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股月報|故事不好講了

文/濱妮 編/青竹

在過去一個月,汽車跟資本交集的次數,多過5年前一年的量。

5年前,小康股份上交所上市,發行價5。81萬,首日收盤8。37元,實控人張興海身家25億。

當時作為創業30年的渝商,做彈簧起家的他,定然沒有想到,5年後小康的股價竟然達到了10倍規模。智慧汽車時代,明明已經式微又抱住了華為的大腿,成為華為概念股的龍頭。

而即將邁入第十年的滴滴,也定然沒有料到今天。那年寒風中打不到車的程維,大概現在也覺得自己宛若在寒風中。

但是滴滴再冷,盤子還在,還有港交所的希望,相信還是總部在廣州的恆大的體感溫度更低。

小康股價高位盤整:華為是賽力斯AITO的誰?

張興海最新一次站臺,是在12月2日上午10點的重慶兩江工廠。還是跟華為的合作有關,但是這一次合作的資本效應大不如前。

12月2日,賽力斯在重慶釋出高階智慧汽車品牌—AITO。用官方的話說,就是向汽車(AUTO)里加入智慧(Intelligence)。其實說白了就是加入華為。

車股月報|故事不好講了

釋出會後,小康股價持續兩日上漲,第一天漲幅4%,第二天漲幅3。5%。這跟今年上海車展賽力斯首次宣佈跟華為合作的漲幅不可比。在上海車展前後一個多月間,小康的股價從20元左右上漲到60元左右。

是華為概念到頂了?

在釋出會之前和之後,外界關注的都是華為的參與度。根據坊間的訊息是,華為深度參與了AITO旗下首款車的設計,而不僅僅是提供了最新的鴻蒙系統。但是目前雙方或者說華為方,顯然並不想提這一點。此外,新車被指缺乏亮點,且賽力斯在採用華為渠道之後銷量並沒有像開始傳言那麼多。

再來看華為概念的另兩家。

阿維塔之後,長安股價一路下行

在廣州車展之前,長安也正式釋出了跟華為有關的新品牌——阿維塔。

車股月報|故事不好講了

但是比較尷尬的是,釋出後長安股價不漲反跌。僅15、16日兩天,長安汽車股價累計下跌逾15%,似乎是新車釋出效果不及預期。尤其是對“明年二季度正式釋出、三季度量產交付”計劃不看好,認為這將會錯過重要視窗期。

此後半月,長安股價幾乎處於下行調整狀態。對於阿維塔無法撩撥股價,有一種說法是關於華為整體解決方案模式的審美疲勞,資本市場期待的是其他層面的合作。另有說法是,股價下跌或許是因為利好兌現,前期資本市場對阿維塔有了充分預期,當利好真正落地,很多資金就會獲利清倉。

其實除了阿維塔品牌,長安汽車的市場表現非常好。

雖然11月銷量尚未公佈,但是從10月看,單月銷量超過20萬輛大關,1-10月累計銷量達到193萬輛,新能源車型也月銷過萬。

其中,長安CS75系列、CS55系列均破2萬輛,逸動系列連續二十個月銷量破萬,中高階市場的長安乘用車高階產品序列UNI也持續月銷破萬輛,同時,長安歐尚X5也實現連續5個月破萬。

也許11月銷量披露後,股價會有所回升。

北汽藍谷 :先發優勢沖淡

北汽藍谷的股價在今年5月份定增名單披露後,就一路下行,名單中沒有華為讓散戶大失所望。

雖然11月廣州車展上,北汽新能源與華為合作打造的極狐阿爾法S全新HI量產版亮相,並公佈了其將於2022年上半年批次交付的資訊,但這款全球第一個搭載華為智慧汽車解決方案量產車的預告訊息對股價影響微乎其微。隨著華為的合作伙伴增多,北汽極狐的先發合作優勢已被沖淡。

車股月報|故事不好講了

過去幾個月北汽極狐的銷量也沒有讓資本市場另眼相看,其三季度的銷量資料分別是,7月525輛、8月563輛、9月614輛,合計1702輛。該資料距年初制定的2021年銷售12000輛的目標,相差甚遠。

北汽藍谷是傳統車企新能源業務獨立上市的第一股,2018年9月27日上午借殼上市,但是股價首日收跌36。88%。之後仰仗跟華為的合作才扳回一成。

時下另一家地方傳統車企也在尋求新能源業務獨立上市,不知境遇是否會有所不同。

廣汽埃安:為自身立傳

廣汽埃安混改可以說是目前廣汽集團優先級別最高的任務。混改意味著將對其增資擴股,引入戰略投資者,並實現對公司新能源汽車業務的深度整合和聚焦。

車股月報|故事不好講了

11月29日,廣汽集團釋出公告稱,廣汽埃安將承接廣汽研究院和廣汽傳祺的新能源業務,廣汽集團以74。07億元現金、廣汽乘用車以35。57億元實物資產向廣汽埃安增資。

