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建社會, 人們經常把秀才稱為相公, 這背後有什麼說法嗎?

我們大家都知道這樣一個常識,在不少的古裝戲劇和歷史題材的影片裡,經常會出現一些頭戴方巾、身穿藍布長衫的秀才被人稱為“相公”的情節和鏡頭。相公這個稱謂最初的意思指的是宰相,它是我國封建社會等級森嚴的情況下,除了皇帝之外,朝廷裡最大的官;而秀才只不過是僅僅具備了做官的資格,更談不上什麼官職。那麼問題來了,這樣有著天壤之別的二者之間,是什麼時候,因為什麼原因混為一談的呢?

在封建社會, 人們經常把秀才稱為相公, 這背後有什麼說法嗎?

頭戴方巾、身穿藍布長衫的秀才

(免責宣告:本文內容系作者原創,圖片素材來自網路,僅為配合敘事之用,感謝原作者,如有侵權請聯絡作者刪除。)

從根源上來說,秀才雖然不是宰相,但宰相卻是從秀才中產生出來的。一個能夠做到宰相的人,那麼,他首先要有機敏的頭腦和學富五車的學識,他必須在基礎的鄉試中先考取秀才,然後再一級一級地考取舉人和進士,從而進入官場。進入官場之後,還要一層層不斷地往上爬,還有一點至關重要,就是必須要得到皇帝的賞識,才能夠做到“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相高位。所以古時候有句俗語,說是“秀才本是宰相根苗”。

在封建社會, 人們經常把秀才稱為相公, 這背後有什麼說法嗎?

香港電影《三笑》劇照“秀才本是宰相根苗”

從秀才到宰相是極不容易的,其競爭的激烈程度不言而喻。有的秀才一輩子也考不取舉人,有的人中了舉人但是卻中不了進士,只能含冤抱屈地去做一些小官。進士雖然具備了做大官的資格,但也只有少數人能夠考取“翰林”,取得做宰相的資歷。理想很豐滿,但是現實很骨感,宰相是十幾年甚至幾十年才有那麼一兩個人,或者幾個人才能有機會獲此殊榮的。而翰林這個階層,卻是每三年都會錄取一、二十人,大多數的翰林也只能是對著宰相的高位望洋興嘆,抱恨終老。因此,儘管人們把秀才稱為“相公”,恭維他日後能夠有朝一日做上宰相,但是,對於絕大多數的秀才來說,這其實是他們終生都無法實現的夢想。

在封建社會, 人們經常把秀才稱為相公, 這背後有什麼說法嗎?

歷史名相蜀國諸葛亮

在封建社會, 人們經常把秀才稱為相公, 這背後有什麼說法嗎?

歷史名相秦朝李斯

在封建社會, 人們經常把秀才稱為相公, 這背後有什麼說法嗎?

歷史名相北宋王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