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界“碎鈔機”

新能源汽車界“碎鈔機”

作為昔日造車新勢力賽道銷量頭部梯隊的威馬汽車,近兩年來,聲量持續下滑,關於威馬掉隊的質疑也成為媒體報道中的高頻詞。

關於掉隊的質疑,威馬汽車CEO沈暉曾迴應稱:“每天都有人問我,威馬是不是掉隊了。事實上,我們沒有,只是‘靜默期’有點長。“

隨著上市招股書的披露,一個更加真實的威馬也展現在大家面前,那麼在新能源汽車競爭的關鍵時期,威馬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存在呢?

新能源汽車界“碎鈔機”

掉隊還是靜默?

威馬汽車成立於2015年,是造車新勢力賽道首批入局的玩家之一。其創始人沈暉是老汽車人,其在汽車行業深耕二十餘年,比如沈暉曾經代表吉利汽車以18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沃爾沃。

沈暉在2014年底曾高調錶示:“ 我在自主品牌做到頂了。你知道,上面就是李書福了,他是董事長,我不可能做到比董事長更高的位置。”

於是沈暉組建了一個成熟的站隊,在2015年殺入新能源賽道,相比於其他創始人“門外漢”的背景,“專業”也成為威馬在新能源賽道的一大亮眼優勢,當然這也的創始團隊背景,讓威馬在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早期風光無限。

新能源汽車界“碎鈔機”

威馬汽車在成立三年後的2018年開始交付新車,在2019年,銷量在造車新勢力中一度衝到第第一,累積銷量第二,僅次於蔚來。

2020年後,各大新能源品牌經過多年積累,快速進入上升期,然而在這個關鍵節點,威馬落了下風。資料顯示,當年,蔚來小鵬等品牌全年累積銷量增速都超過了100%,而威馬卻只有33。3%。

關於威馬掉隊的聲音,也由此傳開。到了2021年,威馬全年共交付新車 44157 輛,同比增長 96。3%,這樣的資料單獨來看,確實亮眼,但對比來看就不一樣了。

如蔚來汽車2021年汽車交付量為91429輛,比2020年增加了109。1%;理想2021年總交付量90491輛,同比增長177。4%;小鵬汽車2021年汽車總交付量為98,155輛,同比增長263%。

除此之外,在2021年全年交付量對比排名中,威馬汽車落後於小鵬、蔚來。理想、哪吒和零跑,交付量不足前三個品牌的一半。

新能源汽車界“碎鈔機”

根據招股說明書資料,截至2021年12月31日,威馬汽車累計交付電動汽車約8。35萬輛。不足“蔚小理”2021年一年的交付量。

截至2022年4月底,自2018年9月推出首款車型以來,威馬已累計出售超過98,000輛電動汽車。也僅為小鵬汽車2021年一年的交付量。

與此同時,值得注意的是,威馬還是2018年至2022年期間中國所有純電動汽車製造商中推出電動汽車車型數目最多的公司。

新能源汽車界“碎鈔機”

也就是說昔日銷量王者,以最多的車型,累計交付量還沒有超過排名第一的造車新勢力一年的交付量。

那麼到底是掉隊,還是如沈暉所說的:我們沒有掉隊,只是靜默期有點長呢?

如此燒錢,卻燒不出確定的未來?

招股書資料顯示,威馬汽車2020年總收益約34。46億元,同比增長51。6%;2021年總收益約63。64億元,同比增長77。5%。

這一資料,在一眾造車新勢力中又是什麼樣的水平呢?

財報資料顯示,2021年,蔚來營收為361。36億元,同比增長122。3%;小鵬汽車營收為209。88億元,同比增長259。1%;理想汽車營收為270。10億元,同比增長185。6%。

無論是從規模還是從增速來看,威馬汽車顯然很難和蔚小理來對比了,掉隊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

新能源汽車界“碎鈔機”

招股書資料還顯示,威馬汽車的銷售成本高速增長,同期其銷售成本分別為 27。88 億元、38。35 億元和 66。89 億元,2021年,威馬汽車單車毛利率為-5。1%。

相比而言,威馬在研發投入上就較為吝嗇了,並且呈現下滑趨勢。

2019年、2020年、2021年,威馬研發投入分別為8。93億元、9。92億以及9。81億元,佔同期營收比為50。7%、37。1%及20。7%。

真可謂研發精打細算,營銷銷售大手大腳。

新能源汽車界“碎鈔機”

同時,與一眾造車新勢力一樣,威馬汽車的的虧損逐年增加。2019至2021年,分別虧損約41。45億、50。84億及82。58億元,累積虧損超過170億。

與一眾造車新勢力一樣,威馬汽車也是透過融資輸血,最近,威馬汽車剛剛完成了近6億美元的Pre IPO輪融資,截止目前公開資料顯示已經完成了9輪融資,累計融資額約350億元。

據招股書披露,為營運所需,威馬向中國商業銀行借入兩筆貸款,共計10億元,期限為兩年。同時資料還披露,近三年公司借款分別為人民幣24。2億元、人民幣64。1億元及人民幣100億元。

超350億元的融資規模,還需要向銀行貸款、上市融資,足以看出威馬的缺錢程度。

我們很難想象,像這麼一個碎鈔機,在即將到來的新能源車新一輪大戰中,不會自己造血的威馬,未來面臨著什麼?

過去幾年,新能源賽道紅利釋放,一眾造車新勢力乘風而上,然而隨著行業格局的初定,以及傳統車企在新能源領域的長驅直入,造車新勢力顯然已經提前入冬了。

縱使頭部造車新勢力小鵬理想,也開始透過裁員、毀約應屆生來縮減開支,而加速掉隊的威馬,又如何應對這個冬天呢?

新能源汽車界“碎鈔機”

就連威馬招股書坦言很難評估公司業務及未來前景。

威馬強調技術開發及投入未必會產生預期成果;或受制於與AD/ADAS(智慧/無人駕駛)解決方案有關的風險,包括與危及人身有關的風險。

柴狗夫斯基

作者|小柴壹號

編輯|譚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