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亂中,為何僅有4000人的回紇騎兵,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在唐朝平定安史之亂時,一支只有4000人的回紇騎兵,曾在戰爭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回紇騎兵的戰鬥力為何如此強悍?如果你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你揭秘:

安史之亂中,為何僅有4000人的回紇騎兵,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絡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唐朝天寶年間,大唐王朝的繁榮到達了頂點,可是在繁榮的背後,也隱藏著巨大的危機。一方面,唐朝下層階級的生活仍然貧困,土地兼併情況尤為嚴重,貧富差距十分巨大。另一方面,各地藩鎮勢力逐漸崛起,開始試圖擺脫唐中央政權的控制。隨著矛盾的不斷激化,終於在公元755年12月時,爆發了歷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亂”。

安史之亂中,為何僅有4000人的回紇騎兵,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安史之亂的始作俑者為唐代藩鎮安祿山與史思明,二人發動的叛亂戰爭,是以奪取唐王朝政權為目的的軍事行動,是唐朝由盛轉衰的重要轉折點。此次內戰極大的消耗了唐朝的國力,致使國內人口大量喪失,國力也一年不如一年,因其指揮官為安祿山與史思明,故此叛亂被稱作是“安史之亂”。不過值得慶幸的是,唐王朝最終還是派兵鎮壓了叛亂,而在平叛的隊伍中,還有一支特殊的騎兵隊伍,它被冠以“平定安史之亂首功”——回紇騎兵。

安史之亂中,為何僅有4000人的回紇騎兵,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在平定安史之亂的過程中,唐王朝曾調集各路軍隊對叛軍進行剿殺,但效果都不盡如人意,直至一個國家騎兵的加入,才徹底扭轉了戰局。當時的唐朝屬於岌岌可危的狀態,正所謂“患難見真情”,原本是唐朝屬國的契丹與渤海國都作壁上觀,而南方各國也都趁火打劫,不斷蠶食大唐領土,唯獨回紇地區的骨力裴羅可汗派來的4000回紇騎兵,以及曼蘇爾哈里發派來的4000僱傭軍前來增援。為了能夠最大發揮外援軍隊的作用,唐軍全部被按照地域區分,調配給安西、北庭、朔方和關內行營三個集團,致使唐軍的實力大增,開始形成對叛軍的反攻態勢。

安史之亂中,為何僅有4000人的回紇騎兵,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回紇騎兵的戰鬥力究竟如何?史書中稱他們擊潰敵軍時如“虎入羊群”,足以說明其衝擊力的恐怖。回紇騎兵生於苦寒之地,是真正意義上的“馬上民族”,故此騎射技術十分精湛。據史料記載稱,回紇騎兵在出戰之時,往往會攜帶兩匹馬,一匹馬為主馬,另外一匹馬為副馬,兩馬可以換乘,更有甚者,還有“率一兵得四馬”的情況。如此一來,騎兵就能進行長途跋涉,而馬匹卻能輪流休息,其機動性會大大增加,真可謂是“風馳電掣,往來如飛”。

除此之外,回紇騎兵的戰馬與士兵都全身披甲,其武器仍以弓箭為主。書中稱他們是“控弦鳴鏑,弓馬是憑”。其騎兵隊伍中既有輕騎兵也有重騎兵,二者之間相互配合,能夠將騎兵強大的衝擊優勢發揮出來。

安史之亂中,為何僅有4000人的回紇騎兵,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回紇騎兵真是戰鬥力的恐怖之處,完全被書寫於戰績中。寶應元年,也就是公元762年時,回紇騎兵在洛陽戰勝叛軍首領史朝義後,對其窮追不捨,居然長途跋涉兩千多里直追到河北地帶,並“梟朝義首而還”。如此長距離奔襲能力,即使在現代也是一次不小的長途作戰,故此,其高機動性也大大彌補了唐軍在戰略中的劣勢。除此之外,回紇騎兵的戰術策略也令叛軍防不勝防,他們充分利用高機動性的優勢,擅長對叛軍進行側方打擊及繞後襲擾,往往唐軍列陣於正面,“廣張旗幟以當之”,而回紇騎兵則“傍南山出於陣北,兩軍舉旗內應,表裡擊之,一鼓而拔,賊死者數萬”。

安史之亂中,為何僅有4000人的回紇騎兵,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此時可能會有讀者感到好奇,為何回紇騎兵會如此賣力的幫助大廈將傾的大唐王朝?原來,回紇國也是出於經濟利益的考慮。唐王朝與回紇地區的貿易十分頻繁,在與唐帝國的貿易中,回紇國可謂是賺的盆滿缽滿,他們當然不希望自己的“金主”被滅,更不想宿敵吐蕃趁機崛起,威脅到自己的國家安全。

安史之亂中,為何僅有4000人的回紇騎兵,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由此可見,在國與國的交往之中,沒有永恆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正因如此,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國家之間都應該摒棄“零和博弈”思想,保持平等互利,普惠包容的原則,形成真正的“命運共同體”。

參考資料:《安史之亂》 李偉彤著 陝西出版社出版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常山趙子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