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蠱之禍 一代雄主漢武帝一生最大的過錯

漢武帝劉徹是西漢第七位皇帝,一生功績巨大,

也是傑出的政治家、文學家。

巫蠱之禍 一代雄主漢武帝一生最大的過錯

《大漢天子》漢武帝影視形象,扮演者小明

在政治上,削藩平亂,頒佈推恩令,

加強監察制度,政治大一統。

在思想上,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實現了思想上的大一統。

在軍事上,重用衛青、霍去病北擊匈奴,

解除北部邊患。

在疆域上,使西域歸屬西漢版圖。

加強南方的經營,加強與西南少數民族聯絡。

在文化上,派遣張騫兩次出使西域,

加強了漢朝和西方的經濟文化交流。

在民生上,大力推行代田法和新農具,

大大促進了農業的發展。

在中華上下五千年的帝王圈子中,

他的遠見與魄力足以傲視群雄。

有一說一,武帝的功績不容抹殺,

但他辦的那些糊塗事也是一言難盡。

巫蠱之禍 一代雄主漢武帝一生最大的過錯

外交家、民族英雄蘇武,

歷盡艱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節不屈,

可歌可泣吧?

巫蠱之禍 一代雄主漢武帝一生最大的過錯

圖|民族英雄 蘇武

除了蘇武得以善終外,

他的哥哥弟弟、還有兒子都被武帝誅殺了。

蘇嘉,蘇武的哥哥。

管拜奉車都尉,跟隨皇上到雍棫陽宮。

扶著武帝的車駕下殿階,碰到柱子,折斷了車轅。

被定為大不敬的罪,被逼著用劍自殺了。

蘇賢,蘇武的弟弟。

隨從聖駕祠河東后土,宦騎與黃門駙馬爭船,

把駙馬推到河裡淹死了。

宦騎逃亡,武帝下詔讓蘇賢追捕,

因為沒抓到,也被逼著服毒自殺了。

蘇元,蘇武的兒子。

因被捲入御史大夫桑弘羊、燕王劉旦、

鄂邑公主等人的謀反,而被處死。

巫蠱之禍 一代雄主漢武帝一生最大的過錯

李陵,西漢名將,

飛將軍李廣的孫子也是悲催到不行。

武帝想讓李陵為出酒泉擊匈奴右賢王的貳師將軍李廣利護送輜重。

巫蠱之禍 一代雄主漢武帝一生最大的過錯

《大漢天子》李陵影視形象,扮演者劉冠翔

李陵畢竟年輕氣盛,

謝絕了武帝安排的運輸大隊長一職

並請五千步兵直搗單于王庭以寡擊眾,

武帝讚賞李陵的勇氣並答應了他。

然而,李陵行至浚稽山時卻遭遇匈奴單于之兵。

路博德援兵沒到,匈奴之兵卻越聚越多,

糧盡矢絕之後加上叛徒出賣,兵敗如山倒。

李陵長嘆:“我實在無臉面去見陛下呀!”

最終下馬降敵。

訊息傳回朝廷,

正義凜然的文武百官們紛紛責怪李陵沒有骨氣。

這個時候,司馬遷站了出來,

忍不住為李陵說幾句好話。

然而武帝正在氣頭上,

一言不合就把司馬遷閹了。。。

很久以後,武帝慢慢想到李陵當時是孤立無援最終才導致全軍覆沒,

於是派因杅將軍公孫敖帶兵深入匈奴境內接李陵。

也不知道公孫敖出於個什麼心態,

見沒見到李陵還另說,

回來對武帝說:聽俘虜講,李陵在幫單于練兵以對付漢軍,所以我們接不到他。

武帝聽完勃然大怒,便將李陵全家誅殺。

隴西一帶士人都以李陵不能死節而累及家族為恥。

巫蠱之禍 一代雄主漢武帝一生最大的過錯

這些事例並不能鐵板釘釘說明漢武帝多麼殘暴不仁,畢竟都有客觀原因在。

但巫蠱之禍這個鍋武帝說什麼都得背。

巫蠱之禍 一代雄主漢武帝一生最大的過錯

後人常感慨秦朝公子扶蘇死得冤,

巫蠱之禍的劉據又何嘗不是呢?

