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小吃:中古美食&異國口味,神奇融合的風味高地

泉州小吃:中古美食&異國口味,神奇融合的風味高地

泉州,一個歷史上無比精彩的南國古城。

它曾經是馬可·波羅心中的光明之城、西方人眼中的東方第一大港,以“刺桐”這個火紅的名字揚名海內外。

如今,這裡已成為

世界遺產之城

,向世人講述著一段段奔赴山海的傳奇故事。

泉州小吃:中古美食&異國口味,神奇融合的風味高地

泉州小吃:中古美食&異國口味,神奇融合的風味高地

這個常年吹著亞熱帶的潮溼的風,四季都是紅牆和綠蔭的城市裡,還是食客們的寶藏之選。

泉州擁有無比繁華與富饒的小吃文化,大寫得闊綽精彩。

早上在西街吃碗滑膩順口的

面線糊

搭配特有的醋肉。午後,8塊錢可以換一碗

四果湯

解暑,西瓜菠蘿石花膏,紅豆芋圓蜜芸豆,配料任選。

泉州小吃:中古美食&異國口味,神奇融合的風味高地

晚飯再到斯丹吃份薑母鴨。用的是當地特有的番鴨,鴨子在砂鍋裡被油焗的滋滋作響,大量的姜和麻油下去煸,香氣四溢,根本走不動道。

泉州小吃:中古美食&異國口味,神奇融合的風味高地

還有

土筍凍、面線糊、海蠣煎、燒肉粽

……慕名而來的食客,往往長日流連於巷弄之中,沉醉不知歸路。

據說《舌尖上的中國》團隊曾在泉州考察半年之久。“

一生至少要去一次”,

白巖松也經不住發出這樣的感慨。

泉州小吃:中古美食&異國口味,神奇融合的風味高地

▲ 花生湯

泉州小吃:中古美食&異國口味,神奇融合的風味高地

▲ 滿煎糕

泉州的風味故事,同樣富饒而精彩。衣冠南渡的西晉皇室,遠航而來的東南亞、阿拉伯客商,外出打拼又回來的華僑……不同時期、不同種族的人們留下各異的建築,也留下落地生根的食物印記。

泉州小吃:中古美食&異國口味,神奇融合的風味高地

山與海,中原與海衢,本土與世界,在泉州如同小吃「蒜蓉枝」一樣纏繞起來,達成某種恰到好處的平衡。

01.國之南,卻保留著北方的中古風味

泉州小吃:中古美食&異國口味,神奇融合的風味高地

▲ 洛陽橋,“海內第一橋”,古代“四大名橋”之一

泉州雖在江南之南,卻依然繼承著北方先祖的飲食習慣。

西晉末年,中原人南遷入閩。中原士族思念故土,將江水命名為晉江,留下了一條長長的洛陽橋。在飲食上,這種傳承更是潤物細無聲的。

泉州小吃:中古美食&異國口味,神奇融合的風味高地

南方人吃湯圓,泉州則在

搖元宵

「敲出餡,滾出皮」

是北方元宵做法的精髓。

備齊的花生、芝麻、白糖、蔥頭和豬油等原料,被碾壓攪拌成一顆顆圓鼓鼓的餡。餡球倒入裝著糯米粉的盆中,用手搖盆,讓餡在糯米粉裡不斷地翻滾……

中原人對故土的思念,都在了這一搖一晃中。

泉州小吃:中古美食&異國口味,神奇融合的風味高地

每年元宵節,文廟西門前傳承四代的「海絲金鳳」都門庭若市。聽一曲南音吃一碗元宵,是屬於泉州人的回憶。

泉州小吃:中古美食&異國口味,神奇融合的風味高地

泉州的潤餅

,和北方春捲如出一轍。拜祀先人天公的食物,餡料裡有胡蘿蔔絲、肉絲、豆芽、豆乾,也因地制宜加入了閩南特有的煎海蠣、蝦仁和油酥海苔。

泉州小吃:中古美食&異國口味,神奇融合的風味高地

還有種類繁多的米制品:粿。路邊攤上蒸籠裡的各種粿,鹹水粿、鼠殼粿、龜粿……這些用以替代麵食的米制祭祀品,是一代代閩南人遷徙路上的流傳。

泉州人的餐桌,正如同這些包容的米食一般,雖然位於國之南,卻保留著中古時期的北國風味。

02.大海的珍寶,山海調和的新風味

泉州小吃:中古美食&異國口味,神奇融合的風味高地

▲ 晉江大橋

泉州位於大陸的東南一隅。向內,山地、丘陵相隔,讓它至今保留閩南、潮汕地區菜系的基本樣式。向外,漫長的海岸線,則為泉州帶來了更為廣闊的靈感。

大海的珍寶全部撲簌撲簌掉進碗裡。

泉州人對海味的選擇是十分講究的。大蝦要鮮蹦活跳,鱸魚以荀江產為佳,紅膏蟳取石湖產最好。

泉州小吃:中古美食&異國口味,神奇融合的風味高地

聲名在外的

海蠣煎

,口感香脆,內餡香滑。而要做出好吃的蚵仔煎,最首要的條件便是採用新鮮的蚵仔。新鮮蚵仔在產地現剝現賣,不必因為長途運送而浸水,所以顆顆肥美碩大、鮮美無比,做出來的蚵仔煎豐盛多汁。

