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響加兩萬,自動泊車加三萬……車企標配咋就這麼難?

6 月份,理想 L9 正式上市,新車延續了理想一貫以來的標配策略,在傳統車企裡需要花高價選配的音響、座椅按摩、輔助駕駛等配置,在理想 L9 上都是標配。理想汽車表示,把高階配置變成標配,其實可以分攤高階配置的研發成本,並不會產生太高的額外成本。

音響加兩萬,自動泊車加三萬……車企標配咋就這麼難?

這麼直白的配置策略,可以說是戳中了很多豪華品牌消費者的痛處。為啥花幾十上百萬買的車,想聽更好的音響,還得再花幾萬塊錢選配?

其實傳統品牌消費者難受的又何止音箱系統。不少令人渴望的前沿技術,都成了傳統品牌車主望而生畏,而新勢力車主愉快享受的東西,比如自動駕駛輔助系統。

4 月份,造車新勢力又一款中大型轎車——零跑 C01 正式預售,後驅車型預售價格 18-23 萬,全系車型標配三大技術亮點。

音響加兩萬,自動泊車加三萬……車企標配咋就這麼難?

最大的亮點,是標配高階自動輔助駕駛硬體。

零跑 C01 沿襲了新勢力長期堅持的科技普惠路線。C01 後驅車型預售價格分別為 18 萬、21 萬、23 萬,三款車型均標配 28 個高精感知硬體,23 項智慧駕駛輔助功能,並且實現了軟硬體全域自研。不僅功能更多,還允許所有使用者都有平等的機會體驗高等級輔助駕駛。

第二大亮點,也是新能源汽車使用者最關注的——電池和續航。零跑 C01 是首款搭載 CTC 電池包技術的量產車型,一項電動汽車電池系統的熱門技術。

CTC 電池包技術在硬體、結構設計方面進行創新,透過簡化電池結構,CTC 可為整車垂直空間增加 10mm,電池佈置空間增加 14。5%,綜合提升整車續航里程 10%,大電池版本續航超過 700 公里。CTC 還能為整車帶來扭轉剛度提升 25%。

簡單來說,就是續航更長,更安全,駕駛體驗更好。

雖然同級別的長安深藍 SL03 也曾經傳出過要使用 CTC 技術,但或許因為定位和售價原因,它最終無緣 CTC 電池。而同樣整合 CTC 技術(海豹稱為 CTB 技術)的比亞迪海豹,仍舊保留了電池包的形式,只是去掉了與座艙分隔地板,不如零跑 C01 的 CTC 那麼純粹。而哪吒 S 不僅是傳統電池包,連現在最新的中端車型標配的熱泵空調都沒有,不具備對比價值。

第三個亮點是電驅。零跑 C01 四驅版本零百加速成績達到了 3。66 秒,是同級最強,因為它標配了零跑自主研發的油冷電機。雖然比亞迪海豹的加速效能也很強,同樣進入了 3 秒俱樂部,但其只搭載傳統的液冷電機,在長時間激烈駕駛時的峰值效能持續性或許會比零跑 C01 差一點。

如此多的技術亮點全部標配,和同為電動汽車四小龍的其他車型相比,零跑汽車創始人朱江明在釋出會上強調的「最新自研成果」更有含金量了。

音響加兩萬,自動泊車加三萬……車企標配咋就這麼難?

三大標配的亮點技術,覆蓋動力總成、智慧駕駛,不僅充分展示了零跑的技術底氣,更用慷慨的配置策略,領先同級其他傳統車企產品。比如最近上市的長安深藍 SL03 和比亞迪海豹。

SL03 三款車型售價從 16。89 萬到 21。59 萬元不等,整體配置都還不錯,14。6 英寸隨駕智慧轉向“向日葵屏”、高通驍龍 8155 晶片、ACC 自適應巡航都是標配。

音響加兩萬,自動泊車加三萬……車企標配咋就這麼難?

差不多同期上市的比亞迪海豹,也是電動轎車市場的明星產品。比亞迪海豹全系標配 L2 級別輔助駕駛系統,值得認可。

可是另不少年輕使用者糾結的是,長安深藍 SL03 需要另外支付 2 萬元硬體選裝和 5000 元軟體費用,才能享受以 NID3。0 領航智駕輔助服務和 APA7。0 遠端代客泊車服務為主的輔助駕駛功能,選配價格直接超過了中低配車型 10% 的車價。至於比亞迪海豹,則是選擇徹底躺平,完全沒有相關技術的量產計劃。

音響加兩萬,自動泊車加三萬……車企標配咋就這麼難?

另外,SL03 是長安 NID3。0 領航智駕輔助服務和 APA7。0 遠端代客泊車服務兩項技術首次量產的車型,可以說從來沒有消費者真正體驗過長安的高階輔助駕駛,更降低了消費者付費選配的慾望。

音響加兩萬,自動泊車加三萬……車企標配咋就這麼難?

所以想要體驗高階輔助駕駛和更全面產品力的朋友,完全可以投靠新勢力陣營。更不用說零跑 C01 還擁有三款車型裡最大的座艙空間和舒適性了。

傳統車企標配難,背後原因歸根結底是其與新勢力的產品思維差異。

新勢力更多希望透過規模化,降低領先科技配置的量產成本,同時積累更多的升級最佳化資料,爭取透過 OTA 快速提升使用者體驗,所以在零跑 C01 以及剛剛上市的哪吒 S 上,我們都能看見低配車型也提供全面智慧化硬體的現象。

音響加兩萬,自動泊車加三萬……車企標配咋就這麼難?

而傳統車企,更多是將領先技術作為區分產品級別,擴大盈利空間的市場營銷工具,加上他們並沒有考慮過在後續生命週期裡推出明顯的升級,所以甚少標配,甚至刻意定高價的現象也不少見。

筆者不否認傳統車企的技術研發實力,但產品體驗強不強,終歸還是得以使用者體驗發聲。與其靠媒體、KOL 宣傳自己的領先技術有多麼強,不如學習一下零跑 C01,面對使用者慷慨解囊,把自己最好的技術全交付給使用者。連續三個月交付量創新高,排名新勢力第二,也充分證明了零跑的產品策略對使用者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