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鹽的危害性還不如它們,兩種調味料,營養協會公認的“催化劑”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對於孩子食用調味料時曾給出建議,若是孩子未滿6歲,不應新增太多糖或者鹽。因為這兩種調味料會增加孩子的腎臟負擔,不利於孩子的身體健康。其實,除了這兩種調味料外,還有兩種調味料,傷害性遠比糖和鹽更高!甚至被營養協會評為“催化劑”。

糖鹽的危害性還不如它們,兩種調味料,營養協會公認的“催化劑”

家住湖南長沙市的盧女士一家口味都偏重,且一家人都喜歡吃肉,所以她的兒子楠楠雖然今年才3歲,

已經能每頓至少吃80克的各種肉了。

出於對楠楠的寵愛,加上盧女士覺得孩子正是長身體的時候,能吃是福呀!當然,盧女士也問過醫生,知道多給楠楠吃魚是比較好的。

不過,剛開始的時候,楠楠並不是很喜歡吃魚,因為魚有腥味。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原本對做菜就有一定研究的盧女士便在每次給楠楠煮魚的時候,加入不少料酒去腥。果不其然,這樣的做法讓楠楠喜愛上了吃魚。繼而在給楠楠煮瘦肉、牛肉時,盧女士也會放

料酒

糖鹽的危害性還不如它們,兩種調味料,營養協會公認的“催化劑”

然而,堅持這樣的餵養方式三個多月後,楠楠卻被診斷出有比較嚴重的脾胃問題。“我也沒給他吃大魚大肉啊,怎麼會出現脾胃問題呢”,盧女士非常疑惑的問醫生。醫生詢問了楠楠平日的菜譜,

覺得雖然肉類可能比較多一些,但總體也不算過量,問題應該不是出在食物上。

在認真詢問了盧女士平日裡的做菜方法後,醫生才肯定,主要問題就是出在盧女士喜愛放料酒的習慣上。醫生說:“

孩子的脾胃還很脆弱,料酒對於孩子的脾胃很容易造成損害。

”盧女士經過這件事才知道,原來不僅僅是要少鹽少糖,廚房裡還有許多調料是不適合孩子的!

糖鹽的危害性還不如它們,兩種調味料,營養協會公認的“催化劑”

從上文事例不難看出,催化孩子患上脾胃方面的病症,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家長對很多調味料不適用於孩子而造成的。很多家長只知道孩子年幼時不宜吃太多鹽或者糖,卻甚少知道,有些調味品對孩子的傷害,足以催化出各種疾病!

糖鹽的危害性還不如它們,兩種調味料,營養協會公認的“催化劑”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議,0至6個月的孩子每日攝入的鈉不應超過170mg/d,

12個月後每日攝入的鈉不得超過350mg/d

,而只要不超過7歲,每日攝入的鈉都不宜超過700mg/d。很多家長便在為孩子準備食物的時候,儘可能減少加入食鹽。然而,卻不知味精裡的鈉含量其實也不低。

糖鹽的危害性還不如它們,兩種調味料,營養協會公認的“催化劑”

味精作為一種化學合成物,先經過小麥、玉米等經過生物發酵,提取其中的一種氨基酸,再將這種氨基酸與鈉離子結合,這也就讓味精含有的鈉並不比食鹽低。歐盟食品安全域性就曾指出,

長期攝入過量的穀氨酸和鈉,將催化出肥胖的情況,嚴重時還會導致糖尿病與冠心病的發生。

另外一種就是上文提到的料酒,因為含有酒精,很容易催化出脾胃功能方面的疾病,造成積食的症狀出現,影響孩子的消化與吸收功能,繼而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

所以,為了保障孩子的身體健康與正常發育,家長們給孩子準備食物的時候,儘可能做到口味清淡,不要為了追求口感而新增料酒、味精等不利於孩子尚且處於脆弱狀態的各器官的調味料。否則很容易催化孩子發胖、損害孩子的脾胃功能,繼而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

糖鹽的危害性還不如它們,兩種調味料,營養協會公認的“催化劑”

家長在為孩子烹飪食物的時候,怎麼做才是最健康、科學、合理的呢?

在中國營養學會發布的《中國學齡兒童膳食指南(2016)》裡指出,家長學會選擇食物、烹調和合理飲食是保障孩子健康成長的必修課。

同時還建議家長為孩子烹飪食物的時候,步驟儘量簡化,

不僅僅是為了保持食材的營養不會流失,也為了避免新增過多的調味品。

如儘量採用蒸、燉、煮等方式,烹飪的過程中就不會需要加入太多的鹽、油、糖、味精等調味品,主要還是保證孩子吃的菜是清淡的。

糖鹽的危害性還不如它們,兩種調味料,營養協會公認的“催化劑”

還有就是要保證食物是新鮮、營養均衡的,不能因為孩子出現偏食的情況就縱容孩子,葷與素的搭配一定要合理。《中國兒童平衡膳食算盤》就指出,

孩子每日攝入的谷薯類、肉類、蔬菜、水果、豆製品應保持均衡,且每週食用的食物種類不應少於25種。

家長們在為孩子準備食物時,不妨進行參考。

調味品無疑是我們烹飪食物時,為了使食物的口感更好而偏愛使用的“道具”。然而,對於脾胃等各器官還處於脆弱狀態的孩子,家長們應該將他們的口味與大人區分。儘可能參考專家們的意見,讓孩子的飲食保持清淡,不要新增料酒、味精等調味品,傷害了孩子的健康就得不償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