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聞多能、不至大道”、細述歷代王朝中的“憲宗” —前言

中華歷代王朝,自上古時期的商代開始,就有給駕崩(薨逝)的先代皇帝(帝王)加尊特別稱謂,以為後世子孫尊崇、膜拜的做法,並將先皇(先王)的尊號刻在石碑或者木製牌位上(直接刻先君的名諱是不行的、顯得不夠尊敬,只能以尊號代替),供奉在特殊的宮殿內予以儲存、祭祀、瞻仰。而這個供奉先君的宮殿,其實在夏朝就有了雛形,叫做“世室”。不過有夏一代,歷任夏後(夏朝君主稱後不稱王)都沒給前任“後”加奉尊號,直接以名字代替,比如“太康、少康、洩、孔甲”等。夏“世室”中的供奉牌位,也是直書歷代夏後們的名諱。

成湯革夏命,建立“大邑商”之後,也繼承了夏朝的“世室”制度,不過改稱為“重屋”,並將自己的七世祖、商部落第六代首領“亥”追尊為“高祖”,尊稱為“高祖亥”,然後把“王亥”的牌位供奉進“重屋”,讓後世歷代商王加以祭祀、朝拜。從商代起,供奉在“重屋”中的歷代先王牌位,都以尊號代替,不再如夏朝一樣直接稱呼名諱。

根據“祖有功、宗有德”的標準,商代“重屋”中所供奉的先君牌位,是“高祖亥、太祖湯(大乙)、太宗太甲、中宗太戊、高宗武丁、世祖盤庚、世宗祖甲”,合計七人。這七個在“重屋”內被永久供奉的先王尊號,就是“廟號”。

“博聞多能、不至大道”、細述歷代王朝中的“憲宗” —前言

起初的廟號,只用“高、太、中、世”這四個字來區分,分別對應“祖、宗”——以“太”字尊奉給開創基業的先王;以“高”字尊奉給勞苦功高的先王;以“世”字尊奉給建有殊功的先王(還暗含傳承世序轉移意思);以“中”字尊奉給中興王朝的先王。

周武王十一年(約前1046年),武王伐紂,親率周軍在牧野之戰中擊敗商軍,末代商王帝辛(紂)敗退回商都朝歌后自殺,商朝被新興的周朝所取代。周武王建立新的王朝後,大封隨自己滅商的親族、功臣們為諸侯,“建藩七十七、同姓五十三”。同時,周武王也將商代的“重屋”制度繼承下來,改稱“明堂”,將周室的先王們供奉進“明堂”,加以祭祀。

但周武王為了突出周滅商的合法性和“政權天授性”,改變了商代祭祀先王時的,給有大功的先王加尊“廟號”的做法,廢除了“廟號”,改為以“諡號”來代替,並規定後世每一代周天子都可以享有“諡號”,作為其一生功過的評定。

因此,周朝八百年的歷史中,“廟號”暫時消失,而代以“諡號”制度,歷代周天子都有自己的“諡號”,沒有“廟號”。當時的各諸侯國也按照“周禮”中“諡號法”的要求,給各自的國君在身後尊上“諡號”,以概括評論先君們的一生。

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始皇帝滅六國、一統天下,建立了中央集權大帝國——秦朝。志得意滿之下,始皇帝認為自己“功蓋三皇、德兼五帝”,所以自號為“皇帝”,皇權的威嚴前所未有。

而從商周時代傳承下來的“諡號”以及“廟號”制度,始皇帝認為它們是“以子議父、以臣議君”,對皇帝的生前權威和身後令名都是極大的侵犯和傷害,於是下詔廢除了“諡號”、“廟號”,以後永世也不得恢復。始皇帝另外規定,自己之後的歷任大秦皇帝,無論生前身後,只以“二世、三世為序、直至萬世”,而不需要其他繁瑣的尊號來加以區分。

不過,對於建立特別宮室以祭祀先王的做法,始皇帝倒是沒有反對,還將其發揚光大。在統一六國後,始皇帝為秦國的先王們擴建了身後祭祀場所,並將其名稱由周代的“明堂”改為更高大上的“太廟”,將來自己以及後世的繼任大秦皇帝們,也將以“始皇帝、二世皇帝、三世皇帝”,乃至“萬世皇帝”的名義,進入“太廟”中,接受供奉祭祀。

“博聞多能、不至大道”、細述歷代王朝中的“憲宗” —前言

始皇帝“秦至萬世”的美好願望,在他死後三年,就戛然而止了;滿打滿算,秦朝只經歷了三代統治者,秦朝的大一統歷史,也只有十五年。

從秦末天下大亂中最後勝出的幸運者,是來自於沛郡豐邑的前任秦朝亭長、義軍沛公、漢王劉邦。在擊敗了包括霸王項羽在內的其他競爭對手、建立大漢王朝後,劉邦為了不重蹈秦朝的覆轍、緩和社會矛盾、讓百姓得以安生休養,因此採用了儒家治國理論以及黃老學說,寬政薄役、郡國並立,以恢復受到重創的民間元氣。

