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文脈·風物】惠東範和:“富饒之地”諸姓聚居,古村鹽業歷經變遷

統籌策劃/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馬勇 陳驍鵬

文/劉康樂 黃格林 梁旭輝

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麗媛

【惠州文脈·風物】惠東範和:“富饒之地”諸姓聚居,古村鹽業歷經變遷

羊城晚報《惠州文脈》7月15日版面圖

【編者按】

據宋代《元豐九域志》記載:“惠州歸善淡水一鹽場。”古淡水場產鹽歷史悠久,曾是兩廣地區重要的鹽產區。時至今日,惠州惠東不少沿海村落仍保留著舊時鹽業發展的印記。隨著《淡水場:廣東大亞灣鹽業歷史調研》一書正式出版,人們得以透過書中收錄的田野調研報告,追溯塵封在沿海村落中的鹽業記憶。

在惠州惠東沿海眾多鹽業古村中,今位於稔山鎮的範和村是其中最具特色的古村落之一。據考,範和村形成於元末明初,迄今已有600多年曆史,是廣府、福佬、客家三大民系匯流之地,聚居姓氏多達50個。清朝至民國時期,範和村保持著相當繁榮的鹽業生產和貿易活動。隨著鹽業擴張,淡水場析出碧甲柵和大洲場(柵),其中碧甲柵的場署曾設在範和。本期惠州文脈跟隨鹽業調查團隊走進惠東縣稔山鎮範和村,追溯古村鹽業變遷軌跡。(陳麗媛)

【惠州文脈·風物】惠東範和:“富饒之地”諸姓聚居,古村鹽業歷經變遷

道光時期碧甲柵圖 道光《兩廣鹽法志》

古村溯源:範和古稱飯羅岡,意為“富饒之地”

追溯明清以來範和地區鹽業的興起、繁榮和衰敗歷程,對研究兩廣地區鹽業歷史有著重要意義。鹽的生產與周圍環境是息息相關的,因此在探討範和鹽業歷史時,有必要深入瞭解其背後的社會歷史人文變遷。

範和古稱飯羅岡,亦稱飯籮岡,因地貌似飯籮而得名,因當地方言“飯籮”與“範和”近似同音,後定名“範和”。據載,飯籮一稱有“富饒之地”的含義。據明嘉靖《惠州府志》記載:“縣屬之署有巡檢司四,曰內外管理,府東南一百三十里飯羅岡,洪武元年建設官巡檢各一人,吏各一人。”這是迄今所能查閱到的關於範和文字記載得較早的文字。並且據方誌記載,明洪武元年(1368年),福建、潮陽一帶一些民眾因躲債逃生漂泊來到範和,從而在稔山聚居生活。洪武年間朝廷已派遣官員對範和進行管理,而且能夠作為內外管巡檢司署的所在地,可知範和當時就已經存在。據史料記載及有關考證,範和的創立時間,最晚應不遲於元朝。

範和鄉間自古流傳,最早到範和的是郭、黃、高三姓人家,據這三姓人家的後人所言,約在南宋末年,因元兵入侵中原,其先人為躲避災難,先後來到嶺南地區,最後定居在煙墩山下的田新仔,這裡是一片開闊盆地,土地平曠。三姓人家在此開荒墾田,安家立業,主要是耕讀傳家的生產生活模式為主。

陳氏在郭、黃、高三姓人家遷入後,為飯羅岡的地形條件吸引而來。據《詒遠堂陳氏三房族譜》記載,陳氏初祖從仕公,元代末年擔任博羅縣官,時天下大變,風雲四起,陳氏初祖擔心災及同族,所以掛印辭官。在歸隱福建途中,為飯羅岡這一寶地所吸引,所以與次子在這裡落戶。同時也為飯羅岡帶來了鹽業的生產技術,其家族在洪武年間就已經開墾荒田千餘畝,鹽田二百餘漏。官宦出身的陳氏,至此從事鹽業生產,壟斷鹽田,以收鹽租作為重要收入來源,海水漲落後形成的鹽田都是屬於陳家的。

