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造車:勢在必行

蘋果造車:勢在必行

作者

丨黃耀鵬

編輯

丨大華

出品

丨汽車人傳媒

蘋果造車是業內的口水話題,隔一段時間就會拿出來談論一下。但是,這幾個月以來,話題的觸發機制已經變了。

放在一兩年前,高管加盟/離職、專利、樣車(不知真假)、路測申請,甚至庫克和某位車企大佬一起喝茶,都能提供“當週輿論爆點”。

一些新勢力創始人也將蘋果汽車視為自己未來的勁敵。這種說法,可以理解為拿自家品牌碰瓷蘋果,畢竟後者是人類歷史上惟一的三萬億美元市值的企業。

但是到了2022年,人們才發現,蘋果恐怖的生態、強大的研發和幾乎無窮無盡的資金,並未在造車這件事上兌現能力。因此,蘋果只能以量產目標作為話題。2024年和2022年9月份推出量產車,都曾經成為討論內容,雖然後者極不可能。

1

戰略搖擺

從2014年開始,蘋果一直在戰略上搖擺和時斷時續中緩慢推進。“泰坦”已經變成泥足巨人,似乎沒什麼可怕的。我們不知道現在的蘋果汽車計劃,是否還叫2014年公佈時的名字,但名字相對不重要,只用來指代專案。

但是就今天而言,“泰坦”計劃的前景是清晰的,不管哪個高管出走或者團隊大換血。庫克幾乎不在任何公開場合談論“泰坦”,但從蘋果被各家車企和供應商紛紛拒絕的順序上,可以梳理出一些“泰坦”的目標。

蘋果造車:勢在必行

2015年,在“泰坦”的困難時期,庫克就向寶馬和戴姆勒討論了潛在的合作。其實雙方根本沒上升到“談判”的層次,後兩者分別熱情地接待了庫克,然後一路禮遇送走了這尊大佛。參觀可以,代工沒戲。大家都知道庫克來幹什麼來了,沒人願意當汽車業的“富士康”。

這一時期,“泰坦”意在打造智慧車機、智慧網聯、圍繞算力核心和感測器構成全新的資料傳輸網路,再疊加上自動駕駛,陰影裡還站著大家都害怕的蘋果生態。

顯然,蘋果仍然從消費電子和智慧化出發,發揮自己的長項,機械平臺的製造,交給代工企業。那時,蘋果想生產的,是一款相對高階的電動車,但沒有像戴森嘗試的那樣高階。

在2016年,經歷了複雜的人事更迭後,“泰坦”倒退回去做自動駕駛系統和智慧車機,並不打算生產自己的整車,與現在華為的想法差不多。但隨著蘋果前高管(中間受僱於特斯拉)道格·菲爾德在2018年重新迴歸,掌管整個“泰坦”團隊,該計劃迅速重回造車軌道。

“迴歸整車”的跡象相當明顯。在2018年-2019年,蘋果在本土汽車業大量挖人,一度為此和特斯拉對簿公堂。

2018年,蘋果在加州自動駕駛測試車隊的規模,僅次於Cruise。但是2020年蘋果路測的結果(脫離次數)比上一年有所下滑(由於測試環境變得複雜),未能縮小與領先者Cruise和Waymo的差距。

2

一再被拒

在2021年早些時候,蘋果連續與現代-起亞和日產接觸,其中與前者談的似乎相對深入,以至於媒體一度認為起亞將負責泰坦的硬體製造任務,即答應做“代工商”。

過了不到一週,起亞就迅速闢謠,併為此承擔了股價一度下跌14%的代價。此前雙方簽署的一攬子合作意向(包含電動整車在內的八個潛在合作領域),成為一紙空文。而日產更是連一週的時間都沒給,否認雙方進行過“深入接觸”。

可以說,蘋果造車程序,就是一連串被拒絕的歷史。

2021年上半年,蘋果自動駕駛安全與監管負責人傑米·韋多、泰坦機器人技術負責人戴夫·斯科特紛紛離職;9月份,被視為泰坦靈魂人物的道格·菲爾德也跳槽到福特。2019年以來,泰坦計劃的高管已經流失1/3。

但在這個過程中,蘋果汽車的面目反而愈加清晰,在車型價位上也下調為“中高階”,即面對普通消費群體的產品。

蘋果造車:勢在必行

尋求代工不斷受挫之後,蘋果堅定了自己來做整車的想法,最多找合作方,而非採取將整車生產完全委託給一個特定生產商的方式。

蘋果關注供應鏈的首要重點,就是能源供應商。而且,也確定了在美國設立整車廠。為此,蘋果私下裡詢問寧德時代和比亞迪,是否有興趣在美國部署產能。不出意料的是,兩者都對此不感興趣。

