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粗糧這麼吃,才能讓血糖更穩定體重更健康

糖尿病:粗糧這麼吃,才能讓血糖更穩定體重更健康

這篇文章,同樣適用於擔憂自己血糖異常、但暫時沒有被診斷為糖尿病的朋友們。

很多病人、朋友、以及粉絲,都向我陳述、或者問及過這樣一個問題:“都說粗糧好,有利於血糖控制,但是粗糧的口感特別不好,所以我會買或自己打那種雜糧米糊,你覺得怎麼樣?”

在我看來,這個問題需要一分為二看待。分界線,涉及兩個關鍵點:牙齒健康程度、是否有其它疾病如痛風或胃潰瘍等。

首先,我們肯定不能強人所難地讓一個嘴裡只剩幾顆牙、就算裝了義齒,也因為咀嚼肌的薄弱而受不了一粒粒粗糙質地的雜糧的八九十歲高齡的老人家為了控制血糖而強制接受這類食物。其次,我們不能因為雜糧的營養優勢而不顧它們可能給某些疾病帶來的困擾,比如胃內消化能力本來就不足,保留過於完整的穀殼極有可能是雪上加霜。因此,對於這些特殊人群,研磨得略精細一些的雜糧碎米,可能會是相對更好的選擇。

而對於沒有以上擔憂的朋友們,如果你有血糖問題,勸你不要過分疼愛自己。粗雜糧的食用形式,還是應該能嚼就不喝。原因很簡單:本來能夠幫助你控制血糖的粗雜糧,一旦被精細加工成了粉或糊,它的血糖調節效果就會打折扣。

糖尿病:粗糧這麼吃,才能讓血糖更穩定體重更健康

口說無憑,跟大家分享一篇2020年8月發表在美國糖尿病學會的學術期刊Diabetes Care上的相關研究,這篇研究也被近期的《新英格蘭雜誌》的期刊薈萃(NEJM Journal Watch)收錄。

研究的核心內容及結論是:

相比於加工精細(精磨)的全穀類食物(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粗雜糧),食用加工程度較低的等量全穀類食物,更有助於改善2型糖尿病成年人的餐後血糖值。

這篇研究,雖然樣本量很小,但是參考價值還是很高的。屋主拿來分享給大家,就是希望大家能夠更合理地利用粗雜糧為血糖服務。

糖尿病:粗糧這麼吃,才能讓血糖更穩定體重更健康

研究納入了31位2型糖尿病患者,他們的平均年齡是63歲,平均糖化血紅蛋白(HbA1c)的水平是7。5%,都處於自由生活狀態。大多數患者都在接受治療,要麼是單獨服用抗糖藥,要麼是正在接受口服抗糖藥與胰島素的聯合治療。

研究團隊給這31人都提供了兩類全穀類食品,以代替他們日常攝入的穀物:

一類是加工程度較低的全穀類食品(例如完整的燕麥、糙米、以及使用粗磨麵粉和碎麥粒製成的全穀物麵包);另一類是加工程度較高的全穀類食品(例如即食燕麥、使用糙米制成的義大利麵條、以及使用細磨麵粉製成的麵包)。試驗

試驗開始前,每位患者都接受了有關如何估算自己日常穀類進食量的教育,以避免進食量不同對試驗結果的干擾。除此之外,研究團隊並未對患者做更多的健康知識宣教,也是為了避免對試驗結果產生干擾。

接下來,每位患者都會先食用2周隨機分配的食品,然後是2周洗脫期(就是停止進食試驗用的食品),接下來再食用2周另外一類食品。

在試驗開始前,以及這6個星期內,連續對這31名患者進行了血糖及血壓的監測,以及生化指標和炎性指標(包括空腹胰島素水平、HbA1c、血脂、CRP等等)和人體測量資料的連貫監測,並計算了血糖變異性,以及餐後3小時內的平均餐後血糖。

試驗結果:

與食用加工程度較高(精細研磨)的全穀類食品期間相比,在食用加工程度較低(不怎麼研磨)的全穀類食品期間:

早餐後的平均血糖值低9%各餐綜合分析的平均餐後血糖值低6%這個數值還是相當可觀的哦~~

糖尿病:粗糧這麼吃,才能讓血糖更穩定體重更健康

試驗意外發現:

患者的體重也會隨著穀類研磨精細程度的變化而改變:

進食加工程度較高全穀類食品(精細研磨)的那兩週裡,患者們的體重普遍增加;而進食加工程度較低全穀類食品(不怎麼研磨)的兩週裡,患者們的體重普遍降低;體重變化的情況具有顯著差異性,平均相差0。81公斤!嘖嘖嘖,兩週哦,只是換了主食,其它飲食及生活因素一點兒都沒變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