在廣汽集團的總經理馮興亞看來,埃安的拆分與混改,是廣汽集團未來發展的重要支柱。馮興亞對埃安的預期是,估值將比肩新勢力。

跟北汽藍谷不一樣的是,廣汽埃安的銷量比較能打。最新訊息,廣汽埃安11月終端銷量達14,566輛,增幅123%。今年前11個月,累計終端銷量已達106,985輛,提前完成年銷10萬輛目標。有評論稱,蔚來汽車三年做到的事情,廣汽埃安一年就做到了。

且值得肯定的一點,同樣跟華為合作,埃安還在努力尋找自身的賣點。比如在廣州車展釋出的新車搶佔了1000公里續航的話題點。1000公里續航曾經被歐陽明高院士噴過,但對於一個謀求上市的品牌來說,是講故事的素材。

長城沙龍 :下行中的一個跳點

同樣在做市值管理的還有長城。

在廣州車展,沙龍品牌釋出機甲龍後,長城股價短暫上漲,但不夠堅挺,之後在大環境的連累迅速回落。在長城近一個月整體下跌的趨勢中,只是一個跳點。

車股月報|故事不好講了

去年11月,魏建軍曾抱怨過長城市值被低估。時隔一年,長城股價翻漲了幾倍。據內部人士稱,還沒有達到魏建軍的期望。傳言目標是奔著100元大關去的。從當前長城的全盤佈局來看,密集佈局高階品牌、轎車品牌和海外市場等,某種角度似乎正衝著市值管理而去。

從車型到銷量,長城確實有亮點,不過盤子大了,難免良莠不齊。坦克一車難求的背後,也有長城高階品牌wey表現平平,尤拉又陷入了晶片標錯的輿論風波。

關於近階段的長城下行,還有種說法是屬於技術調整。

比亞迪:穩健驅動想象

相比之下另一家自主主力選手比亞迪則要穩健很多。

市值逼近萬億,自產電池和新能源車企的身份,再度夯實了比亞迪成為新能源板塊的龍頭股的地位,只要新能源板塊走強,比亞迪就有上漲動力。

車股月報|故事不好講了

此外,比亞迪市場表現不錯,11月銷量為9。834萬輛,同比增長約82。3%。1-11月累計銷量64。1萬輛,同比增長72。94%。銷量資料中,新能源汽車的佔比成色也很高。這讓比亞迪的牌面更為好看。

雖然比亞迪一度因增利不增收被熱議,但官方號稱把絕大多數錢都用在技術研發上,是個在資本市場頗為討喜的打法,篤定的投資人總是喜歡玩升級蛻變的養成遊戲。

估值300億的晶片業務的拆分上市已經獲批,正在進行中,未來電池業務拆分上市也是必然,外加尚未公佈的高階品牌的未知,這些正對著資本風口的行動都驅動著股價想象力。

小鵬汽車:一手好牌

近一個月小鵬汽車的股價整體上揚,甚至在12月1日漲幅7。39%,股價最高飈至220港幣,達到港股歷史最高位。

股市的反應多半是受銷量鼓舞。在此前一日,小鵬公佈了11月總交付量,15513輛,同比增長270%。這已是小鵬連續第三個月銷量破萬,憑藉這一成績,小鵬再次喜提新勢力銷冠的位置。

車股月報|故事不好講了

小鵬的Q3財報電話會也令股價發生明顯波動。由於人員成本與研發開支導致虧損過大,但毛利持續增長。資本市場對小鵬以虧損換技術的打法普遍抱有期待。會畢,其股價一度漲逾8%。

此外,不久前小鵬的品牌煥新,也為外界畫了一張新餅。換標,旗艦新車、飛行汽車……換標,接著奏樂,接著舞。感覺小鵬汽車有點玩明白了。

照此節奏,小鵬汽車12月份銷量不成問題,屆時股價有望走高。但考慮到股價已處高位,不排除受馬斯克減持特斯拉和美股中概股價格迴歸等負面因素的影響。

理想汽車:成本高手會怎樣講故事?

與小鵬汽車一樣,理想汽車在Q3財報釋出後持續走高,直至11月銷量出爐,理想港股股價達到新高,漲幅接近8。5%。

車股月報|故事不好講了

理想汽車11月銷量13485輛,增幅190。2%,在新勢力中銷量排名第二,依舊是以單車撬動市場,看來增程式是真的香,“先交後裝”方案很是奏效。

財報方面,可以看出理想繼續秉持會過日子的習慣,Q3季度賺多花少。營收在增長,淨虧損在收窄。車輛毛利率上,也以21。1%的資料超過蔚來的18%和小鵬的14。4%。其Q3綜合毛利率因為賣炭積分賺了2個億,而增加至23。3%。

在“蔚小理”中,理想的成本控制做得最好的。擁有較強的產品力和單車收入能力,此外單店月銷售能力也是遠遠領跑其他新勢力,這讓散戶和投資人普遍對其看好。

但有評論指出,理想眼前看似事事順意,卻有遠慮。產品線單薄,靠一輛車打天下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了,此外2023年才將第一款純電上桌,會不會菜都涼了?

