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遺囑徹底斷送了滿清王朝,卻讓慈禧撿了一個大便宜

清朝雖然出過幾任明君,但似乎從開國起就一直被人罵。到了晚清,更是被人不斷抨擊。於是,有人找原因了,究竟從何時起這個朝代開始走向了衰亡?

一份遺囑徹底斷送了滿清王朝,卻讓慈禧撿了一個大便宜

由於,慈禧太后在晚清時期的一系列“作為”,使得後人將原因安在了咸豐皇帝的身上。說他駕崩前定的遺囑,就讓清廷走向了萬劫不復之路。其實,這種分析沒錯,不該讓後宮勢力介入朝政。

歷史上有太多後宮干政導致朝綱大亂的例子,而咸豐皇帝還以為有八位大臣“把持”,力量上可以相互牽制。可是,他怎麼沒有想想明白,力量一旦失衡,清朝沒準就改姓了。可見,在咸豐皇帝的心裡,還是信不過他的那些大臣們,才會讓後宮的女人參與朝政。

那麼,他是擔心什麼呢?

應該是防著他的六弟恭親王奕訢。因為,一直有個說法,當年道光帝很是猶豫將皇位傳給誰,相較之下他的六弟奕訢更得道光的眼。不過,咸豐皇帝的表現中規中矩,倒也得到了大家的認可。故而,咸豐皇帝在臨終前做了安排,刻意排除了奕訢。再加上後宮的力量,想來也是怕奕訢暗中籠絡這些大臣。

一份遺囑徹底斷送了滿清王朝,卻讓慈禧撿了一個大便宜

因為,慈禧太后手中有最有利的武器就是咸豐皇帝的唯一繼承人同治帝。其實,也註定了慈禧在後宮的地位基本無人可以撼動,只是差了一個頭銜罷了。而咸豐皇帝也很清楚這一點,害怕她會以生母的身份拿捏新皇帝。所以,才會有“二印”的設計,東、西兩宮各拿一枚。此外,大臣們更是打壓她,希望從名分上削弱她的勢力。

一份遺囑徹底斷送了滿清王朝,卻讓慈禧撿了一個大便宜

同治初年,奕訢以議政王的名義主持朝政實握相權。隨後,慈禧太后掌握帝權把持朝政,出現了帝、相、後並存的政體。其實,這種以兩太后、同治帝、奕訢之間構建的三角政治格局,既有臨時穩定的因素,還有著極大的不穩定因素。

因為,慈禧和奕訢之間在達成某種默契的同時,也潛伏著另一種難以消除的權力矛盾。直至1865年,慈禧太后以奕訢不守禮儀之名,取消了其議政王的名號,收回了相權。到1881年,慈安太后暴崩,慈禧太后一宮“垂簾”,獨攬朝政。

這是不是就導致了後來晚清的極度黑暗?

但讓人有點想不明白的是,明知道慈禧太后有種種不是,就是沒有人敢反對她。而清皇室不是沒有人,大家難道真的就這麼甘願臣服於她?所以,只能說後來的清廷養著一幫軟骨頭,看歷史,換做其它朝代,皇叔早就自個當了皇帝,還會去聽一個女人的指揮?

這和當年滿清滅明朝時的英勇,差別實在是太大了。

一份遺囑徹底斷送了滿清王朝,卻讓慈禧撿了一個大便宜

那麼,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文化還是制度呢?

文化當然起了部分作用。因為皇權是不容他人輕視的,幾代清帝都在鞏固這個概念。至於制度上,似乎和前朝沒有太大區別。不過,更加專制,由此導致了一個現象:大臣們更加聽話,徹底成了“奴才”。難道大家真的沒有異心嗎?就算有,也不敢反抗。

在外界轟轟烈烈的大幹工業革命之時,清廷還想著如何維繫自己的皇權?如咸豐皇帝的做法,託付給大臣不放心,交給太后們也不放心,那就大家一起共治。結果,慈禧太后用“議政王”收買了奕訢,足見這位也不是做皇帝的料。

其實,咸豐皇帝的佈局不算太差,只是他挑的人實在有點欠智商。

一份遺囑徹底斷送了滿清王朝,卻讓慈禧撿了一個大便宜

看後來光緒和慈禧太后過世後的安排,和當年幾乎一樣,大臣和太后共持朝政,矛盾當然也在不斷升級。

不久前的歷史,難道他們都不記得了嗎?

當然不是。

因為,在皇權這種制度的框架下,外廷和內廷一直都沒有放棄對權力的博弈,雖然,清廷在皇權專制上做的相當成功,但都是在成年皇帝時期。後來的皇帝都是幼童,母族的力量自然就被無限放大了。

只是,清廷再也看不到以往王朝那般有血氣的大臣了,他們可以跑到後宮去搶奪皇帝。於是,大家都指責咸豐皇帝不夠心狠,以至於,讓一位心狠的太后當了家。其實,更應指責的是他的前任們,“無限”放大自己的權力,讓大臣們毫無話語權。

因為,自從有了南書房、軍機處後,大家都學乖了,只要好好“做事”,一切都平安無事,至於,國家走什麼路,那是皇帝考慮的事。

一份遺囑徹底斷送了滿清王朝,卻讓慈禧撿了一個大便宜

最終,還是慈禧太后撿了一個大便宜,得了一幫聽話的大臣,也背上了“誤國害國”的罵名。

參考資料:

【《苦命天子:咸豐皇帝奕詝》、《清史稿·卷十九·本紀十九》、《清史稿·后妃列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