“熵增”變化帶來嚴重抑制作用之前,及時亮出改革創新的利劍,把過期的規章制度大刀闊斧的修訂完善,並予以執行到位,積極推進組織更新、流程最佳化、體制機制變革等舉措,將危機消滅於萌芽狀態。

鑑於上述,無論是個體還是組織,生命的最終歸宿都是死亡,因為“熵增”如影隨形,存在於時時事事之中。我們要做的無非就是如何讓“熵減”所激發的活力,對個體和組織所產生的積極效應大於“熵增”所產生的消極效應,從而達到個體生命延續和組織生命長青的目的,這也是生命的意義所在。我們常說“生命在於運動”和“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事實上,運動和自律恰好是人們保持健康的熵減手段。

“熵增定律”給單位管理帶來了怎樣的啟示?對於一個組織而言,從制度和文化建立以後,經歷一段時間的執行,其必然走向效率低下、機制僵化、內卷化效應和創新能力下降等,這就是所謂的組織“熵增”。所以,比爾蓋茨說“微軟離破產永遠只有十八個月”,任正非大談“華為的冬天”,都是基於對組織“熵增”的認識和警示。事實上,華為任正非是國內第一個將“熵增”定律引進到社會科學領域的企業家。因此,正確的戰略及其執行,創新能力的保持和傳承,組織與時俱進的體制變革和機制最佳化是實現“熵減”的根本保證。

事實上,還有一個定理,從另外一個側面印證了熵增定律的規律性,其也是我們每隔一段時間就必須要使用的一項改革工具,那就是奧卡姆剃刀定理。奧卡姆曾提出這樣一個原理:把繁瑣累贅的廢話砍掉,讓事情保持簡單。後來由於反對教皇,奧卡姆和他的名言一起出了名,這一名言後來被人們稱為“奧卡姆剃刀定律”。工作中掌握一把“奧卡姆剃刀”,隨時剔除那些不必要的細枝末節,特別是過了期的規章制度,就相當於一次有效的減肥。每年定期把單位的規章制度裡裡外外打掃一遍,並把垃圾運走,對事業具有“磨刀不誤砍柴工”的特殊功效。學會用簡單的方法做事情,找出做事情的捷徑,這才是需要堅持一生的工作藝術和技巧。

因此,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無論是個人還是組織,一定要在科學求變中掌控穩定有序,在求真務實中堅持改革開放,在歲月流走中把握熵增熵減。

用熵增定律推定堅持改革開放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