薅羊毛?不,我們是在用錢買快樂

又到了一年一度大家掃福,薅馬雲爸爸的羊毛的時候。雖然去年已經吐槽過支付寶的營銷手段,但是今年還是真香警告,在朋友圈發“換一張敬業福”。

再往前算算,雙十二、雙十一都為了薅羊毛,成了“千手觀音”,買了三年份的洗髮水,五年份的醬油。

再想想,多少次只想買一袋5塊錢的薯片,但是看到滿20減5,想著“買到就是賺到”,攝入了比計劃多得多的卡路里。

薅羊毛?不,我們是在用錢買快樂

很多時候,我們知道這是商家的營銷策略。拉新人有獎勵是為了擴大使用者群體,“低至一折”也是抬價之後的打折。但是我們還是依然前仆後繼地試圖分一杯羹。

我們也知道時間>金錢,但是我們也說服自己,不賺小錢何以賺大錢,更何況那根本用不了多少時間。

我們也可以問自己,那

省下的

幾塊錢有那麼重要嗎?

有!

當然最重要的並不是錢,而是薅羊毛時候的“小確幸”。

薅羊毛?不,我們是在用錢買快樂

為了讓大家更心安理得地薅羊毛,心理學家和經濟學家也都開始關注這個問題。

心理學家研究的結果是:金錢和帶來的快樂呈一個拋物線。這個模型最開始來源於量化心理現象的測量。在一間漆黑的房間裡,從一支蠟燭增加到兩支蠟燭,能讓房間顯得亮很多;但是如果是從100支蠟燭增加到101支蠟燭,幾乎就沒有什麼區別。我們的幸福感也是這樣,並不是一個簡單的公式就可以定義的。而且,你丟失10元錢與得到10元錢,帶來的悲傷和快樂程度也是不等同的。

我們都已經知道的“沉沒成本效應”,它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呢?2017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Richard Thaler研究的心理賬戶問題就能解釋這個現象。

假如你看中了新款iPhone,但你覺得太貴了就一直猶豫著沒有買。但是一天,你的先生/太太買了這款手機送給你當生日禮物,你會心疼這筆錢嗎?

雖然你們倆的賬戶是共同的,但是你會把自己的賬戶分類使用,有的是社會交往用的,有的是日常消費用的,有的是禮儀禮品用的等。而這份禮物是太太買的,就不僅僅是手機消費,用的是兩個人感情交往的賬戶。

還有,當人們打牌贏了錢之後,往往都覺得那是一筆意外之財,從而會毫不猶豫地、爽快地花掉。全然不記得在上一次輸了錢之後安慰自己“下一次都會贏回來的”,這次贏錢是建立在以前輸掉的錢的基礎上的。

說了這麼多,歸根結底還是因為,我們是一個複雜的人而不是程式執行的機器人。我們在計算經濟利益時,是按社會和心理的因素去做,而不是按純粹的經濟理性。即便知道了這些我們人類的bug後,我們也不能讓頭腦持續保持冷靜的狀態。

所以,我們可以理直氣壯地說,我們並不是在薅羊毛,也不是在貪小便宜,而是在“用錢買快樂”。

薅羊毛?不,我們是在用錢買快樂

這裡是阿鄒,想讓更多人知道真正的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