矯枉過正的司馬光實為北宋滅亡的始作俑者

用了十九年時間編撰了《資治通鑑》這部鉅著的司馬光是位大學問家,但他不是政治大家。始於宋神宗時代的王安石變法固然有他的歷史侷限性,但後世學者均認為王安石的變法在一定程度上達到了富國強兵的目的。王韶率兵贏得了熙河大捷,其戰果為宋太宗以來少見的對外戰爭的勝利,共收復五州,擴地二千里就是明證。

矯枉過正的司馬光實為北宋滅亡的始作俑者

王安石提出的“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是恤”的變法理論代表了當時的先進思想。但這一思想遭到了因循守舊又一根筋的司馬光的堅決反對。司馬光窮其一生都在反對王安石的所變之法,對於他的這樣執拗的做法,作為同時代的文學大家、政治家蘇軾一直持反對意見,認為王安石之法不是一無是處,但執拗的司馬光認為蘇軾乃王安石新黨,蘇軾第二次被流放司馬光難辭其咎。

矯枉過正的司馬光實為北宋滅亡的始作俑者

宋神宗熙寧二年(公元1069年),繼位的皇帝趙頊鑑於帝國嚴峻的各種形勢,已經到了必須改革的時候,就這樣他決定任命自仁宗時一直主張變法的江寧知府王安石為參知政事,並於第二年任命王安石為宰相。

王安石變法的主要目的就是富國強兵,抑制豪強。其變法內容涉及各個方面,諸如均輸法、青苗法、免役法,還有置將法、保甲法,無不是對大宋帝國積年陳弊逐一改革。

王安石改革出於公心,但由於他偏執的性格,他所用之人不乏宵小之輩,因此他的各項變革很多都成了害民之法。鄭俠為神宗皇帝所畫《流民圖》就是當時變法之後百姓悲慘遭遇的真實反映。這幅畫令神宗皇帝都為之側然,也因此停止了王安石有些過激的改革。

矯枉過正的司馬光實為北宋滅亡的始作俑者

司馬光自王安石變法始就對他的任何改革持反對意見。在以他為代表的守舊派各種反對下,王安石的各項改革只實行了五年就部分中止。隨著神宗皇帝的去世,哲宗皇帝年幼,暫由宣仁高太后攝政。高太后一直欣賞司馬光,因此任命他為宰相。

司馬光任相以後,一切都反王安石之道而行之,勿論王安石改革的對與錯,王安石所行之法盡行廢除。

司馬光自認為自己識人知人,徽宗時任宰相的蔡京就因為他的賞識而超級擢用,為此埋下了北宋亡國的禍根。

自古以來,中國的政壇歷來非此即彼,縱觀兩千餘年的封建史,惟有秦惠文王殺商鞅未變其法外,鮮有不改變前朝政策者,而且這些改變大多都有矯枉過正之嫌。

矯枉過正的司馬光實為北宋滅亡的始作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