蔚來汽車:新車再會

蔚來汽車11月,除廣州車展後有幾天的漲幅外(一度漲幅超7%),整體是股價下跌狀態。

11月,蔚來交付量達10878輛,是第二次月交付破萬,應恭喜蔚來再次進入“萬輛俱樂部”。

車股月報|故事不好講了

不過,意外的是與“小、理”不同,銷量的公佈,並沒有為蔚來在股價上帶來提振。雖然與10月3667的交付量相比,資料上完成了大跨越。

但依據官方口徑,10月的低交付量是由於“生產線停線改造升級的緣故,部分原定10月交付的車輛將延後”,這麼看,蔚來此次的高交付成績也在意料之內。

雖然同是“萬輛俱樂部”成員,蔚來同小鵬、理想的成績差距,分別是4000+和2000+,不再咬合緊密。但這不能怪蔚來,畢竟價格差異擺在那呢。蔚來可是正經豪華車定位。

回顧近兩個月,蔚來的聲勢較低,甚至有些喪,大有“你倆努力,我不了”的意思。作為最會打“使用者”牌的蔚來,近期好多精力都放到了換電服務升級上,12月5日,蔚來汽車正式宣佈全面開放長續航電池包(100kWh)按月靈活升級服務,同期宣佈今年可以完成建設700個換電站的目標。嗯,換電,蔚來是認真的。

明年,蔚來ET7的量產交付及ET5的釋出或將帶蔚來汽車重回話題熱度中心,以進一步帶動銷量和股價。

江淮汽車:背靠大樹

江淮汽車近一段時間股價呈明顯漲幅趨勢。不久前,有傳言稱小米將收購江淮汽車,小米官方給出不予置評的態度,不知是否受此訊息推動,股價才能夠繼續向上。

廣州車展上,江淮汽車釋出了HOL-Pilot思皓智慧駕駛技術,並帶來思皓曜、思皓E10X花仙子款、瑞風E3等多款車型,該日股價漲停。

車股月報|故事不好講了

不過,隨著2022年的到來,江淮與大眾的關係將得以更深度繫結,這為江淮汽車在資本市場營造更多想象空間。

海馬汽車:斷臂求生者的魄力

海馬汽車的股價明顯漲幅始於11月17日後。

11月17日晚,海馬汽車連續釋出兩則資產售賣公告。分別將全資子公司金盤實業100%股權及所持有的鄭州蘭馬實業95%股權轉讓給海馬產業園建設與河南海馬物業。

車股月報|故事不好講了

兩次售賣能拿到近8億為公司回血。

此前,海馬汽車多次“賣房求生”,被外界稱,雖心酸但有骨氣。此次,海馬公司售賣子公司或許意味著情況更嚴峻,從其今年前三季度的財務狀況來看,淨虧損1。78億,形勢確實不樂觀。但也體現了海馬汽車轉型的決心。

11月23日,海馬汽車釋出了“與京航天試驗技術研究所合作的水制氫與高壓加氫一體化實驗裝置專案已建設完成”的訊息,表示,海馬汽車將具備氫燃料電池汽車用高純度氫氣製備與70MPa高壓氫氣加註能力。

雖然業內不看好海馬這棵氫能救命稻草,或受此帶動,11月24日,海馬汽車迎來漲停。但是隨著跟小鵬代工合同走到盡頭,海馬前途更加迷茫。

恆大汽車:故事未完待續

近一月,一直在頭版頭條的是恆大。是恆大汽車“忙於發聲與變現”的一月,股價也因此動盪起伏。

車股月報|故事不好講了

11月4日、11日是分別出售集團子公司Protean Electric、e-Traction的訊息。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恆大汽車購入e-Traction的價格是5億元,而此番的出售價為231萬美元,被稱為“骨折出售”。

9日,恆馳5現身工信部公告,令恆大汽車當日股價增幅4。08%。10日與20日,恆大相繼放出話稱將募資累計32億港元用於造車,資本市場均以漲幅給出正反饋。

16-17日,大量媒體相繼曝出許家印變賣個人資產為恆大續命,並在未來十年內的要將集團重心轉向汽車業務的新聞。有業內評論稱,恆大很懂如何適時放出訊息。

不過,29日恆大相繼放出的“正在接觸不同潛在投資者”及“已退還未動工的生活配套用地和工業用地涉及7個專案,總金額人民幣12。84億元”的訊息,似乎未達到預設效果,當日股價跌幅超20%。12月3日,公告政府再約談和工作組入駐恆大,股價繼續跌。

目前,恆大還是連播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