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吃含酵母的食物對身體有害?真相來了!

說到酵母食物,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麵包、饅頭還是……

網路上有說法稱,常吃含酵母的食物容易得胃病,究竟是真是假?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經常吃含酵母的食物對身體有害?真相來了!

  1、常吃含酵母的食物容易得胃病?

酵母是酵母菌的俗稱,是人類應用比較早的微生物。

自古以來,中國人利用酵母釀酒、製作調味品,家庭中用含有酵母的老面(發麵起子、酵頭)來發面做饅頭、包子、饢餅等。

酵母粉,因為其發酵效果強、宜運輸儲存等特點,在家庭和餐飲業快速普及。

因為是工業化生產的酵母,有很多人擔心食用頻率高的主食中含有酵母會不會傷胃,進而引起胃疼等不適症狀。

經常吃含酵母的食物對身體有害?真相來了!

酵母粉,價格親民,更重要的是與傳統的“發麵起子”相比,發酵時間短,產酸少,還能減少胃腸負擔。

酵母在25至30度溫度條件下會利用麵糰中碳水化合物生長繁殖,分解麥芽糖、葡萄糖,從而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氣體,使得麵筋膨脹形成疏鬆的質地。與此同時,發酵還會使麵粉中含有的影響膳食鐵吸收的植酸被分解,使人體更容易獲得微量元素。

由此可知,常吃含酵母的食物不但不會傷胃,反而能提高膳食中營養素的消化吸收。

  2、常吃酵母發酵的饅頭會尿酸高得痛風?

人體長期攝入高嘌呤飲食是高尿酸血癥和痛風的高風險因素,一般飲食分為高嘌呤、中嘌呤和低嘌呤三類。

單從嘌呤含量來看,100g酵母粉嘌呤含量約為559mg,酵母粉確實屬於高嘌呤食物。

但是從攝入量來分析,平常酵母粉的建議加入量是0。5%,即每小包5g,可發1公斤左右的麵粉,按照每餐每人100g主食量折算,嘌呤含量基本可忽略,完全不必擔憂常吃酵母發酵的食物會導致尿酸高痛風。

  3、酵母和小蘇打,哪個發麵更好?

一般來說,合理使用酵母和小蘇打都可達到使麵食膨鬆的目的,但這兩類麵糰膨鬆劑所需條件有所不同。

酵母更適合饅頭、包子和饢餅等無新增或低新增糖和油的發麵,而高糖、高油類蛋糕點心類麵食須選擇小蘇打、泡打粉這一類化學膨鬆劑才能達到疏鬆目的,這類麵點若選擇普通酵母,會因為過多的糖和油抑制酵母菌的活性而無法發揮使麵糰膨脹的效果。

經常吃含酵母的食物對身體有害?真相來了!

也有人因為化學膨鬆劑使麵糰膨脹速度快,而用小蘇打泡打粉蒸饅頭包子。

化學膨鬆劑雖然在不過量使用的情況下,其反應產物——氨氣和二氧化碳也是人體代謝的產物,不會造成明顯的健康損害,但其有鹼味,會發黃,而且也會破壞麵粉中的部分B族維生素,使食物營養價值有所下降。

而酵母發麵需要足夠的時間和溫度產生二氧化碳,麵糰膨鬆會持續進行,如前所述,酵母本身所具有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構成,其所含有的豐富的B族維生素和鈣、鋅等微量元素,會對面粉中的維生素起到保護作用,可減少麵食營養價值的損失。

所以,使用酵母發麵是日常麵點最佳的選擇。

3、酵母和小蘇打,哪個發麵更好?

  4、使用酵母做食物要注意什麼?

首先,應確認酵母是在保質期之內;

其次,也是平常容易忽略的一點:注意酵母是高糖型和低糖型,“高糖型”酵母一般用於新增糖量超過7%的麵糰,如甜麵包等。

家庭製作饅頭包子或全麥麵包選擇“低糖型”字樣的酵母粉即可。

最後,看包裝是否堅硬,因為活性乾酵母都會採用真空包裝,包裝袋變軟,說明可能有空氣進入,會導致酵母活力降低。

  選對酵母

酵母使用前,先將所需量的酵母中加入少量溫水輕輕攪拌溶化,再添一小勺白糖,靜置3—5分鐘,使酵母菌“活化”後再放入麵粉中,可以保證和好的麵糰在最短時間內充分發酵,不僅節省時間,而且能使蒸出的麵點更加鬆軟香甜。

  酵母最好先“活化”

30℃至35℃的溫度最適宜發麵,發酵是否充分可看面坯蓬鬆膨脹和麵坯內是否出現蜂窩狀。

  適宜溫度

一般來說,酵母加入量按照面粉重量的0。5%左右新增為最佳。

也可以根據發酵時間和季節來調整。夏秋季發酵1公斤左右的麵粉可加入5g酵母,大約需要45-60分鐘,冬春季發酵1公斤左右的麵粉可能要加倍加入酵母,即10g,大約需要60-9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