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椒之味》:變了味的港式溫情

在商業化程度日漸提高和追求爆款的內地電影市場,於今年九月登陸院線的港陸合拍片《花椒之味》如同一顆墜入廣闊的江河的小石子,僅僅泛起一點漣漪,就悄無聲息地下沉不見。雖然本片在傳播廣度和大眾關注度方面比較不盡人意,但小範圍內卻收穫了良好的口碑。

《花椒之味》:變了味的港式溫情

《花椒之味》海報

《花椒之味》由父親的死亡做引,使三個同父異母的姐妹得以見面,血緣的認同令她們具有一種先天的親近感,透過共同經營父親生前留下的火鍋店,各自與自身處境、各自家庭達成和解,彌補了瀕臨破碎的關係。

相較於其他此類香港電影,《花椒之味》無疑顯得過於空泛、過於失真。無論是家庭電影、關係電影,還是更廣泛意義的情節劇,一個重要的標準就是生活經驗的積累。因為日常情節主導的影片沒有奇觀性的視覺展示和強烈緊密的戲劇衝突來維持調動觀眾的注意力,而需要真實的生活細節引起觀眾的共鳴。

《花椒之味》:變了味的港式溫情

《天水圍的日與夜》

像身為本片監製之一的許鞍華本人的一些作品在這方面就顯得很飽滿細緻,《桃姐》裡桃姐賣菜時戴上老花鏡逐粒挑揀大蒜,每到一個地方下意識地用手檢驗桌上的灰塵。《天水圍的日與夜》裡梁老太送鄰居香菇前揭去價籤的動作,阿貴家飯桌上出現前一天沒吃完的剩菜。《女人四十》裡孫太為了買魚便宜站著等到魚死,照顧痴呆公公一系列尷尬的現實問題。在《花椒之味》裡,所有資訊量都是透過對白或者超出一般人經驗的情節直給,缺乏留有餘地之處,給人傳遞的情感也就及其生硬。

《花椒之味》:變了味的港式溫情

《桃姐》

其次,一個電影的環境塑造對於感知效果同樣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空間環境的建立讓我們更真實地理解作者構建出的世界和角色在其中所處的位置,他們的狀態和處境,對氛圍的營造和意義的傳達也十分重要。《花椒之味》的場景大多在內景,平行展示了香港、臺灣和重慶三個城市,這三個城市都極具特點,而導演對城市氣質的捕捉基本是失敗的甚至就沒有這種意識。《桃姐》中透過細緻入微的景別、角度選擇和聲音設計,精確地捕捉到香港擁擠浮躁的特質,以及對敬老院的格局的展示也透露出一種孤獨的隔絕感。楊德昌在《青梅竹馬》、《麻將》等幾乎所有代表作裡也以其高超的空間敏感度對臺北的現代城市做出了完美的註解。《瘋狂的石頭》雖然受到蓋裡奇電影的影響,但影片中那個髒亂差的重慶確實獨屬於甯浩的“作者天地”。《花椒之味》裡,處處都顯得精緻,但我們卻只能憑藉語言判斷地域。

《花椒之味》:變了味的港式溫情

扁平抽離的城市空間

除了細節和形式,核心主題和清晰的人物關係、矛盾是劇情電影最為內在的要點。《花椒之味》的人物關係是近乎虛無的。父親的死亡聚集起了三個女兒,一種精神的在場為她們注入了能量,讓她們重新面對當下的生活,建立溝通的勇氣。但是這種能量讓人信服的前提,也就是三姐妹和生前父親的關係,是模糊不清的,我們只能知道如樹是因為工作繁忙和代際間的隔閡而與父親疏遠,以及父親曾經給予過如枝事業上的鼓勵,僅此而已,這種特殊的婚姻構成給她們的心理上造成了什麼影響,她們對長期不在身邊的父親的真實看法,她們和父親的相處經歷,這些重要關係資訊影片幾乎沒有(或者沒有能力)確切的交代(或暗示)。在這樣的前提下,(不與父親同城的)如枝和如果對父親沒來由的認同成為了一個硬性設定。

《花椒之味》:變了味的港式溫情

符號化的父親

三姐妹之間初次見面之後的狀態,也讓人感到虛假,不是說人物之間一定要有巨大的差異和強烈的衝突,基於血緣的認同感不是不可以被承認,但無論導演還是表演,都沒有展示出角色處在特殊時刻的心理弧度和變化,缺乏認同的過程,這種歸屬感自然就顯得莫名其妙,好像她們是早已認識的老朋友。

《花椒之味》:變了味的港式溫情

創作者並不想在以父親為核心的三姐妹之間的做衝突,而是把這種交集作為每個人解決各自問題的成長空間,既然如此,我們不禁會想,A線索究竟能不能促進B、C、D支線的完成?它們是否具備主題上的關聯性和互動性?也即是說,回到香港感受父親的精神存在真的可以解決在臺北、在重慶的問題嗎?尤其是如果和姥姥的觀念上的分歧,直到結尾也沒有明確的進一步交代。三個人相對完整的弧光,只有如樹對父親瞭解的增進以及對自身溝通方式和態度的反思,其它兩個人的支線相對要潦草很多。

《花椒之味》:變了味的港式溫情

如果的外婆

時至今天,我們仍然能夠看到很多香港電影,但可悲的是,現在只有古天樂主演的那些還沉湎在過去的老套警匪片,要麼就是《花椒之味》這種刻意製造溫情實際上早已喪失港片靈魂的文藝片。我們對香港電影還能期待什麼?無非不過是一點點真誠,一點點創意,或者更多對於當下現實的反映,否則不管是花椒之味還是辣椒之味,終將走向索然無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