自從郭、黃、高在飯羅岡開墾荒田,成家立業。此後的幾百年間,滄海桑田,海水不斷後退,村莊也緊跟著退海之地,不斷向海濱延伸,日漸移至隴仔坎一帶,最終才建在山頂,名曰飯羅岡。宏基甫開,宏圖大展,爾後百姓諸家紛至沓來,飯羅岡海納百川,共有50多姓先人長居,繁衍生息,村中人口長期保持上萬,逐漸發展為農民、漁民、鹽民兼居的大型村落。

範和村最廣為後世津津樂道的特色,是村落宗族發展生息形成的古圍屋。如今範和儲存完整且能夠找到完整資料的圍屋主要有3座:羅岡圍、吉塘圍、長興圍。從建築格局來看,圍屋主要是同姓宗族的聚居地,圍中的通幽曲徑將圍中的房屋串聯起來,使每家每戶既能相互分隔,又能保持親密的聯絡。這種“村中有圍,圍中有村”的佈局巧妙地體現了我國的古代宗族關係,同時又是沿海的勞動人民應對海盜燒殺劫掠的智慧結晶。

【惠州文脈·風物】惠東範和:“富饒之地”諸姓聚居,古村鹽業歷經變遷

羅崗圍古韻猶存

鹽場變遷:清朝碧甲柵鹽產量頗具規模

據範和《陳氏三房族譜》可知,陳氏初祖從仕公早在明洪武年間已“墾有良田千餘畝,鹽田二百餘漏”。這可能是範和已知最早的鹽業生產。範和的鹽業生產從何時起受官方管轄?範和鹽田又隸屬哪個鹽場?這過程中又發生了什麼變化?

據載,明代,惠州府有淡水、鹹水、石橋三個鹽場。範和在行政區域上屬於惠州府歸善縣,歸善縣只有淡水場一個鹽場。明朝時期廣東地區的鹽場下設柵,此時淡水場下並無分設,範和這個生產鹽的村落依舊默默無名。到了清朝,範和開始在鹽業史上顯露蹤跡。

清康熙年間,淡水場由商辦改為官辦,“歸善鹽場,從前商辦,自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裁場商,發帑收鹽,改鹽課司,駐平海城,督收鹽斤,徵解引課”。雍正十年(1732年),“改鹽課司為淡水場鹽大使,自謝應翰始,而大洲柵,碧甲柵皆委員管理”。乾隆五年(1740年)“碧甲柵由淡水場分出場委員管理”。據載,碧甲柵距惠州府城東南約178裡 (89千米)的範和崗壩外,東臨大海,南由稔山經水門貨至蟹洲,海岸線長36千米。有鹽田273。01公頃。碧甲柵的鹽田地處內港,鹽田較為分散,呈帶狀分佈,其中包括了稔山、範和與麻西。碧甲柵的場署即設在範和。

隨著碧甲柵鹽產量的增加,清末期光緒年間,碧甲柵已升為碧甲場。其實,碧甲柵的鹽產量在清前期已頗具規模。據載,乾隆十九年(1754年)碧甲柵(稔山)產鹽70961包(每包166斤司碼);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產鹽68961包(每包166斤司碼)……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產鹽140000市擔(每市擔100市斤)。

可見,鹽業曾是範和歷史上的一大支柱產業。據介紹,民國時期範和還出了一位大鹽商,名為郭炎,村民稱之為“郭炎公”。據傳舊時郭炎公販鹽致富,出資為村中修橋修路。

民國初期,當地鹽業管理機構仍沿襲晚清時期體制,鹽課司大使改稱知事。民國十五年(1926年)設東江鹽務局,碧甲鹽場屬其管轄。在民國時期,碧甲場的鹽產區分三廠,曰範和廠、稔山廠、麻西廠。碧甲場合共1109漏,其中範和廠292漏,稔山廠403漏,麻西廠414漏。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惠陽鹽場公署報請兩廣鹽務局批准,先後將淡水改稱平海,碧甲改稱稔山,麻西改稱黃馬。所以碧甲場又可稱為稔山鹽場。

曬鹽往事:陳氏家族壟斷鹽田,鹽民位卑勞作艱辛

範和村的鹽業發展變化大致受以下幾個因素影響。首先是鹽田的圍墾面積不斷擴大。從範和市場分佈的變更和媽祖廟的分佈,大致推斷出範和地區的海岸線經歷了幾次海水退潮,人們用以曬鹽的灘塗也得以不斷拓展,為鹽業擴張奠定了基礎。其次是明清製鹽產鹽技術不斷改進,提高了產鹽的效率。此外,範和地理位置優越,具備優良的水運條件,便於鹽的運輸和商販的來往。