看上去,這條路線幾乎完全複製了特斯拉。

從蘋果申請的有關專利數量和範圍來看,蘋果仍然不具備整車生產能力。這和它的目標產生了痛苦的背離。高管們不斷出走,很可能與此有關。

蘋果在2014年至2017年申請的專利中,大部分都是電池和鐳射雷達(LiDAR)、視覺識別相關技術,具體造車領域的專利不到40個。

直到2019年以後,才開始出現有關造車的各種細節,包括車身結構、內飾、座椅等方面的多個專利。2020年,包括自動駕駛、車身控制、LiDAR技術在內的專利達72個。

大家都知道蘋果是“光和視覺”運用的大行家。它的很多外觀內飾專利,都和光的運用有關。這些專利的描述,相比而言,現有光影設計技巧,顯得沒什麼想象力。

按照慣例,蘋果官方不會釋放進行中的專案資訊。這些碎片化資訊,一度在社交媒體上引發討論,果粉是一個“核心清晰、外圍模糊”的群體,他們都對蘋果汽車懷有很高的期待。

3

供應商管理

造車本身是嚴肅的事情,整車機械素質的打造是一個無法逾越的關口,整車製造任務必須委於他人。

蘋果如何管理供應商,這是個有趣的話題。在手機和其它電子產品的生產過程中,蘋果對供應鏈的管理以苛刻和精準聞名,但這種業內印象本身就很不“精準”。

毫無疑問,蘋果的競爭力很大一部分來源於它對供應鏈的管理能力。2013年,蘋果的“關鍵供應商”有154個,到了2021年,蘋果的“關鍵供應商”上升到208個;而2021年,特斯拉的直接和間接供應商有130多家。

兩者對比,和直覺相違背。

通常認為,智慧手機零部件為150-250個;燃油車零部件為3萬個左右,而電動車零部件數量比燃油車少50%-70%,可能有8000-15000個左右。具體數字不必太在意,但兩者存在幾十倍的差異,沒有疑問。

蘋果造車:勢在必行

那麼,為何造電動車的特斯拉擁有的供應商,反而比蘋果供應商數量少呢?

表面上看,這個問題很簡單,即主機商願意向上遊走多遠的問題。如果意願足夠強烈,它們可以一直走到原礦開採環節,就像某些電池廠商所做的那樣,透過股權收購,鎖定關鍵金屬供應。

但實際上,這裡麵包含蘋果“統御”供應商的秘訣,那就是多數關鍵供應商都有多個備份並存。

“正選”供應商必須時刻保持警醒,防止自己被踢出行列,譬如歐菲光(深圳上市的光電薄膜元器件製造商)。而備選供應商則使盡渾身解數,試圖躋身正選,贏得蘋果訂單,不管數量多寡,都意味著股價騰飛。反過來也是一樣地有殺傷力。

有人說,蘋果的供應鏈管理,就是供應商激勵機制、銷售預測和低庫存模式。其實三者都包含了蘋果對供應商的PUA。

所謂激勵機制,不用多加解釋;而銷售是動態的,這意味著蘋果訂單是非保障性的;低庫存更是將備料成本甩給供應商。

但是基於蘋果的江湖地位,供應商仍然趨之若鶩。後者並非有“斯德哥爾摩情結”,而是因為蘋果能帶來現實和長遠利益。哪怕是“當過蘋果供應商”,在業內也會被高看一眼。因為蘋果對品控的講究已經達到偏執的程度。

截至2021年底,蘋果在全球擁有18家組裝工廠,其中14家在中國,其餘2家在美國、1家在南美、1家在歐洲。需要指出,在歐美的組裝廠,也是蘋果的亞洲代工商所建立的。這顯然是在規避關稅和生產成本之間找平衡。

