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一瓶可樂賣3塊,現在為什麼還是3塊錢?

除了水,便利店裡最便宜的飲料是什麼?

沒錯,可樂。

10年前,一瓶可樂賣3塊現在,竟然還是3塊。

為什麼水都賣2塊一瓶了,你買的肥宅快樂水還是兩三塊?

2010年到2020年, 中國的物價總體上漲了28%。

肯德基甜筒從2塊5漲到了6塊, 漲幅140%;香辣雞腿堡從10塊漲到18塊。

喜茶、奈雪代表奶茶走進30元時代,隨便一杯水果奶茶就要28塊。

鍾薛高代表雪糕進入10元時代,冰櫃裡的雪糕10元起步。

萬物皆漲而可樂不漲,快樂水的名字果然不是白叫的。

那麼問題來了,一直賣3塊錢,是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的良心大爆炸嗎?

可樂幾十年保持低價的真正原因到底是什麼?

10年前,一瓶可樂賣3塊,現在為什麼還是3塊錢?

這可以從可樂的百年發展史說起。

其實,可樂早就有過一段非常、非常長的不漲價歷史。

從1886年第一杯可樂誕生,到往後的70年裡,

相當於從清朝光緒年間到新中國成立,可樂都只賣5美分。

這一切的一切,都源於可口可樂公司與瓶裝商簽訂的一紙坑爹合同。

在這份合同裡規定,可口可樂公司以每加侖90美分的固定價格,向瓶裝商供應可口可樂濃縮漿,而且是永久性的。

也就是說,不管瓶裝商把瓶裝可樂賣得多貴,可口可樂公司每加侖濃縮漿依舊只能以90美分供應。

這麼坑爹的合同,可口可樂公司怎麼會籤呢?

10年前,一瓶可樂賣3塊,現在為什麼還是3塊錢?

事情是這個樣子的,當時人們買可樂都是在櫃檯按杯買,類似於KFC、麥當勞以及電影院裡面的可樂。

人們習慣像喝咖啡一樣,端著杯子優雅的品嚐可樂,這才能稱之為上流。

所以,瓶裝公司要做瓶裝可樂,在當時其實算是個革命性的改變,好比從諾基亞換到IPHONE。

但當時「英明」的可口可樂總裁不覺得,他只覺得瓶裝可樂不可能賺錢。

奈何瓶裝公司堅持不懈、軟磨硬泡,可口可樂或許是為了擺脫瓶裝公司的“騷擾”,才大筆一揮簽下了那份以固定價格供應可樂濃縮漿的永久合同。

簽字的時候有多利索,後面就有多後悔。

可口可樂萬萬沒想到,瓶裝可樂它真的火了,而且是爆火。

這下好了,可口可樂自己把自己玩進去了。

試想,當瓶裝可樂漲價時,可口可樂公司是不是也

賺不到一分錢?

可樂變貴,買的人少了,是不是還會影響自己濃縮漿的銷量?

屬實是

“我打我自己”。

那可口可樂,難道要坐以待斃嗎?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10年前,一瓶可樂賣3塊,現在為什麼還是3塊錢?

既然我賺不到錢,那你瓶裝公司也別想賺錢。

可口可樂開始在全國瘋狂打廣告,

「可口可樂,只要5美分,真的只要5美分!」

還在全國派發可樂的周邊產品,全部都印著:

「 可口可樂,5美分!」

很快,

「可口可樂只要5美分」

便全美皆知,這麼一弄, 瓶裝公司不敢漲價了。

為啥?當然是怕被消費者當成胡亂加價的奸商給處理了。

雙方就這麼僵著,誰也下不來臺。

後來,終於是瓶裝公司挺不住了,把定價權還給了可口可樂。

但這又有什麼用呢?

5美分的口號都喊出去了,收回來哪有那麼簡單?

這就是可口可樂早期無法漲價的原因——選單成本太高。

這裡說一下“選單成本”的意思,簡單說就是漲價必須要重印選單,廣告要重新打,甚至還要調整市場策略,消費者還不一定會買賬。

對於當時的可口可樂來說,販賣機就是限制它漲價的選單成本之一。

10年前,一瓶可樂賣3塊,現在為什麼還是3塊錢?

可口可樂曾經擁有40萬臺左右的自動售貨機。

但售貨機只能投進5美分的硬幣,也不支援找零。

想漲價的話,要麼重做販賣機,要麼翻倍漲可樂的零售價。

可要是漲到10美分,消費者還會買賬嗎?

用腳指頭想想,都覺得不可能。

所以,為了漲價,可口可樂也是拼了老命了,竟然選擇跑去遊說總統制造7.5美分的硬幣。

可口可樂:

“給個機會,就漲一點點好不好? ”

總統說:

“不好,滾!”

10年前,一瓶可樂賣3塊,現在為什麼還是3塊錢?

造硬幣不成,可口可樂又想了個騷操作。

改造販賣機,每9瓶可樂就出一瓶空可樂。

這意味著每9個人投幣5美分買可樂後,將有一個倒黴蛋得到一個

可樂瓶。

作為消費者,我已經想踢販賣機了,所以這個方案最終也沒能全面實現。

再後來,到了50年代,通脹猛如虎,可口可樂終於頂不住了,漲價了。

到此,5美分可樂時代徹底結束。

寫了這麼多,那為什麼可口可樂不怎麼漲價呢?

