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個蘇炳添

本篇文章來源於我朋友在知乎上發表的文章,作者:chenqin

連結: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2501143/answer/2047866411

從有電子計時器開始算起,在有記錄且風速不超標的比賽中,全世界共有多少運動員,多少次跑進了10。2秒?

940人,共10411次。即便把閾值攔在10。2秒,而非10秒,世界上能達到這一速度的人仍然沒有達到一千。我們將這940人的10411次比賽,按照他們的年齡畫成一張散點圖。

這張圖看起來像是一座小山丘。從17、18歲開始,速度快速提高;在26歲左右,山丘達到頂峰;在30歲後,速度逐漸下降。山丘內側的點非常密集,代表著很多運動員曾經達到過這裡,而越外層的點越稀疏,那是最優秀的運動員才能達到的區域。

我們在這張圖上,把除了蘇炳添以外,其他所有東亞地區跑進10。2秒的比賽(同時去掉了歸化運動員和混血兒)資料給高亮出來:

東亞運動員的記錄用黃色高亮出來後,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黃色的點縮在藍色山丘的中間,完全被包圍,幾乎完全到不了外層。

當然,你可能會注意到上圖的左側有幾個處於外圈的點,尤其是在17歲達到10。01的那一點,看起來分外出挑。

這幾個成績來自同一名日本運動員——桐生祥秀。桐生祥秀至今保有著世界青少年100米賽跑世界紀錄,當時也曾成為希望之星,人們看好他在世錦賽和奧運會上能有上佳表現,突破人種的限制。

但事與願違,桐生祥秀後期不僅一到大賽就讓人大跌眼鏡,還越跑越差,現在連奧運會標準都無法達到了。在一次蘇炳添的訪談中還專門提到了桐生祥秀:

程:明白了,就是說冬訓的兩三個月,每一個訓練單元跑的次數,是階段性變化的,開始時次數多,速度要求不高;第二、第三階段後,一個訓練單元跑的次數減少,要求運動員上速度。有一個例子,日本短跑運動員桐生祥秀,你跟他多次比賽過的。我在《參考訊息》上看到報道,說他是日本第一個進10秒的百米跑運動員,是吧?

蘇:對。

程:桐生祥秀進10秒以後呢,他的訓練積極性更加強盛,報道說他酷愛訓練,他對訓練有一種發自內心的那種追求,所以他自己不停地加量,每天的訓練單元時間很長,跑的次數也增多。除了教練員給他制定的訓練計劃以外,他自己還自覺地拼命練,那麼結果是什麼呢,就是近兩年他的成績一直在下滑,就是訓練不光沒有奏效,反而產生了副作用。

蘇:我跟他一起比賽比得挺多。

程:我印象很深,去年鑽石聯賽上海站比賽,你跟他同場,他跑了最後一名,10秒24,你跑10秒05。

蘇:我不受傷他跑不過我……桐生祥秀能跑進10秒,他運氣也太好,那一趟遇到了大順風,他是1。8米/秒的風,天氣多好,我從來都沒跑過這個風速。呵呵。

接下來,我們把蘇炳添的比賽用紅色高亮在這張圖上。

紅色的點代表蘇炳添在10。2秒以內的每一次比賽。像一把利劍一樣,從中心向外捅出一個窟窿,一下子把東亞地區的可及性向外拓展到了外圈。

在比蘇炳添年齡更大的階段跑出了更快速度的人,只剩兩位,這兩位同時也是世界上跑出十秒內次數最多的運動員——賈斯汀·加特林和阿薩法·鮑威爾。

此外,蘇炳添還有一個和其他運動員不一樣的特點,那就是他的成績竟然隨著年齡有著非常明顯的上升趨勢,22歲到了10。16,24歲達到10。06,26歲首次突破10秒達到9。99,29歲達到9。91,然後到現在,32歲,達到9。83。從這座山丘的下坡趨勢就能看到,蘇炳添這樣的上升,在100米短跑運動員中是極其罕有的。

