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雞”外,聊城這隻“鐵公雞” 的獨特,更是讓人回味無窮!

【老孟遊記】致力於為各位網路上的朋友介紹各地的美食美景,有喜歡旅遊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

中國人愛吃,中國人也會吃!

我們只要一談到吃,估計首先想到的四個字就是“雞鴨魚肉”。

這也不難理解,雞、鴨和豬是最早被人們馴服飼養的家禽家畜,魚卻是最容易被捕獲的水產,在社會的程序中,這四個字就代表了人們對生活的美好追求。

“四大名雞”外,聊城這隻“鐵公雞” 的獨特,更是讓人回味無窮!

符離集燒雞

中國從南到北,從東到西,幾乎每個省份都有對於雞肉的特色吃法。比如海南的文昌雞,廣東的鹽焗雞,浙江的叫化童子雞等等。

在這形形色色的雞的吃法中,又有四種公認的最美味的做法,稱作“四大名雞”,分別是安徽宿州的符離集燒雞,河南安陽的道口燒雞,山東德州的扒雞,遼寧溝幫子的燻雞。

“四大名雞”外,聊城這隻“鐵公雞” 的獨特,更是讓人回味無窮!

德州扒雞

這四種雞的做法都有源遠流長的歷史,經過一代代人的流動和傳播,在國內廣為流傳,在世界上也都享有極高的聲譽。

“四大名雞”外,聊城這隻“鐵公雞” 的獨特,更是讓人回味無窮!

聊城鐵公雞

其實除了這“四大名雞”之外,還有許多種做法毫不遜色,今天咱們就來說說山東聊城的燻雞。

聊城的燻雞原來叫做魏氏燻雞,起源於清朝嘉慶年間,由魏永泰首先製作而出,後來才被稱作“鐵公雞”。

這個名字又是怎麼來的呢?

除了燻雞本身成品色澤漆黑,肉質堅硬外,還是因當初文學大師老舍與老友聚首小酌時,見這雞皮色黑中泛紫,鐵骨錚錚 ,像京戲裡面鐵面無私的黑包公,笑稱為“鐵公雞”,才有了這個外號。

1985年時,為繼承和發揚我國的烹飪文化遺產,同時為紀念老舍先生,蕭先生在的《中國烹飪》著文,呼籲保留 “鐵公雞”這個雅號,從此“聊城鐵公雞”風行全國,享譽四方。

“四大名雞”外,聊城這隻“鐵公雞” 的獨特,更是讓人回味無窮!

聊城鐵公雞掰開後

聊城“鐵公雞”與其他燒雞、扒雞、燻雞等最大的區別在於其肉質乾燥,鹹度較大,在以往沒有真空包裝的年代儲藏時間也極長。

這個特色是由它的特殊製作流程決定的。

“鐵公雞”的選料考究,必須採用聊城當地出產的一年生兩到三斤的“笨公雞”,也就是農家散養的、只喂糧食或者自己刨食的公雞,然後填加純天然配料大鍋來煮,在煮的過程中絕對不許不新增任何香精香料,煮到一定時間撈出晾涼。

然後上籠用點燃的鋸末進行熏製。最初的鋸末都是榆木鋸末,這種鋸末熏製出來的雞肉味道最美。

在熏製過程中還要時時注意煙量,煙多或少都會影響質量。

在雞被熏製到皮皺裂、腿肉外露、色呈慄紅,並且用手掐胸腿而肉質無彈性時出籠,立即塗上雞油,就顯現出這種黑亮的色澤。

“四大名雞”外,聊城這隻“鐵公雞” 的獨特,更是讓人回味無窮!

掰開的雞肉

聊城“鐵公雞”直接食用時肉質堅硬,如果牙口不好者還真有些累人,但是切開後一絲絲地細細咀嚼,不管是味道還是氛圍都極出眾,如果再小口輕酌,那滋味更是雋永。

除此外,如果上籠再蒸,“鐵公雞”的肉質就會稍有疏鬆,吃起來省力不少,又是另一番風味了。

再或者用切開後的雞肉燉菜,肉中的鹽分在這過程中釋出一些後味道進一步變淡,與平時所食用的肉食雞相比,更多了不少咬頭及淡淡的煙火味道,一樣讓人饞涎欲滴。

不過這幾種吃法,小編覺得還是直接食用最能體現出“鐵公雞”的特色,樹木的煙火味道在咀嚼中,清新的木火氣和各種調料的回味在堅韌的肌肉中交融,每嚼一口就是一種細微的變化,餘香繚繞、回味悠長。

“四大名雞”外,聊城這隻“鐵公雞” 的獨特,更是讓人回味無窮!

魏氏老店

目前,當地有許多出產這種“鐵公雞”的商家,但是口味最純正的,還是魏氏老店。

這幾年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以及人工等其他費用的提升,“鐵公雞”的成本和售價都相應提高,現在約在五十塊錢一斤,算不上特別實惠,但是物有所值,有路過聊城的朋友不妨嘗一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