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兩位皇帝廟號為“神”,他們有何功績,享受如此榮譽

在中國古代社會,皇帝死後,子孫後代一般都會給他們上一個“廟號”來表示對他們的讚譽,如漢武帝、唐太宗、明太祖等,都是後代對他們的尊稱。而且如果沒有為國家立下大功,或做出特別的貢獻,皇帝是不會被上廟號的。而在諸多的廟號中,有一個廟號卻顯得很另類,那就是“神宗”。中國古人對鬼神是非常敬重的,很少敢超越其上。那為何有兩位皇帝的廟號卻被後人尊為“神”呢?他們到底做出了何等功績?今天小編就來帶大家認識一下。

古代兩位皇帝廟號為“神”,他們有何功績,享受如此榮譽

第一位被尊為“神宗”的皇帝是宋神宗趙頊。宋神宗是北宋的第六位皇帝,宋英宗趙曙的長子。他自幼便擁有雄心壯志,以祖宗數次北伐失敗為恥,渴望長大後可以建功立業,“雪數世之恥。”他繼位之初,因親眼目睹北宋積貧積弱的狀態,所以開始調王安石進京,開啟“熙寧變法”。王安石的變法共分三部分,分別是:富國之法、強兵之法和取士之法。

結果新政剛一出臺,便遭到了守舊派的強烈抨擊,守舊派不僅在內容和效益上對王安石產生質疑,而且還從道德上譴責王安石數典忘祖。但王安石不為所動,堅持變法,並喊出了:“天變不足懼,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的口號。宋神宗則對王安石表示全力支援。後來在王安石的主持之下,宋朝不僅頒佈實行了均輸法、青苗法和農田水利法,而且還出兵抵禦西夏,拓地五州。但後來因反對派勢力太大,神宗搖擺不定,變法開始搖搖欲墜。之後宋神宗親自主持改制,還利用西夏皇室內亂五路伐夏,但最終卻是功敗垂成。

古代兩位皇帝廟號為“神”,他們有何功績,享受如此榮譽

當宋神宗去世後,當時的官員進獻了“神宗”這一廟號,雖然他們對外宣稱是:“廟號之建久矣,其間聖賢之君作,而應天下之治者多矣,然未有神宗為號者,抑神也者。”他們認為趙頊的功績堪比堯舜,簡直超越了“神”,但實際上這是北宋官員明褒實貶的一種手法。守舊派本就不贊同宋神宗啟用王安石變法,而宋神宗最後的變法也以失敗告終,所以在他們心目中,宋神宗是無能的。周公諡法第一句就是:“民無能名曰神”,由此可見北宋官員的用心。

古代兩位皇帝廟號為“神”,他們有何功績,享受如此榮譽

而古代歷史上第二位被稱為神宗的則是明神宗朱翊鈞,提起朱翊鈞這個名字大家可能不是很熟,但要說起萬曆皇帝,大家是不是就覺得熟悉多了。與宋神宗一樣,明神宗在繼位之初也啟用了張居正進行變法,讓國力蒸蒸日上。但張居正一死,變法便終止了。後來他更二十多年不上朝,讓國家機器差點停止運轉,官員腐敗也日益滋生。東北的滿族,正是從這個時候開始興起。所以明朝官員給他上廟號“神宗”,名為尊崇,實則是在譏諷他無所作為。因此,“神宗”這一稱呼,其實是古代官員諷刺兩位皇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