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不“造車”,但可以讓造車的都找華為合作

百度造車了、阿里造車了、雷軍帶領的小米也造車了……

華為不“造車”,但可以讓造車的都找華為合作

華為為什麼不造車?然而大家等來的一直都是華為的“官方否認”:我們不造車,別想了!

華為不“造車”,但可以讓造車的都找華為合作

4月12日,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講解華為整體戰略。他表示,大家都認為華為應該造車,小米都造車了。他介紹到,華為不造車,是經過了多年的論證的。徐直軍稱,產業界不是需要華為這個品牌的車,更需要華為ICT的能力。華為將推動汽車行業與ICT行業的融合。

據介紹,華為目前與3家車企(北汽新能源、重慶長安、廣汽)合作,合作打造3個汽車子品牌,今年四季度開始,子品牌汽車將陸續推向市場。

同時,徐直軍稱,華為專門設計了一個Huawei inside的logo,未來看到這個標誌,使用自動駕駛系統的車都會用上這個logo。

這背後的邏輯是:華為雖不造車,但可以讓造車的都找華為。

華為不“造車”,但可以讓造車的都找華為合作

華為進軍汽車領域由來已久,2019年4月確立自身汽車增量零部件的身份,2019年6月成立智慧汽車業務部門,2020年在美國高階晶片制裁的影響下,華為加速進軍汽車領域,2020年10月釋出了智慧汽車解決方案HI,提出造車新模式,並且在去年多次強調了自己是汽車增量零部件廠商而非整車製造商,華為正加速賦能汽車製造。

華為下海造車將對包括汽車智慧化在內的國內汽車產業競爭格局形成重塑。

對於整車企業來說,軟體實力一般的車企與華為合作有利於車企往高階智慧化轉型,而軟體實力較強的車企與華為合作目前來看是強強聯合,但未來也可能對車企在實現智慧化產業鏈的自主可控上形成壓力。

對於零部件而言,和華為深度合作的廠商有望跟隨放量,而競爭關係的廠商長期面臨壓力。

華為不“造車”,但可以讓造車的都找華為合作

未來,華為和小米在汽車市場,必有一戰,你覺得:誰更有機會勝出?

今日精選研報(檢視方法請看個人資料)

1。碳中和”大勢所趨,機械裝置受益幾何?

2。糖酒會反饋積極,醬酒熱持續中

3。緊信用如約而至,銀行防禦屬性突出

4。六氟企穩關注電解液盈利提升,風電結構性機會凸顯

5。房地產銷售擴張,整合灶行業高景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