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羽茶交所茶文化分享 "圍爐煮茗"

陸羽茶交所茶文化分享:圍爐煮茗話茶香,能飲一杯無?

陸羽茶交所茶文化分享 "圍爐煮茗"

中國人自古便有飲茶的習慣,唐代是茶文化的發展期,儘管這時已經有貢茶,陸羽也說過貴族之家飲茶要二十四器皆備才行,但這依然是以文人、僧人為領導的茶文化時代,更看重品飲時的精神享受。

唐楊曄《膳夫經手錄》載:“茶,古不聞食之,近晉、宋以降,吳人採其葉煮,是為茗粥。至開元、天寶之間,稍稍有茶,至德、大曆遂多,建中以後盛矣。”由此可知,唐人飲茶之風始於玄宗朝,之後逐漸風行全國。陸羽著《茶經》,二之器也專門對飲茶器具做了文章。

茶器對於專業的“茶人”而言,是必不可少的,是魅力無窮的。什麼茶配什麼器,分得清清楚楚,有固定泡某種茶的紫砂壺,有相對應的品茗杯,有佈置四季茶席的茶席布,也有與之相匹配的茶荷、花瓶、香插等一系列茶席雅玩,就連煮水壺也要備好幾個——有銀壺、鐵壺、陶壺等。

南方的紅泥小爐

“閩中茶品天下高,傾身事茶不知勞”。蘇轍的這兩句詩道出了潮汕、閩中地區工夫茶道的興盛,喝茶人、泡茶人的勁頭足。而這圍爐煮茗最常見的就是在潮汕工夫茶道中。潮汕工夫茶有一套關於茶具、茶葉、用水、衝法、品茶的講究,按過程,是治器、納茶、候湯、沖茶、刮沫、淋罐、燙杯、釃茶等。其中,紅泥小爐和紫砂壺都是必不可少的茶器。圍爐煮茗,品的是人情和氣。潮汕工夫茶中的紅泥小爐隨著潮汕工夫茶道的發展,變成了符號化的茶器。儘管隨著時代的變遷、技術的革新,茶道技法不斷地迭代變化,但是紅泥小爐卻一直被保留了下來。

陸羽茶交所茶文化分享 "圍爐煮茗"

我不認可將喝茶過分演變成一種表演的藝術,會容易使人忘卻茶道的精神內涵,誤入“歧途”。但也不贊同對茶道缺乏形式講究,因為沒有對茶藝有所要求,鮮有達到喝茶的心境與品味。這樣喝茶和喝水,又有何區別呢?千帆閱盡,水是故鄉甜。我認為潮汕工夫茶是一種不偏不倘的茶道藝術。沒有多餘的諂媚與浮誇,卻也融合了嶺南人文特色與茶道追求,提取出泡茶技藝的精髓與要義,儀式感恰到好處。比如工夫茶將泡茶技藝整理歸納為“二十式”,這樣茶人都能循序漸進,享受到泡茶的最大功利。而且透過茶具命名這方面,也看出工夫茶文化的別具匠心。像“玉書煨”、“孟臣罐”、“若琛杯”等,單從這些浪漫雅緻的冠名就使茶人與茶客立馬融入到端莊嫻靜的茶境之中。

北方的黃泥火爐

北方的爐子和潮汕地區的高六七寸[注]的長形爐子不同,在全國統一供暖之前,大多數用的是鑄鐵的爐子,一到冬天,紅彤彤的鐵爐子上總會有冒著茶香的茶壺吱吱地響。中午覺醒,一家人圍坐在爐子邊喝茶,喝的茶主要是粗老的黑茶,越煮越釅。漸漸地,隨著串門兒的人越來越多,爐子邊圍攏的人也越來越多,話題扯開來,便是一頓茶的談資。晚飯時分,大家慢慢散去,一家人開始忙碌著做晚飯,晚飯後,往往是一家人繼續圍坐在爐邊,重新添了茶葉,繼續煮茶喝,冬天的夜是漫長的,人們藉著茶勁到很晚才去休息。所以,北方的爐子總給人帶來溫暖的茶香的記憶。

陸羽茶交所茶文化分享 "圍爐煮茗"

唐代陸羽,曾在安徽的天長縣、廣德一帶,隱居山裡做茶農,寫出百世芳澤的《茶經》一書,讓漫山遍野遍佈著茶香,在唐代飲酒為盛的時代,引文人墨客競相品茗做茶詩,陸羽身後,留下“金沙古泉”。山裡的清泉水,於是一時成為美談。過路人途經,必要嘗一下當地的“紫筍茶”,喝一口茶聖陸羽口感生津的熱茶湯。《尋村記》中有提到“我親眼看見山裡人家的老灶頭屋製茶、烘炒、烘焙、晾曬、手抄、手摘、舌摘”併為古老製茶手藝所震撼,煮茶時在水中加鹽以調和其味的做法,在陸羽《茶經》中亦有記載“初沸,則水合量調以鹽味”。

詩中有云:

新茶已上焙,舊架憂生醭。

旋旋續新煙,呼兒劈寒木。

九日與陸處士羽飲茶

圍爐煮茗”,從惜茶、惜人到惜具,珍惜茶給我們帶來的一切感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