而儒家學者們最注重於“周禮”制度的規範與實施,在劉邦的支援下,儒家博士們不遺餘力的宣貫漢室“上應天命、下撫萬民”的合法性、正統性統治地位,並以此為契機,大力恢復被始皇帝中斷了的周代古禮儀制,以便於漢室更加順利的統治天下,作為“周禮”核心內容的“諡號”制度就此被重新抬上朝堂。

消失了八百年之久的“廟號”制度,也在劉邦想要彰顯自己的漢室政權“胤承三代、奄有天命”法統的想法下,被儒家學者們以“重建古禮”的名義加以復興。劉邦還按照秦朝的舊制,為漢室政權也建造了屬於自己的“太廟”,用以祭祀、供奉漢家將來才會有的先帝們(劉邦建立漢朝後,並沒有給自己臉上貼金,去找一個顯赫的祖宗,所以除了太上皇劉太公外,此時的漢朝還沒有任何可以供奉進太廟的先帝,就連太上皇他老人家,此時都還在世。所以劉邦建太廟的舉動,其實就是給自己死後準備的)。

漢十二年(前195年),開創了大漢王朝、並恢復了“諡號”、“廟號”制度的大漢皇帝劉邦駕崩,群臣依照他所重建的制度,為其上諡號“高皇帝”、上廟號“太祖”;劉邦也是中華歷史上,第一個得到“諡號、廟號”的皇帝,即“漢太祖高皇帝”(後世所謂“漢高祖”的稱呼,只是司馬遷寫史記時的一家之言,劉邦在正史上的廟號,從來都是“漢太祖”)。

“博聞多能、不至大道”、細述歷代王朝中的“憲宗” —前言

自漢太祖劉邦之後,廟號制度在歷代王朝中,一直延用了兩千多年,直到最後的封建王朝——清朝滅亡後,廟號才同時被廢止。最後一個得到廟號的皇帝,是光緒帝載湉,他的廟號是:清德宗。

無論是在初建制度的商代,還是重建制度的漢代,廟號的最初規制都很嚴整,有資格被尊廟號的先王(先帝)們數量也很少,真正做到了“肅穆有序”。商代共有三十位商王,一共才六個人被追尊上廟號(高祖王亥屬於追尊)。兩漢共有史書承認的正統皇帝二十四人,也才區區七人能夠保持身後始終擁有廟號(另有七人在駕崩後一度擁有廟號,不過都因為各種原因最終被取消了)。

不過,當黃初元年(220年),魏文帝曹丕代漢自立、建立曹魏王朝之後,原本嚴整的廟號儀制開始受到破壞,漢高帝劉邦當年重建廟號制度時所規定的“後世子孫非建大功、德化天下,不得立廟號”條件不再被曹魏所遵循。曹魏一共五個皇帝,除了後面三個傀儡皇帝外,曹丕得到了“世祖”的廟號,曹叡更搞,生前就給自己定下了“烈祖”的廟號;另外,實際開創了曹魏基業的曹操,去世後被稱帝的兒子曹丕追尊了“太祖”廟號。

從這個時候起,廟號制度開始進入氾濫時期,曹魏之後的歷代王朝,都學著前人的樣子,爭先恐後地給先帝們追尊廟號,歷代皇帝們,除了政變被廢、或者倒黴亡國者之外(甚至亡國者也有廟號,比如崇禎帝朱由檢,廟號思宗),其他人個個有份,都能得到屬於自己的那個太廟中的牌位名稱-廟號。

而廟號的稱謂,也從起初的“太、高、世、中”四個字,轉變為上百種文字組合,花樣之多、品類之繁,讓人眼花繚亂、歎為觀止。後世人們在研讀史書時,如果沒有特別過硬的專業知識的話,想要搞清楚歷朝歷代廟號背後所代表、對應的某一代皇帝,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中華歷代王朝那上百種的廟號稱謂中,“憲宗”是一個比較少見的廟號,自漢朝至清朝,十九代正統王朝中,一共也才三個皇帝得到了“憲宗”的廟號。此外,中華地方政權中,也有一人得到了“憲宗”的廟號。而屬於大中華漢文化圈內的外藩屬國,仿照中原漢家儀制,有四位國王在身後得到了“憲宗”的廟號(另有兩位屬國國王的“憲宗”廟號屬於後世追尊、不計在內)。

“博聞多能、不至大道”、細述歷代王朝中的“憲宗” —前言

“憲宗”廟號所代表的意思,是“博聞多能”,就是誇獎得到“憲宗”廟號的皇帝見多識廣、知識豐富,屬於能力比較強、素質比較高的執政者。但出自於“諡號法”、並引申到廟號制度中的“憲宗”稱謂,其背後還有“雖多能,不至於大道”的另一層解釋,這表明“憲宗”廟號的擁有者,雖然才能比較出眾、不算暴虐昏庸之主,但總沒能把自己的見識、品行保持在最高水準,個人修養還是有所欠缺,作為最高統治者的治世原則和倫理綱常達不到“聖主”的標準。

不過,在所有的廟號中,“憲宗”總體來說還算是中上等的褒獎稱謂,得到這個廟號的皇帝(君主),基本上都可以歸納到“有才華、能力較強、見識不俗”的傑出帝王行列。

下一篇文章,將為大家詳細介紹中華歷史上的“憲宗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