泉州小吃:中古美食&異國口味,神奇融合的風味高地

▲ 攝影@趙嘯飛

粘稠鮮香的

面線糊

,由細米線、地瓜粉熬煮而成。湯汁濃稠,入喉細滑,軟糯的面線和大腸、醋肉、油條是標配。還有魷魚、牡蠣、沙丁魚乾等數十種海味配料可選,是海邊人家低調的驕傲。

泉州小吃:中古美食&異國口味,神奇融合的風味高地

每年4、5月,泉州的惠安女都要乘船出海,到人跡罕至的孤島上採摘石花草。石花草富含藻膠和豐富的礦物質,閩南氣候炎熱,用它製作的

石花膏

清涼解暑,是泉州人摯愛的小吃。

大海物產的點綴,讓泉州人發揮出了山海調和的新風味。

03.擁抱世界,美味漂洋過海而來

泉州小吃:中古美食&異國口味,神奇融合的風味高地

泉州人以海為田,食於江海,也迎接著海上來客。

到了宋元時期,泉州已成為世界級的大港口,最多時可以與一百多個國家通商。馬可波羅到來時的泉州,見到的正是這座都市文明發展的頂峰:

「刺桐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大批商人云集這裡,貨物堆積如山,的確難以想象。……這個地區風光秀麗,居民崇信佛教,民性和平,喜愛舒適安逸,愛好自由。」

泉州小吃:中古美食&異國口味,神奇融合的風味高地

商業空前繁榮,阿拉伯、波斯和中亞人也遠離家鄉,乘著季風從海路來到泉州,他們在此經商定居,也留下了他們的生活印跡。

受穆斯林信仰影響,這些商人、傳教士、手工業者、旅行家喜食牛肉,也懂得做好吃的牛肉。於是泉州,第一次有了

牛肉文化

泉州小吃:中古美食&異國口味,神奇融合的風味高地

泉州小吃:中古美食&異國口味,神奇融合的風味高地

▲ 牛肉套餐與牛肉羹 圖源@舌尖上的泉州

異域的飲食習慣,逐漸影響了整個泉州,至今當地人依然對牛肉情有獨鍾。現在的泉州,僅在市區中,牛肉店就不下兩三百家。

泉州的牛排,可不是西餐的概念。用的不是昂貴的好肉,是牛肋骨上個頭大、肉厚實、價賤的肉,必須要長時間燉煮才能使其軟爛。

泉州小吃:中古美食&異國口味,神奇融合的風味高地

燉煮的爐料,照顧到四方客商的口味,除中式傳統香料當歸、八角、姜外,還加入潮熱地區流行的

咖哩

。出鍋時已經微微脫骨,每一絲肉都沾著醬汁帶著咖哩的微辣,勁頭十足。

在泉州,牛肉能貫穿泉州人的一日三餐。一份中式牛排、一碗牛肉羹和一碗鹹飯,是轆轆飢腸的全方位滿足。

泉州小吃:中古美食&異國口味,神奇融合的風味高地

來自東南亞甚至阿拉伯的飲食風俗,潛移默化地成了泉州小吃的一部分。

美味交換的故事,也從這裡啟航走向世界。你大概想不到,風靡世界的番茄醬,也誕生於此。

番茄醬的英文名Ke-tchup,來源於閩南話的音譯,意思是「醃製魚醬」。沿海海鮮豐富,剩下的魚蝦用來醃製以儲存蛋白質和能量,聰明的民眾發現浸出的汁液異常鮮美,後來就有了專門製作這種汁液的工藝,魚露就這樣誕生了。

泉州小吃:中古美食&異國口味,神奇融合的風味高地

▲ 生醃、魚露

精明的英國人透過販賣魚露,獲得了不錯的收入,而魚露也因此進入了歐洲腹地。並且不斷演化,直到最終成為了今天的番茄醬。

在泉州,魚露雖退居幕後,仍在古法蒸魚等菜餚裡穩穩地佔一席地。

泉州小吃:中古美食&異國口味,神奇融合的風味高地

▲ 面線糊的豐富配料,圖源@舌尖上的泉州

泉州美食,既有中原菜的風骨,又有當年“東方第一大港”的氣韻。這座昔日輝煌的城市,站在世界的海口,以極大的包容迎來送往,並轉化出自己的特色。

泉州小吃:中古美食&異國口味,神奇融合的風味高地

愛國仔的面線糊,圖源@壹路吃

泉州風味,就像是一碗麵線糊,以地道海產下料,末了再撒點胡椒粉,幾個世紀前,阿拉伯商人吆喝著在碼頭卸下東南亞胡椒的場景依舊曆歷在目。

不管是哪個年代,什麼地域,每個人都能在這裡找到自己的定位。來了就是泉州人。

-END-

編輯| 蟲蟲君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