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電和高通這麼厲害,為什麼不聯手造手機?

iPhone13釋出,一顆強勁的A15晶片,讓果粉們徹夜難眠。有數碼愛好者透過測評後發現,能與A15晶片相媲美的,恐怕也只有蘋果的M1晶片了。對於一款智慧手機而言,晶片就如同運動員的身體一樣,將直接決定手機的效能表現。

華為麒麟9000晶片的效能卓越,讓高通也自嘆不如,但華為在失去晶片代工的渠道後,手機整體的業績大幅下滑。由此可見,一顆優秀的晶片,從某種程度上,將決定一款手機,甚至一個品牌的競爭力。

臺積電和高通這麼厲害,為什麼不聯手造手機?

臺積電是全球屈指可數的高階晶片代工企業,包括高通、蘋果等晶片巨頭,都爭先恐後地找臺積電,其中,也包括曾經的華為。高通是晶片設計領域的佼佼者,包括華為、小米、vivo等諸多手機品牌,都離不開高通晶片的支援。

做一個大膽的猜想,如果臺積電和高通聯手,打造一款效能強悍的手機晶片,塑造一個新的手機品牌,豈不是能獨孤求敗?

和一個網際網路公司的老闆吃飯,大家無意間聊到了這個問題,不由得反問一句,為何臺積電和高通沒有這樣做呢?

按理來說,高通和臺積電完全有這樣的潛在實力,回到現實,這兩家企業聯手做手機,幾乎沒有可能,從3個方面分析。

1、產業生態是企業生存的自然法則,高通和臺積電,都沒有理由,也沒有膽量,去打破這種規律。在半導體的產業鏈中,臺積電作為晶片代工企業,高通作為晶片設計巨頭,他們能從市場的競爭中留下來,作為沉澱下來的精英,是市場培育的結果。

試想一下,如果高通和臺積電去做手機了,蘋果還會找臺積電代工嗎,小米vivo還會繼續使用高通的晶片嗎?高通和臺積電涉足手機業務,相當於將原來的合作伙伴,變成了競爭對手。如果真要這樣做,除非臺積電和高通有足夠的勇氣,能放棄對外的晶片設計和代工業務。

即便是智慧手機產業的未來再好,臺積電和高通,也不會傻到放棄自己的“鐵飯碗”,去為一碗粥冒險。

臺積電和高通這麼厲害,為什麼不聯手造手機?

2、高通我們暫且不討論,畢竟高通的業務,不僅是晶片,看看臺積電的利潤後,你就知道為何臺積電為牢牢抓住晶片代工這塊蛋糕了。根據臺積電釋出了二季度財報,其毛利接近50%,相當於一般的營收,都是臺積電的利潤。

要知道,臺積電可是一家制造企業,在製造業的體系內,臺積電已達到了利潤的“天花板”。即便是其他高科技公司,能把對半以上利潤的公司,也寥寥無幾。

所以,臺積電和高通已經站在了手機產業鏈的上游,幾乎把持了整個手機供應鏈中的關鍵環節,而且,節流客觀的利潤。相比自己打造的手機品牌,如今的盈利方式,似乎更輕鬆。

3、再說一點比較容易理解的原因,作為晶片產業的兩個巨頭,高通和臺積電的任何風吹草動,都會引起業內關注。就拿英偉達收購ARM來說,這種強強聯合的合作,很難得到行業內友商的支援。

臺積電和高通這麼厲害,為什麼不聯手造手機?

手機的零部件供應鏈很長,而且供應鏈分佈在全球各地,得不到支援的聯手合作,很顯然行不通。

就像華為宣佈不會做整車一樣,隨著產業鏈的不斷成熟、技術迭代升級,未來的科技企業,將逐步變得領域多元化,產品精細化。每個企業都會爭先恐後地成為領域內某個環節的精英,臺積電也好,高通也罷,他們的成功,也給我們一些啟發:堅持底層技術自研,才是企業長青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