供應商數量上,大陸+臺灣佔據約50%;但是在物料價值上,大陸供應商只佔據7%-10%,韓企約佔據27%,日企佔據20%,歐美企業佔據其餘份額。

簡單說,蘋果的供應商是全球佈局,大陸組裝,物料價值相當分散。這體現了蘋果的供應鏈安全思路,不會受制於任何一家關鍵供應商。

4

特斯拉的秘密

而特斯拉的供應商管理和蘋果有不同的地方,也有相似的思路。

不同之處在於,特斯拉中國實現了90%的國產化。在動力總成系統、電驅系統、充電、底盤、車身、其它構件、中控系統、內飾和外飾上,中企從產品數量到物料價值上統統佔優。

為了方便起見,我們只提到外國供應商,未註明的都是中企。

動力系統中,松下(電池PACK)、日立化學(負極)、住友化學(正極、隔膜)、三菱(電解液)。不過它們都非惟一供應商。BMS電路和晶片,由意法半導體供貨。

中控系統中,康寧(美)提供了面板玻璃,英偉達做虛擬儀表,法雷奧提供毫米波雷達,電驅系統、充電系統硬體均為中企供貨。

底盤和車身方面,佈雷博(機械制動)、大陸(空氣懸掛)、博世(電動轉向助力)、蒂森克虜伯(前後穩定杆),其餘均為中企。

而全車軟體、主機板、算力晶片、ECU都為特斯拉自己供貨(設計及代工生產)。

可以看出,除了很難被替代的技術部件,特斯拉更追求低成本供應,並未刻意迴避中企在供應占比上佔據絕對優勢,組裝廠貼近目標市場(歐洲市場由上海供應是權宜之計)。

蘋果造車:勢在必行

這反映出電動車和3C電子供應鏈的三個重要區別。

第一

,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烈度更高,以至於供應鏈彈性不大,壓低供應成本是排在首位的。

第二

,關稅對於新能源整車和零部件的影響更高,所以要儘量本地化部署,這裡面也有物流成本的因素(汽車部件體積和重量遠大於手機部件)。中美歐不約而同,關稅更關注汽車產品,反映了兩者在國家工業生產的地位有巨大的差異。相比而言,手機全球部署供應鏈的成本壓力更小。

第三

,汽車供應鏈的層級明顯多於3C電子。新能源主機廠已經弱化了一級供應商的地位,但它們向上遊走的動力較小,仍傾向於讓供應商搞定基礎部件和生產。蘋果則基本一竿子插到底,從最基礎的標準件到整合晶片代工生產,無不插手。

而兩者相同之處在於,特斯拉和蘋果都將短鏈、核心技術留在自己手裡,通常是軟體、前端設計、Soc晶片及有關的技術。

5

產能放在哪

既然蘋果想在美國部署整車產能,結合兩者的差異,蘋果美國工廠對供應商管理的風格,將更像特斯拉加州傅利蒙特工廠,而不是照搬自己在3C電子的供應商管理經驗。

首要將面臨能源問題。蘋果之所以先試探寧德時代和比亞迪的意向,而非已經在美設立產能的松下、LG化學和SKI,只有一個解釋,那就是蘋果汽車電池,將是磷酸鐵鋰方案。

有人認為,蘋果很可能學習特斯拉,與電池供應商合建超級工廠,搞定電池來源問題。但是,電池工廠建設週期至少2。5年,而磷酸鐵鋰電池的智慧財產權集中在中企手裡。而且,即便中國二線電池廠商也沒有到美國開辦工廠的意願。

從頭積累來不及,蘋果只有兩個選擇:整車廠仍然放在中國、改變電池方案。

蘋果造車:勢在必行

特斯拉加州產能,零部件供應是全球化的。這和特斯拉上海集中於中國不同,更符合蘋果的口味。

值得注意的是,只有到了中國之後,特斯拉第一次才贏得了事實上的定價權,原因是成本上有越來越大的空間。特斯拉股價起飛,也是在2019年之後。

但是,如果蘋果汽車主要著眼於本土市場,相對於中國設廠,高出的成本也可以承受。但是眾所周知,新能源車市場、供應鏈和有關的人力資源,中國的完整度和縱深是無與倫比的。無論蘋果第一個電動車工廠是否在美國,在中國設廠是早晚的事。

特斯拉的選擇代表製造業的現在,而蘋果則必須思考製造業的未來。有人認為,耐克鞋的生產地轉移(越南現在是第一大產地),表明中國製造業的競爭力已經被削弱。其實這取決於製造業升級之後,如何留住基本分工和體系。

歐美產業升級的教訓,在於金融、教育、高技術產業等“來錢快”的產業,完全取代了製造業,後者被轉移到國外。這和“唯利是圖”無關,主要是美國新一代人,無法支撐如此龐大的製造業勞動力需求。

蘋果造車歷年累計的投入已經是天量,如果回頭都將成為沉沒成本。而且無法參與未來新的產業方向轉移,更令人擔憂。蘋果造車,無論碰到多少困難,都勢在必行。這樣一來,它也必然按照新能源供應鏈的價值規律行事。(文中涉及的蘋果汽車圖片均為外國公司繪製的假想圖)

【版權宣告】

本文系汽車人傳媒原創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