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登山,決定人生高度的關鍵是什麼?

不是無病呻吟,不是標新立異,也不是熱一罐陳舊的雞湯,只是結合自己的經歷有感而發,希望和大家一起思考,一起成長。

首先我這裡所指的人生高度,不是指一個人事業,家庭,金錢的某一方面,可以認為是一個人的綜合高度。如果一個人能扮演好家庭與社會所賦予的角色,完成各項任務,包括贍養父母、教育子女、有事業養家餬口,平淡的生活中家庭和睦,朋友關係融洽,同時能夠發展自己的愛好,活得坦然、自由,則無疑是具有了一定的高度,而建功立業、大富大貴註定不是大多數人的結局(這些內容純屬個人淺見,我的想法比較傳統中庸,社會上有人選擇躺平,有人選擇烈火烹油,都是個人自由,我不做評論)。這個標準看似不高,但放眼四周,在這個浮躁的年代,有太多的人達不到這個標準。有人受挫了,選擇掛壁 ,成了大神;有人30幾歲還沒有斷奶;有人外表光鮮,實則家庭事業一地雞毛;有人鋌而走險,身心受創;當然也有人活出了高度,生活充滿陽光。

拿我身邊的幾個例子供大家參考。

A同學頭腦聰明,頗有文藝氣息,中學時是鄰里間的好孩子,為人真誠講義氣。大學時遠離家鄉,畢業後去了一線城市發展。公考失敗,做各種銷售工作不見起色,於是頻繁換工作,至今畢業十多年,面容憔悴,經歷過失敗的婚姻,感覺他生活得很累。在另一面,他特別愛喝酒,幾乎是對酒缺乏抵抗力,見酒必醉,一個人去小飯店吃個快餐也能喝得晃晃悠悠。對人義氣卻缺乏理性,被朋友騙過,進過chuanxiao窩,中過網路騙局,曾經債務纏身,幸虧最後由家裡兜底。這位兄弟的經歷可謂十分豐富,旁人很容易看清他的問題,缺乏自我約束和自我規劃,意志力不堅定,缺乏必要的原則。

B是我的初中同學,開始學習成績還不錯,後來似乎有些叛逆,結交了一幫坐教室後排的玩伴,初中畢業就去沿海打工了。我們偶爾會有聯絡,只知道他在沿海呆了十幾年後回老家了,三年後又出去了,現在做的事不太清楚,聽說是另起爐灶,和之前完全不相關了。前不久我們聚了一次,這是我們接近20年之後的第一次見面,咋一看到他把我嚇了一跳,瘦得嚇人,整個人像個小老頭了,經歷過婚姻,現在是一個人,至於工作則是剛剛起步。我感覺他的生活也比較糟糕,不是說掙錢多少的問題,只是這種精神面貌似乎已經說明了他過得並不開心。按說他家庭背景還算可以,父母年齡不大,還有退休金,不至於給他太大壓力。後來吃飯的時候我似乎找到了答案,他和A一樣對酒特別痴迷,幾杯酒下肚就開始滿嘴跑火車,要把桌上的所有人都灌醉。

C是一個勵志典型。是我畢業後第一份工作的同事,住公司宿舍,我和他同寢。這兄弟性格隨和,不溫不火。當時的工作並不理想,專業不對口,公司沒有前景,個人也沒有什麼鍛鍊機會,基本是在養老,這是我們當時面臨的共同問題。但我猶如剛出籠子的鳥,巴不得享受那自由的時光,內心知道在那待著不是長遠之計,但是並沒有採取實際行動去改變自己的境遇。C也參與大家的活動,聚餐K歌,打球逛街,但是他有個習慣,每晚睡前必聽英語,都是一些英語廣播之類的,常常是伴著英語入睡,我當時不太理解,不覺得聽那些東西有什麼用,何況我也基本聽不懂,問他他就說隨便聽聽。一年多以後,他參加考研了,原來他之前是因為英語不好,考研失敗才來工作,這一年多他都在抽時間補習英語,練聽力只是其中一部分而已。不久C就離職上學去了,上到研二作為交換生去M國了,後來拿到了M國博士,而當時被選擇去M國恰恰是因為他英語突出!相比當時一幫同時進入公司的同學,他未來的路畢竟是寬了很多。

講了三個例子,不同的過程,不同的結果,或許現在看到的未必是結果,但三十幾歲,已經基本奠定了未來的基調。限於經歷和見識,我所舉的例子的所謂勵志,在很多人看來不算勵志,我所說的生活不理想,也未必就真的有那麼不堪,但是自認為她們還是有一定代表性的。A和B有一個共同的親密朋友就是酒,我覺得喝酒沒有問題,甚至你可以愛酒,但是你不能嗜酒,如果你的身體嗜酒,那你一定要用理性去控制自己。小酌怡情、大飲傷身,沉迷於此,消磨鬥志。飲酒本身不是什麼大問題,問題是人的酒品可以反映人的生活態度,也可以說酒品即人品。如果一個人連酒的誘惑都不能抵制,可以不分場合肆意酗酒,那基本可以肯定這個人對自己是沒有要求,做人也可能是沒有原則的,腳踩西瓜皮往前滑罷了。如此,生活不如意也就再正常不過了。C則是外鬆內緊,對自己嚴格要求,知道透過不屑的努力去彌補自身不足,化劣勢為優勢,本著這種態度去認真生活,他的未來充滿可能。

所以回到主題,人生是一場馬拉松,決定人生高度的最關鍵因素究竟是什麼?我想可以有多種答案,自律、自省、持續努力,都可以是答案。這麼講,又有了雞湯的味道,但是這絕對是一碗真實的雞湯,拿在手上會有重量。如果您看到了這裡,如果能引發您的思考,那是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