有論點說漢武帝制造巫蠱之禍實則隱藏著他高超的政治手腕,

逼死劉據是為了瓦解以衛青為中心的外戚集團。

有一定的道理,但經不起推敲。

巫蠱之禍 一代雄主漢武帝一生最大的過錯

《大漢天子》衛子夫影視形象,扮演者王靈

衛青的姐姐衛子夫是漢武帝劉徹的皇后,

那他也就是武帝的小舅子。

一生為了大漢王朝立下赫赫戰功,號稱戰神。

初次掛帥征伐匈奴就首戰告捷。

龍城之戰一戰封神,

是自漢初以來對戰匈奴的首次勝利。

之後幾乎是屢戰屢勝,

匈奴被衛青收拾得不要不要的。

隨著衛青在軍中的威望與日俱增,

武帝坐臥不安。

衛青本就驍勇,還握有重權,

加上姐姐是當朝皇后,外甥是當朝太子。

這股勢力忠心耿耿的時候能保家衛國,

一旦生異心弄死自己豈不是易如反掌?

巫蠱之禍 一代雄主漢武帝一生最大的過錯

這個時候漢武帝培植了一個新的山頭用以制衡衛青,這便是另外一位戰神霍去病。

霍去病也是衛青的外甥,驍勇程度不在衛青之下。

霍去病憑著一身本事為大漢立下赫赫戰功,

明顯還是一股少年英氣,

在為人處世上不夠衛青老練圓滑。

而雄才大略的漢武帝政治手腕登峰造極,

為拉攏霍去病,漢武帝還為他修建了一座豪華的府邸,

霍去病卻斷然拒絕,說:匈奴未滅何以家為?

一切本來向預期中發展著,

誰料霍去病在24歲時驟然辭世。

史料並未記載霍去病的死因,

只說是染病身亡。

霍去病一死,武帝也著急了,

加上他對太子劉據不再喜歡。

因為劉據的性格實在是優柔寡斷,

跟自己的殺伐決斷形成強烈對比。

尤其是他對皇后衛子夫、舅舅衛青特別依賴。

這絕不是一個好現象。

其實早年武帝對劉據抱有極大的期望。

他對劉據極為寵愛,為他聘請了最優秀的老師教導他。

而且特別建了宮殿供太子招攬人才。

當了三十多年太子的劉據,

身邊自然形成了一股不可小覷的政治勢力。

但是,這股政治勢力不僅依附於太子,

更仰仗於衛青。

武帝一方面忌憚衛青集團

一方面對太子已經開始失望

還有一方面就是自己垂垂老矣,

恐懼死亡使他瘋狂追求長生大道。

現在我們來看當時的方士是帶有貶義色彩的,

可人家漢武帝好這口啊

方士一般就是畫個符、佔個卜、煉個丹什麼的。

只要會吹牛扯淡就能說自己是神仙本仙,

分分鐘撈個官當。

巫蠱之禍 一代雄主漢武帝一生最大的過錯

由於武帝對鬼神尤其敬畏,

摻雜著政治因素的巫蠱之禍不可避免的爆發了。

丞相公孫賀之子,

公孫敬聲為人放縱擅自動用軍費1900萬錢,

事發後被捕下獄。

當時有個叫朱安世的人犯了法,

武帝全國通緝也抓不到他,很沒面子很是惱火。

公孫賀為了將功折罪跟武帝建議說,

不如讓他來追捕,保證抓到朱安世。

事成之後只有一個小願望,

就是赦免公孫敬聲的罪。

武帝想了想就答應了。

牛逼轟轟的朱安世最終還是被公孫賀抓住了,

投入大獄。

朱安世被抓了之後極其不爽,

恨不能扒了公孫賀的皮。

他在獄中上書誣告,

聲稱公孫敬聲與武帝女兒陽石公主通姦,

並且在皇帝專用馳道上埋藏木人以詛咒皇帝等事件。

巫蠱之禍 一代雄主漢武帝一生最大的過錯

漢武帝晚年體弱多病,而且多疑。

因為他信奉巫術,所以疑心是有人用巫術害他。

便成立專案調查組,以江充為領頭人,

負責徹查此事。

江充辦案有個特點,

就是完美的完成老闆交代的任務。

要麼栽贓嫁禍、要麼刑訊逼供,

總有一款能讓人認罪。

可憐公孫賀父子就因為朱安世的誣告而被抓起來滅了門。

就連諸邑公主與陽石公主、衛青之子長平侯衛伉都受到牽連全部被殺了。

皇家貴胄們都尚且落得這樣的下場,那自己呢?