不是它不想漲,是因為低價已經刻進了可口可樂基因裡。

漲價,就是背叛消費者。

再加上選單成本太高了,它也漲不了。

10年前,一瓶可樂賣3塊,現在為什麼還是3塊錢?

另一個原因是,它還有個死對頭一一百事。

可口與百事經過百年鬥爭,如今勢均力敵。

價格, 就是它們拿捏對方的手段,所以誰也不敢輕舉妄動,不然恐怕會被對方一口吞掉。

早期,可口可樂一家獨大,無數模仿者給它提鞋都不配,包括百事。

而百事是在第一杯可口可樂賣出12年後,才被創造出來的品牌。

百事辛辛苦苦運營20年,可樂的市場沒搶到,反而因為一戰的影響瀕臨倒閉,實在是慘。

如果說可口可樂是爺爺,那麼百事可樂就是孫子,太嫩了。

而轉機卻很快出現,讓百事迎來了逆風翻盤。

10年前,一瓶可樂賣3塊,現在為什麼還是3塊錢?

1931年,Loft糖果公司收購百事。

時值經濟大蕭條,奶農紛紛倒奶,工人紛紛失業,可口可樂哪怕是隻要5美分,大家也買不起了。

「一小瓶就要5美分,不喝不喝。」

百事馬上就意識到,代替可口可樂的機會來了,反正我也半死不活,不如玩局大的。

可口可樂賣5美分一瓶是吧?

行! 我也賣5美分,而且量多一倍。

同樣的價格,雙倍的快樂,衝就完事了。

換做今天,消費者一定大呼:「什麼?可口可樂出現平替?!」

「誰不買誰是傻子!」

10年前,一瓶可樂賣3塊,現在為什麼還是3塊錢?

於是,加量不加價的策略還真讓百事觸底反彈了,銷量一度直逼可口可樂。

甚至於後來還因為百事發起的“百事挑戰”挑釁,可口可樂動了模仿百事的心思,改了自己的配方,往裡多加了甜味。

如你所見,更甜的可口可樂並沒有推廣開來,

僅僅3個月,就被消費者罵到改回原來的配方了。

可是兩家一旦槓起來,那麼誰也別想透過提高售價來多賺錢了。

這叫做“古諾均衡 ”。

你盯著我,我盯著你,雙方都虎視眈眈。

百事

一個小男孩用可口可樂墊腳拿百事可樂,留下可口可樂在地上的羞辱廣告。

可口可樂就回敬一個小男孩用百事墊腳取可口可樂的廣告。

而且, 看到沒,可口可樂的顧客更有素質,還把墊腳的百事放回冰箱去了。

10年前,一瓶可樂賣3塊,現在為什麼還是3塊錢?

百事可樂要是低價,可口可樂就憑藉更低的價格奪走百事可樂的客戶。

可口可樂敢漲價,客戶就會倒向更實惠的百事可樂。

這麼一來,可樂行業要想多賺錢,就只能鉚足勁去降低成本。

以至於可樂一直是個薄利多銷的產品,一罐的利潤只有5毛。

並不是很多人以為的它利潤極高,所以才一直不漲價。

雖然一罐只賺5毛,但人家賣得足夠多,5毛乘以它的銷量,那也是天文數字的利潤了。

而且這樣一來,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也正好把小規模的可樂廠家擋在門外,因為其他品牌如果做不到這麼低的價格,就連進場一起玩的機會都沒有。

這就是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一直保持低價的原因。

10年前,一瓶可樂賣3塊,現在為什麼還是3塊錢?

即使到了現在的2022年,可樂的售價也算得上相當實在。

正如開頭提到的,無論我們走進任何一家超市、便利店,最便宜的飲料裡一定有可樂。

它的名字最響,被年輕人親切地稱為“快樂水”,但卻數十年、上百年地保住了低價,放棄了賺取品牌的高溢價。

這不是某些打著新消費旗號的氣泡水所能比較的。

你能守著黃金100年都不看一眼嗎?

可樂做到了。

10年前,一瓶可樂賣3塊,現在為什麼還是3塊錢?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漲價”似乎已經成了一個日常詞彙。

雪糕漲價、電影票漲價、水果漲價、蔬菜漲價。

有的,是因為客觀原因不得不漲。

而有的,則是藉著消費升級的幌子,以一己之力帶動了整個品類價格上漲,恨不得產品單價越高越好。

這樣的產品,不僅有,而且還很多。

作為消費者是真的很討厭,所以我們需要可樂,哪怕可樂的保持低價,存在著不得已的原因。

事實證明,

不一直想著壓榨,才能在長達百年的時間裡經久不衰。

更何況,但它依舊是最便宜的甜水。

希望大家對可樂的喜愛與支援,能動搖某些只想賣高價賺錢的品牌。

我們說世界上只有兩種飲料,一種是可樂,另一種是其他。

快樂水,不是說說而已。

10年前,一瓶可樂賣3塊,現在為什麼還是3塊錢?

你喜歡喝可樂嗎?

你的家鄉都有哪些特產飲料?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和安利。

我是猛獁,再瞄一眼這個奇怪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