在這種上升的背後,精密的訓練安排提供了極好的助力。舉一個例子,蘇炳添在2018年國際田聯鑽石聯賽上海站中,拿到了第二名,輸給了Prescod Reece。這場比賽中,蘇炳添前80米都是領先的,最後才被超過。蘇炳添在訪談中曾經提到過這次比賽:

蘇:我當時和英國運動員是挨著的,我倆在四道、五道。

程:對,兩個人挨著的,這很重要,這正是你說“加速”的心理反應。在資料裡也顯示了這個事實,後面10米你壓線壓得厲害,就是步子大了,我記得你在電視上也說過這個情形,我就想問你,後邊步子加大是你技術的一部分呢,還是你想衝刺的結果?

蘇:是故意的,當時為什麼呢,一般講,比如你一直領先跑,突然旁邊的人有趕超你的趨勢,你假如在乎他,跟他較上勁,這個時候你的節奏就亂了,你下地的每一步就會很用力,很用力的時候你的速度就降了,降了呢,你的步幅就變大了,就是這樣的。

也就是說,問題是在最後衝刺的10米。怎麼辦呢?研究人員專門就這10米發了一篇文章,總結為何會在最後10米衝刺時出現問題。

下一個蘇炳添

下一個蘇炳添

下一個蘇炳添

那麼在對這10米進行針對性研究後,再發展出一套適用於蘇炳添的:延緩撞線技術。

延緩終點跑“撞線”時機,減小終點跑前技術變化程度:運動員在接近終點時,體力下降較為明顯,多會出現步長加大,步頻下降和身體大幅度前傾以及骨盆前旋的問題,加大了擺動腿上抬的難度,縮短了著地加速距離,減弱前蹬效果;

此外,為了維持身體平衡,支撐腿通常會過早的著地,使著地點遠離身體重心投影點,加大著地制動力。一般運動員甚至在剛進入最後一個10 m 分段時就開始出現此種情況,而優秀運動員出現此種情況的時機相對較晚。

鑑於此,保持終點前良好的身體姿態,延緩壓線動作的時機也是蘇炳添在訓練中需要注意的細節。透過上海鑽石聯賽和馬德里比賽終點前技術錄影可見,馬德里比賽終點壓線動作出現的時機比上海鑽石聯賽晚1。5~2 m 左右,有利於終點前速度的保持,所以整體效果較好。

這只是技術細節的其中一小部分,整個短跑的技術細節和專項訓練,其引數之多數不勝數:

我們都知道,田徑是運動之母,短跑又是皇冠上的明珠,好像人人都會跑。

但在賽場上,你真的確定自己會跑步嗎?

光是一個最後十米的衝線技術,其細節也千變萬化。適用於蘇炳添這樣1米72身高的技術,又和身高1米95的博爾特相差甚遠,需要研究人員透過大量的材料和實驗來求證。

而在奧運會的賽場上,就是這樣一個個的小細節,決定了最後的輸贏。

再說回原題:蘇炳添和博爾特差距有多大?我們在上圖中再用黑色高亮出博爾特的比賽:

可以看到,博爾特的確是在山巔之人,人類在9。8秒以內的成績一共有43次,其中有12次是由博爾特跑出來的。但博爾特是屬於那種出場即巔峰的型別,在2009年(23歲)重新整理世界紀錄之後,博爾特的成績隨著年齡快速下滑。2017年(31歲),博爾特在倫敦世錦賽中獲得第三名,只跑出9。95秒的成績,隨後便宣佈退役。

博爾特為什麼成績出現下降呢?研究人員也專門寫了一篇論文:

下一個蘇炳添

上面只是摘要,具體原因很多,比如研究人員仔細計算了博爾特著地瞬間和垂直支撐階段的支撐腿膝角,發現2009年為為 160。1°和140。8°,膝角變化幅度達到19。3°,而2017年變化幅度為14。4°。

