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結石主要成分竟是膽固醇?!預防膽石症一定要“少吃+吃好”!

膽結石主要成分竟是膽固醇?!預防膽石症一定要“少吃+吃好”!

膽石症指的是膽囊或膽管內形成了結石。膽囊的主要功能是濃縮、儲存和排洩肝臟生成的膽汁。膽汁的主要成分包括膽固醇、膽紅素和膽鹽。這些結石即是“超濃縮”的膽汁。

膽石症的成因

01

當不易察覺的輕度慢性感染引起膽囊黏膜改變,過量的水分或膽汁酸被吸收,而膽固醇、膽紅素、鈣鹽沉積在膽囊中未能有效輸出,即可形成結石。

02

長期高脂飲食持續刺激產生更多的膽汁,生成速度超過了正常排出速度,即可引起膽石症。

03

向心性肥胖、胰島素抵抗、糖尿病均已被證實是膽石症的危險因素。

膽結石主要成分竟是膽固醇?!預防膽石症一定要“少吃+吃好”!

膽石症的臨床特點

大多數膽石症患者並無臨床症狀,只是在例行查體中發現。

當結石隨著膽汁進入膽管時可發展為膽總管結石,膽管通路一旦出現梗阻、痙攣,可進一步發展為膽囊炎。如果不及時治療,膽汁逆流可形成黃疸和繼發性膽汁性肝硬化。膽總管末端梗阻從而造成胰管阻塞時,亦可誘發胰腺炎。

膽石症經過保守治療無效時,外科切除術或溶石、碎石治療就刻不容緩了。

膽結石主要成分竟是膽固醇?!預防膽石症一定要“少吃+吃好”!

膽管的代償作用

肝膽是人體內營養素重要的消化和代謝器官。我們常說人沒有肝臟就無法存活,而膽囊儘管也很重要,但由於疾病的原因,在必要時是可以切除的。

膽囊摘除術後隨著時間的延長,膽管代償性地膨脹形成“刺激小囊”,可起到正常膽囊的作用,因此人體能很快適應。但在膽囊摘除後的初始階段,由於缺少了膽囊對膽汁的濃縮和積聚作用,會導致消化期腸內膽汁酸濃度達不到臨界微膠粒濃度,繼而引發脂肪消化不良。

膽結石主要成分竟是膽固醇?!預防膽石症一定要“少吃+吃好”!

1

膽囊摘除術後怎麼吃

膽囊摘除術後必須嚴格遵守低脂飲食。

“低脂”是膽囊摘除術後患者營養治療的重要原則。“低脂”即每日食物來源的脂肪提供熱量佔總熱量的比例低於25%,具體來說,就是一天的脂肪總攝入量在30~50克。

術後恢復正常飲食的初期,從一天30克脂肪開始,需要我們嚴格控制“含脂,特別是飽和脂肪酸”的食物,如全脂牛奶、肥肉、奶油等。

一天的膳食推薦

脫脂(或低脂)牛奶200~300毫升

瘦肉50克(可換豆製品、魚蝦)

雞蛋白1個

穀物250~400克

蔬菜300~500克,水果200~350克

植物油15~20克

低脂不等於無脂,我們要求即使是厭油的膽石症手術後患者,也要保證一定量的脂肪攝入,以滿足必需脂肪酸和脂溶性維生素的來源。

患者隨著機體的不斷適應,瘦肉類可增加至100~150克,還要注意跟豆製品、魚蝦的替換,植物油控制在25~30克,其他食物同前。

膽囊摘除術後還會有結石的風險嗎

肝膽外科專家經常把膽石症患者的機體稱為“易感體質”,更形象的比喻是“膽石土壤”,就是切除後仍有結石的風險。

現代醫學研究發現,飲食結構的變化,特別是“高脂低纖維飲食”人群的增多,使膽結石患病率逐漸升高,長期高脂飲食持續刺激產生過多膽固醇引起的“ 膽固醇結石”是主要的膽石症型別。

因此,如果再次回到以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危險因素再次襲來,膽石症仍有患病風險。

預防膽石症,要“少吃+吃好”

“少吃”外源性膽固醇

膳食膽固醇含量能夠對肝臟的膽固醇分泌量產生直接影響,外源性膽固醇的攝入是決定人體血清膽固醇水平的因素之一。

作為膽固醇的排泌和調節途徑,膽汁中的膽固醇濃度與外源性攝入密切相關。因此要控制外源性膽固醇食物的攝入量,將外源性膽固醇攝入量控制在300毫克/天以內。

動物內臟、肥肉、肉皮、魚子、蟹黃等高膽固醇食物總量應控制,雞蛋黃(膽固醇含量266毫克/個)每天控制在半個到1個。

“少吃”精製糖

膽石症的發生與精製糖的攝入有很大關聯,因為糖可透過脂蛋白代謝影響膽汁成分。因此要控制精製糖的攝入,如白砂糖(蔗糖)每天不要超過25克。

“吃好”膳食纖維

可溶性膳食纖維可以降低血清膽固醇以及膽汁膽固醇飽和係數,從而減少膽石症發生的風險;不溶性膳食纖維能夠促進腸蠕動,減少脫氧膽酸生成,並降低膽汁中膽固醇的濃度。粗糧、蔬果是膳食纖維的良好來源,注意粗細搭配(粗佔三分之一)和新鮮蔬果的攝入。

多樣化飲食,保證微量元素的攝入

鈣能阻止結腸二級膽鹽的再吸收,可減少膽固醇形成,鐵和鋅可改善肝酶系活性,降低膽囊膽汁膽固醇飽和度,並促進膽固醇結晶的形成,生食蔬果來源的維生素C可加速膽固醇分解為膽汁酸,都有利於降低血膽固醇含量。因此,不要偏食、挑食或純素食。

切忌快速減重,反覆的體重下降和反彈、不合理的飢餓和長期的低能量膳食,可增加膽石症發病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