與此同時,人口的不斷增加也為範和鹽業發展帶來重要影響。由上文可知,隨著諸姓遷入,範和人口呈增長趨勢。明初和清中後期,歸善縣內外管巡檢司與平政司巡檢曾三度選址範和,政治地位的提高也給範和帶來了一定的人口增長。據考,當時範和地區的人口職業構成主要以田民為主,同時也有鹽民和漁民,漁民多為無地者,不得不居住在海上。史料顯示,當時範和的鹽業主要為陳氏所壟斷,其他大族如林氏皆以田產和漁業為主。據範和老鹽民回憶,因鹽民卑賤,且勞作非常辛苦,只有居住在範和邊緣地區的貧苦百姓或較晚遷入的人才以曬鹽為生。較晚遷入範和的人由於沒有範和的田契屋所,不得不靠曬鹽、捕魚為業。

“鹽田的勞作非常辛苦。”範和村中的老鹽民說,“以前在地方徵丁都不會抓鹽民。因為曬鹽很辛苦,從早曬到晚,叫作‘曬丁’。要是抓了有經驗的人,就沒人耙鹽了”。如此辛苦的產鹽方式和範和的地理環境有關。據介紹,碧甲場所在的範和地區距海較遠,形似帶狀,鹽田深處內港灣,山脈多,且靠近農田,受淡流影響較大。尤其是範和等地,由於背靠山,並有水庫,蓄水透過地下緩慢滲透,海水不斷被沖淡,因而鹽田海水鹽度較低。據老鹽民回憶:“以前曬鹽也叫作曬沙,需先放水,鋪好茅草,再把沙鋪上去,流出來的水才能用來曬鹽。鹽池的水大約有幾釐米深,透過太陽蒸發水,到達一定濃度才會產生結晶。”除此以外,舊時曬鹽還需要用到一種黑色石頭,這種石頭需要開船出海50多千米,才能在島上找到,再用人工拉到鹽田處。

據《兩廣鹽法志》記載,雍正至乾隆年間(1723年—1795年),歸善縣碧甲柵鹽民每歲負擔丁漏課情形則是:“歸善縣碧甲柵,實徵課銀一百四十兩五錢九分二釐。謹按壯丁一百零二丁,每丁編徵課銀四錢六分,其徵課銀四十六兩九錢二分……嘉慶十八年(1813年)奉准將鹽田三十一畝九分二釐改作稻田除編課銀一兩四錢五分八釐。”課稅之重可見一斑。此外,官府對鹽的管控也十分嚴格,清代時有巡丁編制。據《兩廣鹽法志》記載:“碧甲柵巡丁二十七名,由場員督率在要隘處所查緝。”

官府對鹽業產銷管制嚴厲,且鹽是重稅商品,鹽民地位卑賤,勞作非常辛苦,各種壓榨層出不窮,一度造成了“官逼民反”的局面。

鹽業落幕: 範和鹽業幾度興衰淡出歷史

元、明代,惠州所屬產鹽銷區史載不詳。乾隆年間改埠歸綱,粵鹽產區埠地達粵、贛、桂、湘、閩、黔六省。據《廣東通志》所載,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信豐、龍南、定南三縣原食潮鹽,此三縣接壤惠州,距潮路遠,轉運艱難,就近改食惠州府鹽場。這是惠屬場鹽銷往贛南歷史的開始。清代的《兩廣鹽法志》則詳細記載了碧甲柵產鹽銷區。歸善縣鹽的運輸為水、陸兼有,“碧甲柵在歸善縣屬之平山,至省水程七百二十五里,向產生鹽。坐配和平、龍川、信豐、定南、安遠、龍南、連平、永安、長寧、歸善、河源等埠。引餘撥艚運省由大鵬經佛堂門、虎門查驗,抵東匯關候配”。

