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漢的誕生實屬無奈,始終只是命運的棋子,只是滅亡它有啥好處?

在盛極一時的唐王朝滅亡之後中國進入了混亂的五代十國時期,這個時期出現了十餘個的割據的小政權,今年這個王朝建立了,結果沒過個幾年之後你就找不到他的蹤影了。而在這些個割據政權中有一個國家的建立卻是那麼的意外而有命中註定,偏偏這個幾乎蝸居在現在山西省之內的政權還存活了33幾年,成為了十國之中最後滅亡的一個政權,不可謂不令人意外啊!

後漢所留,見國實屬無奈

後漢高祖劉知遠原本是沙陀族的人,就連“劉”這個姓都是冒領的。原本只是一個偏將,但是在戰亂之中救了後晉高祖石敬瑭的命,這下自然轉運了。隨著石敬瑭稱帝劉知遠的地位自然也是水漲船高,這下它就不再是和別人一樣是那亂世裡的炮灰。而且劉知遠本身就是個嗅覺靈敏的人啊,在石敬瑭死亡之後他就開始蓄積自己的實力了。終於他在晉帝石重貴被壓著北上,中原人民紛紛起兵反遼的時候一舉渡過黃河攻入洛陽正式稱帝。可惜啊他竟是個短命鬼,只是做了一年皇帝就直接駕崩了,即位之後的隱帝更不會做皇帝。沒事去猜忌大將郭威,還等不及要除掉他。這真是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了,郭威收到訊息後直接起兵滅了後漢建立了後周。而劉知遠的弟弟劉嵩也是佔據河東十二州稱帝,國號依舊為漢。但是作為十國當中唯一一個在北方的國家史稱北漢,可以說後漢不被滅劉嵩也不用強行稱帝啊,只是捨不得劉知遠打下這份基業而已,不能隨意葬送了啊。

雖然國家是勉強建立了,但是在這戰亂的年代想要活下來確並不如意,強大如後漢也僅僅只是活了四年而已,你一個小國北漢又憑什麼活了三十三年呢?

北漢的誕生實屬無奈,始終只是命運的棋子,只是滅亡它有啥好處?

國家的延續靠父皇上和地理位置

劉嵩建立北漢之後第一件事就是去遼朝投懷送抱啊,寫信給遼朝的時候都非常能夠擺正自己的位置“侄皇帝致書於叔天授皇帝”,遼朝自然也是很喜歡這種懂事的人了。立馬就是派了燕王過來冊封劉嵩為大漢神武皇帝,買一贈一還送個名字,改名叫劉旻。這下一家人幹起活來也是方便多了,沒事兩個人就去結個伴攻打後周。尤其是後周柴榮即位那段時間,就想乘著內部不穩趕快搞事情。只是可惜的是攻了五十多天還沒結果,反而被後周集結了支援之後一舉擊潰了。雖然沒能佔到後周的便宜,但是在外人看來這北漢和強大的遼朝看起來好像還是兄弟一樣,關係還挺不錯的。本來北漢又和遼朝接壤,自然一般國家動北漢之前也得稍微掂量掂量。

而且北漢的地理位置本來就很重要,他卡在中原和北方之間的河東,而且河東歷來就是中原抵禦北方的要塞。現在北漢卡在中間對於旁邊兩個大國來說反而屬於一個真空段,對於這兩個國家來說自然是有利有弊。想要去對方國家安插間諜什麼的自然是非常方便了,直接透過北漢冒充北漢的人就行了。在兩國裡面犯下過重罪的逃亡犯同樣也能夠快速逃到北漢這個真空地段中區,而且還能去是不是騷擾兩國的邊境。作為這樣的戰略重地,遼朝自然是非常願意這塊地在自己的掌控中的,口頭上也願意充當一下老大哥罩著點。

北漢佔據的地理位置可以說是非常貧瘠,人口少地方小。完全就是靠遼朝封個皇帝強要面子。宰相一個月俸祿不過100緡,節度使就更少了只有30緡,其他的小官更只是略有津貼了,都不好意思說了。所以啊,北漢的官員就沒幾個清官,不然自己能把自己餓死啊。再說北漢既然稱遼朝為叔叔、爸爸了,人家還經常出兵給你支援,這個好處肯定是少不了的了,雖然遼朝地大物博都不在乎這點東西。北漢本就貧瘠,說白了遼朝強行佔領了也沒多大好處,而且從攻佔後晉可以看出過於壓迫中原人民還容易引起反抗,甚至北宋太平興國二年北漢缺糧的時候還是遼朝無償捐獻糧食來幫助北漢渡過難關。

北漢的誕生實屬無奈,始終只是命運的棋子,只是滅亡它有啥好處?

