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心髒“求援”,氣管長度夠用了

原標題:向心髒“求援”,氣管長度夠用了

特約記者 喻文蘇 通訊員 湯豔麗 王歡

日前,在四川大學華西天府醫院肺癌中心,周清華教授團隊經過5個小時的努力,順利完成一臺“氣管大長度切除再吻合手術”。患者氣管上的腫瘤被完整切除,且心肺功能保留良好。術後半個月,患者在醫護人員的精心照料下,又成功戰勝了感染、吻合口漏等併發症風險,於近日順利出院。

兩個多月前,患者在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接受病理等一系列檢查後,被確診為氣管鱗癌,而且已經發展到晚期。“必須做手術,而且越快越好,不然腫瘤很快就會堵塞氣管,患者最終會因窒息離世。”周清華說。

周清華介紹,氣管鱗癌對內科治療(放療和化療、免疫治療)不是很敏感,所以目前的主要治療手段仍是手術,但腫瘤能不能安全切除,關鍵在於它的大小及氣管受侵範圍,因為這關係到切除氣管的長度。人體氣管不可再生,也尚無人工材料可以替代,只能在切掉一段病變的氣管之後,將剩餘的氣管上下“拼接”在一起,重建呼吸道。周清華立刻開始組織手術團隊、完善術前檢查、設計手術方案。

人的氣管有一定的延展性:當低頭時,氣管幾乎全部移入胸內;當仰頭時,一半以上的氣管能伸至頸部。醫學界公認的氣管切除極限長度為4釐米,否則很可能會吻合失敗。然而,術前檢查發現,該患者的氣管被侵犯長度已遠超極限長度,這怎麼辦?周清華在國際上首創了“移心氣管重建手術”,透過切除患者右側全部心包和心底部心包,遊離和切除下腔靜脈周圍心包,遊離上腔靜脈、右肺動脈、右肺上靜脈、右肺下靜脈和心臟,將心臟和大血管整體遊離上移到胸腔頂部,氣管也隨之上移到胸頂部。

簡單來說,“移心氣管重建手術”就是向氣管下方的心臟“請求支援”,使氣管還能再提上去7~10釐米,經過一番“上拉下提”之後,就可以騰挪出一定長度的氣管,讓這臺不可能的手術變為可能。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周清華應用他所創的“移心氣管重建手術”治療了數百名晚期氣管腫瘤患者。

手術順利完成,並不意味著就平安無事了。周清華介紹,術後恢復關,才是最難闖的。氣管是連線喉嚨與支氣管的管道,不僅是空氣的通道,而且具有防禦、清除異物、調節空氣溫度和溼度的作用。被切開的兩段氣管想要重新吻合在一起,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次咳嗽、一次感染都可能置患者於危險的境地。

為了保護吻合口的安全,患者必須長時間維持低頭的姿勢,以最大限度地減輕各種原因對氣管吻合口的牽拉壓力。為此,周清華團隊用了一個不得已而為之的辦法:在患者的面頰兩旁皮下各縫一針雙10號線在鎖骨上,中間下頜再縫一針在胸骨上,用三根“弦”來固定頭部姿態,儘可能減少使氣管發生意外的機率。

不僅如此,術後一週內,患者不能向右側側身,因為失去右側心包包裹的心臟會脫離原位,當心髒一旦“掉”出來,就可能立即停跳……

時刻保持這樣的姿勢十分難受,周清華每天都會在查房時鼓勵患者:“只要把這一關挺過去了,3個月後又是一條好漢,又可以繼續做自己喜歡做的事了……”

在華西天府醫院ICU、肺癌中心醫護人員的精心照料下,患者終於熬過了術後最危險的階段,於日前順利出院回家休養。

本文經「原本」原創認證,作者健康報社有限公司,訪問yuanben。io查詢【4HZ52P41】獲取授權資訊。(喻文蘇 湯豔麗 王歡)

小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