上世紀50年代,惠東地區為了增加稅收,防止鹽民走私,曾進行過歸坨管理,分戶分漏保管,採取公坨私堆,範和自成一個坨。到了上世紀70年代,範和設鹽務所,牌匾至今仍留存於範和鹽務所原址,當地成立範和鹽業工區,管理範和鹽業生產,將零碎的小鹽田合併成大鹽田,鹽業生產紅火時,鹽町達40多公頃,每年產鹽250多萬千克。

上世紀80年代後期,廣東省部分行政區劃進行調整,撤銷了惠陽地區建制,鹽業管理機構和所轄銷區隨之相應調整,廣東省惠陽鹽務局改稱為東江鹽務局,銷區不斷減少,範和也逐漸減少了鹽田的生產,有的鹽民棄鹽經商或棄鹽從工,有的純鹽民兼職其他行業成為半鹽民,許多鹽田改為魚蝦塭,鹽田面積和鹽產量逐年減少。

據村民回憶,到上世紀80年代末,範和鹽業開始改產,昔日的鹽田被改造成養蝦、養螃蟹的養殖場。至上世紀90年代,鹽業生產進入低潮。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範和徹底結束了產鹽的歷史。如今範和幾乎已經沒有鹽田。數百年來,範和的鹽業生產變遷幾度興衰浮沉,為這座古村落留下了濃重的歷史人文印記。(指導老師/段雪玉 汪潔)

【文脈今夕】

古韻新風引遊客打卡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麗媛

範和村坐落於稔平半島西北端,建於元末明初,距今已有超過600年曆史。範和村至今保留著頗具規模的圍屋、廟宇、古戲臺、古祠等文物古蹟,長期以來吸引各地遊客前來打卡。記者瞭解到,近年來,惠東縣稔山鎮範和村大力挖掘古村落歷史文化資源,利用各類特色資源,推動鄉村休閒旅遊產業發展。

【惠州文脈·風物】惠東範和:“富饒之地”諸姓聚居,古村鹽業歷經變遷

範和村中的古戲臺

記者日前走訪範和村看到,村中已建有遊客服務中心、文化廣場、特色公園等各類公共設施。走進遊客服務中心展廳,可以清晰地瞭解範和村的歷史人文底蘊;在嶄新的豬山公園中,村民、遊客悠閒散步;漫步村道間,可以看到兩側民房被改造成特色民宿……隨著鄉村振興的實施,範和村古韻新風交相輝映。“這幾年村裡村容村貌變化很大,道路、公園、綠化不僅讓村民受益,還吸引不少遊客過來遊古村。”範和村村民陳叔對記者說,他的子女已在惠城區定居,本想把他接過去,但現在村裡的環境越來越好,他更願意留在鄉村生活。陳叔坦言,這幾年村裡開了不少民宿,經常看到遊客前來問路打卡古圍屋。“範和村的古建築繁多,大多以明清時期建築為主,包括羅岡圍、吉塘圍、長興圍等。”據村委有關負責人介紹,這些特色古圍屋如今已成為範和村最具有歷史文物價值的古建築遺產。

從遊客中心一旁的小山上望去,可將古圍村羅崗圍的壯觀全景盡收眼底。羅崗圍呈正方形佈局,長寬均為99米,設有東、西、南、北4座門樓,由108間房屋相接而成。羅崗圍坐北朝南,正門修建了一座甕城用於防禦海匪。走進圍屋之中,巷道衚衕縱橫交錯,將圍村中數十座屋,上百間房整齊相連。記者看到,至今仍有一些村民居住在古樸的圍屋中。“之前就聽說過範和古村的美名,這次去海邊途中路過稔山,就過來看看,這裡的風景人文很有特色,值得再來。”遊客李小姐讚賞地說。

【惠州文脈·風物】惠東範和:“富饒之地”諸姓聚居,古村鹽業歷經變遷

羅崗圍呈方形佈局 惠東縣委宣傳部供圖

記者從惠東縣稔山鎮獲悉,近年來,稔山鎮致力推進長排村、範和村、芙蓉村及大墩村等4個村連片發展,形成“四星聯珠”的發展格局。其中範和村以“漁歌唱晚,醇美古國”為主題,打造觀光旅遊、休閒娛樂服務片區。據介紹,範和村將重點推進範和古村落建設,著力抓好古圍屋、古祠堂等古蹟保護以及傳統文化的傳承發揚工作,保障傳統文化得到有效傳承。

責編 | 朱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