開始就被趙匡胤盯著,最後滅亡於趙光義手中。

上面就說到了,那些亡命徒和逃犯都喜歡逃亡到北漢,然後來時不時的騷擾一下北宋的邊境。不怕猛虎,就怕想蚊子一樣不經意就過來咬你一下,你又不容易打死他,那這真的是令人心煩意亂。再加上北漢所處的地理位置對於中原來說還是重要的,所以趙匡胤從一開始就不準備放過北漢。所以在公元968年趙匡胤出手了,趁著北漢新皇帝剛剛上任國內還不穩出手了。一般都是這個套路嘛,只要新皇帝上任別國就沒幾個不抓住這個時機搞事情的。宋朝採取了內部瓦解和外部強攻結合的戰術,第一步就是派遣臥底過去詐降北漢,然後乘機殺掉了北漢皇帝劉繼恩。這一舉措成功的再一次削弱了北漢的實力,等到宋軍兵臨城下的時候進行了第二步攻心計,那就是利用形勢去壓迫北漢的高階官員們。北漢究竟什麼實力呢這些官員自己心裡也是心知肚明,再被宋朝一嚇唬呢自然也開始搖擺不定了。而且宋朝外圍使用的攻城戰術就是用水圍城,一步步的逼近,只是太原的城牆太高了,對於宋軍來說有不小的難度。

北漢的大哥遼朝此時也是很無奈啊,本來就是象徵性的讓南院大王帶了一些兵過來援助,偏偏宋軍為了防止遼朝的支援早就在重要關口埋伏好了遼朝的部隊連進都進不來。眼看著這次應該能夠解決北漢了,結果天公不作美。給北漢造成重大困擾的水同樣給宋朝照成了困難,水患導致宋軍還是腹瀉和瘟疫極大的削弱了北宋的戰鬥力,而且因為北漢的強勢抵抗反而導致宋朝喪失了很多精銳計程車兵。這個時候遼朝才排北院大王帶著精銳部隊來了,所以這次退敵歸根結底還是靠北漢的頑強抵抗和天意,不然遼朝最後也不用來費這個事了。雖然這次宋朝並沒能攻下北漢,但是依舊帶走了一萬多家民戶,命令這些民戶在太行山等遼朝救援北漢的關口建立要塞來斷絕以後遼朝對北漢的支援。本就人口不多的北漢經過這麼一遭國力自然不用說了,下降太多了。

但是弱小的北漢終究還是沒能逃過滅國一途,畢竟自己實力擺在那。宋朝第二位皇帝乃宋太宗趙光義,這位太宗皇帝討伐北漢的規模比起他哥哥趙匡胤是隻強不弱。為了確保自己軍隊的戰鬥力趙光義還開辦了講武臺,系統的為士兵講解各種實戰武器的用途,確保了軍隊的整體戰鬥力。在進攻北漢的部署上宋軍分為這幾個方面:

宋軍主力由潘美率領直取太原,雲州和太行方向堵住遼朝的支援。

自己御駕親征,由北向西,隨時準備阻斷遼軍隊的支援。

面對遼朝的恐嚇也是絲毫不懼,導致遼朝摸不清思路。

遼朝沒有摸清趙光義的思路但依舊組建了一支軍隊支援,只是因為輕兵冒進導致在白馬山被埋伏的宋軍好好的痛打了一番導致損兵折將,這樣一來遼朝自然只能打道回府了,哪裡還能管得了北漢呢?無法獲得遼朝的支援北漢的結局已經註定,對北漢的外圍羽翼逐步蠶食最終在太原城下總共主城。面對的這利益得失最終北漢君主開城投降,為了以防後患趙光義甚至直接將太原城給拆了。

北漢的誕生實屬無奈,始終只是命運的棋子,只是滅亡它有啥好處?

北漢的誕生實屬無奈,始終只是命運的棋子,只是滅亡它有啥好處?

宋滅北漢雖非最佳戰略卻是必經之路

北漢實際上並不能對宋朝造成什麼實際上的危害,甚至如果只是北漢自己來,你站著讓他打他都不敢。而且北宋滅亡了北漢就需要直面遼朝,少了北漢這個緩衝地帶,在應對上自然沒有那麼自如。但是宋朝的目標從始至終都是被割去的幽雲十六州,如果不拿下北漢在與遼軍戰鬥爭奪燕雲十六州的時候始終是個巨大的隱患,對宋軍來說就是如芒在背。而北宋立國之初所定下的目標就是要拿回原本的燕雲十六州,為了這個最重要的目標北漢還是留不得的。

北漢得存在本就無奈,夾在這樣兩個大國之間更是要提心吊膽,如果不選擇一方抱緊大腿說白了按照國內的資源都不用別國攻打,餓都能餓死了。在這種亂世終究只能成為強者的一步棋,終究有成為棄子的那一刻。

北漢的誕生實屬無奈,始終只是命運的棋子,只是滅亡它有啥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