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一爭天下,孫策是否比孫權更適合領導江東?

東漢末年分三國,三國並起英雄出。東吳更是一個人才輩出的地方,孫氏兄弟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可惜孫策命薄,臨終之時把大權交給孫權更是留下豪邁之語:“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陣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卿。”這就給我們留下了疑問,假若孫策不死,他是不是比孫權更適合領導江東呢?

亂世一爭天下,孫策是否比孫權更適合領導江東?

有人認為是肯定的,盧弼就曾說過:“孫策十七歲喪父,二十六卒,十餘年間建立大業,少年英萬,勇銳無前,真一時豪傑之士!”僅靠十年的時間,便打出東吳的一番天地,這份業績並不是任何人都能夠做到的。論軍事才華,孫策略勝一籌。孫策挑起父親的重任,當時年齡才十七歲,用玉璽換了袁術的三千兵馬。用傳國玉璽換三千兵馬的豪邁可不是任何人都有的,其後僅用了幾年時間,便開拓出會稽、吳郡、丹陽、豫章、廬江、廬陵六郡,招攬了大批人才,為日後東吳開國奠定了根基。

亂世一爭天下,孫策是否比孫權更適合領導江東?

孫策之勇猛更是被稱為“江東小霸王”。許貢更是高評:“孫策驍雄,與項籍相似。”而我們反觀孫權的軍事才能遠不及孫策,最值得一提的便是“威震逍遙津”之戰,張遼率領800將士衝擊東吳的十萬大軍,一直衝殺到孫權的主帥旗下。東吳猛將陳武被斬殺,孫權丟掉主帥麾旗,逃跑到山冢,東吳軍隊全都披靡潰敗、望風而退、聞風喪膽。此戰直接擊潰了孫權大軍的進攻,幾乎生擒孫權。二者相比就可以發現,孫策的軍事才能遠在孫權之上。

但是,帝王之能,不在軍事,而在用人。如果說,二人誰更適合做江東之主,我個人還是認為是孫權。孫策勇猛過人,適合為將而非王。孫權聰慧過人,審時度勢、因材施用,必是帝王之才。更為直接表現孫權用人才能的便是其任用的幾任大都督上。

亂世一爭天下,孫策是否比孫權更適合領導江東?

周瑜

第一任大都督便是周瑜。有人說這是孫策的功勞,但我不得不提一句,孫策已故,任免權還是在於孫權之手。周瑜在短短十二年的軍旅生涯中為吳國屢建奇功。其中當以赤壁鏖兵最為著名。這場戰役孫吳聯軍大敗曹操,為孫權奠定了三足鼎立局面的基石。他繼而奪取荊襄,實為東吳開國功臣之首。劉備評價道“公瑾文武籌略,萬人之英。”孫權評價道“孤非周公瑾,不帝也!

亂世一爭天下,孫策是否比孫權更適合領導江東?

魯肅

第二任大都督是魯肅。魯肅也是三國曆史上的一個重要人物。他一生的最大功績是倡導、促成並終身不易地竭力維護孫劉聯盟,使三足鼎立之勢能夠形成。赤壁之戰,孫劉兩家以弱勝強,打敗了曹操,這在很大程度上歸功於魯肅和諸葛亮的精心謀劃。赤壁戰後,曹操的實力仍然比劉備、孫權強大。作為一個高瞻遠矚的政治家,魯肅對此非常清楚。他認為,無論是東吳孫權還是佔據荊州的劉備,都不足以與曹操抗衡。擺在兩家面前的有三條路:一是聯合抗曹;二是各自為戰;三是不戰而降,歸附曹操。只有走聯合抗曹的道路,才是正確的選擇。所以,他終生不渝地堅持這一戰略方針,併為之竭盡全力。

亂世一爭天下,孫策是否比孫權更適合領導江東?

呂蒙

第三任大都督是呂蒙。如果說呂蒙做過的最為出色的戰績,那莫過於是為東吳奪回了荊州這塊土地,並且打敗了關羽。要知道,在當時很少有人敢於和關羽正面較量,甚至於有一些武將在聽聞了關羽的名聲之後,都不敢前去迎戰,然而呂蒙卻不但敢於和關羽戰鬥,甚至還打贏了,而且是大獲全勝,既得到了人又得到了土地,如果我是君王的話,肯定也會對其大為表揚的。而且呂蒙這個人從小就精通武藝,英勇善戰,在後來孫權的勸說和周瑜潛移默化的教導之下,呂蒙更是逐漸的對兵法謀略也有所瞭解,因此呂蒙也稱得上是一個文武雙全的名將。

亂世一爭天下,孫策是否比孫權更適合領導江東?

陸遜

第四任大都督是陸遜。蜀漢章武元年(221年)7月,劉備為復仇率大軍攻吳。吳將陸遜堅守不戰雙方成對峙之勢。222年6月劉備為舒緩軍士酷熱之苦,命蜀軍在山林中安營紮寨以避暑熱。陸遜看準時機,命士兵到達蜀軍營壘時邊放火邊猛攻。蜀軍營寨的木柵和周圍的林木為易燃之物,火勢迅速在各營漫延,蜀軍大亂被吳軍連破四十餘營。陸遜火燒連營的成功,決定了夷陵之戰蜀敗吳勝的結果。

亂世一爭天下,孫策是否比孫權更適合領導江東?

這幾人也被稱作“東吳四英將”,陸遜之後再無都督。但這四任都督給東吳的貢獻都是不容忽視的。由此可見,孫權的用人伐謀之術的高明所在。就連曹操也有:“生子當如孫仲謀”的感嘆。孫權之才,不謂不高。

二十四年興大業,龍盤虎踞在江東。江東英雄出少年,立業孫策,守業孫權,江東能有如此霸業,孫氏兄弟缺一不可。但論統領江東的權謀,孫權更勝其兄一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