一時之間大臣們人心惶惶,

驚恐之下胡亂指認他人犯罪,好幾萬人因此而死。

到這裡還不算完,武帝那倒黴催的太子浮出水面。

江充早年間跟太子結下了一個樑子,

一直擔心劉據上位後如何清算自己。

他眼見漢武帝年事已高,說不定隨時會駕鶴西歸。

而一旦太子登基,自己恐怕就離死不遠了。

怎麼辦?

所謂死道友不死貧道,既然你要我死,不如你死先。

眼下真是天賜良機,

於是他想出來一條陷害太子的毒計。

他先派人偷偷將偶人埋在太子的東宮中,

之後再帶人前來光明正大地搜查。

一查,果然人贓俱獲鐵證如山。

巫蠱之禍 一代雄主漢武帝一生最大的過錯

劉據嚇得魂飛魄散,他太清楚他爸爸的尿性了。

這特麼是滿門抄斬的死罪啊!

此時的劉據應該嚇得失去理智了,

聽信下人的建議做了個神奇的決定。

他不但不想著怎麼搜尋證據證明自己的清白,

反而帶兵直接就把江充給做了。

幹掉了江充爽是爽了,同時也坐實了反叛。

訊息傳到武帝耳中,武帝誤以為太子要謀反,

於是派丞相劉屈氂前去鎮壓。

太子因為起兵倉促,得不到群臣的支援。

再加上自己手裡那點開玩笑一樣的保安,

在武帝安排過來的正規軍面前跟砍瓜切菜一樣。

此案導致太子的生母,皇后衛子夫自殺。

包括劉據三個兒子一個女兒在內的太子一門老幼全部被處死。

巫蠱之禍 一代雄主漢武帝一生最大的過錯

只有出生幾個月、還在襁褓的小孫子劉病已逃過一劫,但也被投進了天牢。

很久以後武帝幡然醒悟過來,對自己的所作所為非常痛恨。

同時他也很懷念劉據,畢竟那是自己傾注了很多心血最愛的兒子。

他把江充的部下,還有個叫蘇文的老太監,

甚至還有他派去鎮壓太子的丞相劉屈氂全部滅族。

不得不說漢武帝真的很牛逼啊,

動不動就殺人全家,自己兒子都不放過。

後來他實在太想念劉據了,就建了一個思子臺。

常在思子臺上老淚縱橫,品嚐自己一手釀成的苦果。

巫蠱之禍 一代雄主漢武帝一生最大的過錯

這就是巫蠱之禍的經過,後世什麼評價都有。

有說漢武帝老糊塗了的;有各種陰謀論解說的。

我倒是傾向於武帝晚年老糊塗了這個理論。

陰謀論理說江充其實是個大忠臣,

扳倒太子完全是忠於自己的領導。

呸,江充這個老油條難道不知道後果麼?

搭上好幾萬無辜的人的性命就為了忠君報國?

還有人說巫蠱之禍其實就是漢武帝處心積慮導演出來的~

。。。

巫蠱之禍 一代雄主漢武帝一生最大的過錯

大兄弟,醒醒啊!

漢武帝那時候都多少歲了?

衛青那時候多少歲了?

就算忌憚衛青集團,那時候劉據君臨天下後,

江山還不是老劉家的?

就因為這個原因誅殺劉據一家,

這特麼是懲罰誰呢?

自己讓自己斷子絕孫麼?

當然,後人對歷史只能是探索和感慨,

畢竟歷史曾經也是生活。

我們不是導演,不能大喊一聲:KA

只能感慨一句:無情最是帝王家。

巫蠱之禍 一代雄主漢武帝一生最大的過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