為什麼這兩個角度很重要?因為「著地瞬間與垂直階段膝角變化幅度大,說明肌肉退讓工作更加積極,做功時間更充分,啟用的橫橋數量增多,肌肉儲存的彈性勢能更多,後續的蹬離速度也就越快」……

呼吸頻率、髖角、每秒步長、觸地時間、騰空時間……每一個技術細節都被拿來研究,並內化到特定的訓練中來,這才有了不斷的提高。

如果我們將蘇炳添和博爾特相比,那麼在23歲重新整理世界紀錄後成績不斷下滑,並在31歲宣佈退役的博爾特,固然是創造了更強的巔峰成績,但22歲到32歲成績仍在上升並達到了9。83秒的蘇炳添,才更能讓人看到希望。

這種希望,不止是中國人在黑人統治的短跑領域中撕開了一角——人種論之說,那是在出生時即告勝負。

博爾特一出生就渾身上下適合短跑,那麼我們是不是隻能指望下一個渾身上下都適合短跑的運動員來破紀錄呢?顯然不是。

蘇炳添走出的這一條在22歲之後逆勢增長的速度曲線,更大的意義在於告訴我們另一個事實——短跑的技術,遠沒有達到至臻至善的程度,還有潛力可挖。

以往黃種人在短跑上始終難以在成績上有大的突破。一些優秀的年輕運動員,比如給自己加量訓練的桐生祥秀,卻始終在十秒大關附近徘徊,偶爾破10秒,但又在許多比賽中拉胯。為什麼?難道真的是因為人種嗎?

蘇炳添告訴我們,不是因為人種問題,而是訓練方法的問題。

上圖列出了中國選手在各項比賽中的成績。可以看到,從1985年到2013年,中國的100米最好成績始終難以突破10秒2,10。16秒的全國記錄竟然保持了17年。

而在2014年之後,運動員們的成績卻突然好轉了,各項接近10秒、破十秒的成績每年都在出現。直到最近達到9。83秒。

2014年之後,出現了什麼?顯然變的並不是人種。在蘇炳添的另一個訪談中,可以找到答案:

當時很多人都不明白,為什麼蘇炳添你現在成績都這麼好了、技術已經很成熟了還要改變技術?因為對他們來說可能想要保守的方式,但對我來說是想挑戰個人的極限。所以哪怕是失敗或成功我都想嘗試一下。

我是在2014年的5月份左右有了這個想法,也詢問過很多人,最終讓我決定改變的是李金哲的外教Landy。他給我做了個測試,在我沒有防備的時候在我身後推了我一下。

看到我邁出去的第一步是右腳,他就說我可以改過來。他說為什麼我之前要把右腳放在前面,蹬出去的第一步是左腳呢?這是不符合規律的,改過來才是神經自然的反應。我聽後覺得非常對,所以就決定改變過來。

這名外教Landy,也就是蘇炳添現在的主管教練蘭迪亨廷頓。

蘭迪在2013年被聘請成為了中國田徑隊的教練,他同時也是其他多位短跑及跳遠名將的指導教練,包括三級跳遠銀牌朱亞明和女子800米王春雨。蘭迪,以及他背後的一系列研究團隊,比如在上文引用的幾篇文章的作者,一同改進了中國田徑的訓練方式。

從內因上,首先是需要蘇炳添的挑戰,他不相信人種的限制,他想要挑戰個人極限。

從外因上,針對蘇炳添,以及和他一樣的運動員們,研究人員和教練員找到了一套行之有效能夠提高成績的訓練手段。

雖然只是短短10秒不到的比賽,但這種技術的進步、對於特定頂尖運動員的專項訓練,一樣能夠跨越人種和年齡的限制,突破自己的極限,甚至突破人類的極限。

如果博爾特讓我們看到了人類目前的最快速度,那麼蘇炳添則讓我們看到了如何透過技術和訓練的改進獲得超越人種和年齡的上升空間。

正因為蘇炳添,我們才更加相信,人類的速度,決不會在博爾特的記錄處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