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ss直聘、鉑爵旅拍洗腦廣告,別讓使用者記住了名字,敗光了好感

【文軍營銷看點】“沒有一點點防備,也沒有一絲顧慮,你就這樣出現,在電梯狹小的空間裡。”

不知道最近大家對電梯產生了某種應激障礙。Boss直聘與鉑爵旅拍們的廣告在電梯裡無休止地重複,讓不少人都覺得心煩意燥。

Boss直聘、鉑爵旅拍洗腦廣告,別讓使用者記住了名字,敗光了好感

Boss直聘、鉑爵旅拍洗腦廣告,別讓使用者記住了名字,敗光了好感

今天,我們來談談洗腦廣告。

洗腦廣告被diss,這不是第一次

世界盃期間,boss直聘、知乎、馬蜂窩的廣告正是這句名言的最佳闡釋,被全網一致diss。

Boss直聘、鉑爵旅拍洗腦廣告,別讓使用者記住了名字,敗光了好感

一群穿著白襯衫的青年男女,揮舞著滿屏的“Boss直聘”綠白條幅大旗,動作誇張,聲嘶力竭地高喊,分列兩撥的人群劍拔弩張,像要馬上開打。

史玉柱曾說過“討厭的東西才是讓人最難忘”,Boss直聘這隻缺乏創意審美、內容不斷重複的廣告,居然成為了世界盃期間商業領域的一個熱點話題。

先是從營銷行業內,這個話題引發了關於“這樣的廣告有效麼?”這樣的討論,到“甲方就喜歡這樣的風格”這種觀點,再到“能讓消費者記住和引起討論就說明成功了”的觀點,最後,人民日報發表文章,官媒評價為“洗腦式營銷”和“庸俗廣告”。

Boss直聘、鉑爵旅拍洗腦廣告,別讓使用者記住了名字,敗光了好感

美國廣告協會對廣告的定義是:廣告是付費的大眾傳播,其最終目的為傳遞情報,改變人們對廣告商品的態度,誘發其行動而使廣告主得到利益。敲黑板劃重點,對於廣告的“生產者”們,“廣告主得利”才是我們的終極目的。

所以,儘管這些“洗腦廣告”被diss的體無完膚,卻總是為企業主賺得盆豐缽滿,使廣告主喜笑顏開,而那些獲獎廣告都不見得如此有效。

“記住”並不是營銷的全部

10年前的品牌投放與當前的投放發生了質的變化。10年前大家追求覆蓋式投放,一個央視春晚加兩個頭部電視臺基本就能完成全民覆蓋,那是因為當年的媒介中樞非常清晰,成本和效果都能有可以明確把控。

Boss直聘、鉑爵旅拍洗腦廣告,別讓使用者記住了名字,敗光了好感

如今即便像雙十一這麼大體量的轟炸投放,都沒辦法實現當年的全民覆蓋,因為媒介中樞被打散了,媒介價格高了,所以媒介投放的策略優勢才得以顯現。

在預算有限的渠道里,為了讓消費者徹底“淪陷”,品牌主們開始了進行基於消費者的三步曲:佔領他們的耳朵,搶佔聲量;佔領他們的大腦,補充記憶;佔領他們的心,塑造高度。

簡單來說,就是滲透式投放。滲透式投放是瞄準特定的使用者群體,先透過強流量的投放策略形成範圍性認知,再透過使用者資訊獲取行為的研判來建立密閉通道,從而在通道中完成品牌認知的重複滲透。

Boss直聘、鉑爵旅拍洗腦廣告,別讓使用者記住了名字,敗光了好感

目前我們見到的這些洗腦廣告,都是把一條15秒廣告,拆成三條5秒廣告——然後——廣告語重複三遍。這種復讀機式洗腦廣告,配合高重複的媒介投放策略,在短期內密集轟炸你的視聽神經,的確可以從廣告大環境中脫穎而出,被你記住。

但記住就是做營銷的全部嗎?

當然不是。

空有流量、沒有內容,使用者留存率有多少,會留存多久都是問題。

迴歸內容

傳統營銷的邏輯仍然是基於流量的,本質上是在向媒體購買使用者。更多是依賴流量去推廣品牌,內容淪為流量的附庸。

但是當流量紅利見頂,媒體價格和獲客成本越來越高之時,傳統營銷就顯得黔驢技窮了。

內容正變得越來越重要,只有好的內容才能驅動流量價值的最大化。

流量紅利消失以後,營銷只能迴歸到做好品牌。而要做好品牌,但那些透過洗腦廣告,不停擴散品牌的「引人反感」的知名度,往往與做好品牌背道而馳。

而且要知道,品牌只強調知名度是遠遠不夠的,營銷必須透過內容創造才能為品牌賦能更多價值與內涵。好的內容才是品牌呈現和使用者口碑的最佳載體。

今天做營銷需要潤物無聲,透過內容與口碑植入消費者的內心和社交圈,激發消費者的興趣和購買慾。

洗腦廣告,沒有內容只追求重複,砸下重金做廣告,讓人記住了名字,卻敗光了好感,何必呢?

(文章由文軍營銷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