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宗年間很“卷”的科舉榜:誕生五位宰相,歷史影響悠久(二)

拜完年,咱們就說接上回,繼續說說這宋太宗太平興國五年的科舉“龍虎榜”,小小回顧一下第一期內容。

宋太宗年間很“卷”的科舉榜:誕生五位宰相,歷史影響悠久(二)

上一篇文章我們主要介紹了太平興國五年的狀元蘇易簡,他也是火遍大江南北的電視劇《清平樂》中那個天真爛漫的蘇子美的爺爺,可惜的是兩人都因為喝酒“送”了性命;之後我們講到了同樣以甲科成績入仕的李沆,這是梨白在太宗、真宗時期非常喜歡的一位宰相,還有點“預言帝”的色彩,他預告了宋真宗之後的“神道”人生,也預告了丁謂上位後,寇準必後悔的結局;最後我們說了擁有千面人生的名相寇準,寇準的出仕起點也很高,十九歲中進士,還娶了趙匡胤的小姨子,自出道以來就得到了宋太宗的喜愛,就連貶官去了青州,宋太宗都對其念念不忘!

宋太宗年間很“卷”的科舉榜:誕生五位宰相,歷史影響悠久(二)

寇準的仕途中做了兩件大事,一個是促成宋太宗立儲,且忠告宋太宗立太子不應該受到婦人、中官和近臣的影響,而這套“理論”也被《宋史》的作者脫脫認為是千古真理;宋真宗時期,寇準促成了宋真宗北上澶州,是宋遼締結兄弟聯盟澶淵之盟的首功大臣。

宋太宗年間很“卷”的科舉榜:誕生五位宰相,歷史影響悠久(二)

王旦:宰相肚子裡有才也能撐船

在上一篇文章中其實已經出現了很多王旦的影子,比如李沆為宰相時,王旦當時是參知政事,也就是副宰相,且寇準和王旦的互動也是非常的有“看頭”。

王旦出身名門,他的父親王祐曾經是宋太祖、太宗時期的名臣。王祐曾經在自家庭院種了三棵槐樹,並且預言“吾之後世,必有為三公者,此其所以志也”,這個人就是他的兒子王旦。

和李沆的父親一樣,看到兒子王旦從小安靜,喜歡學習,王祐直言,“此兒當至公相”,太平興國五年,王旦進士及第。

宋太宗年間很“卷”的科舉榜:誕生五位宰相,歷史影響悠久(二)

淳化初年,王禹偁,就是我們之前說的魚頭宰相因為王旦的才華舉薦了他,王旦任轉運使,獻文召試,命直史館。

王旦的才華很快就被挖掘,在淳化二年的時候拜右正言、知制誥。這時,就有人將王旦和他的父親王祐做了對比,說“祐以宿命久掌書命,旦不十年繼其任”,啥意思呢,就是王旦僅用了不到十年的時間就和他爹王祐做了同樣的官職,當時的人都將此事傳位美談。

宋太宗年間很“卷”的科舉榜:誕生五位宰相,歷史影響悠久(二)

王旦的才華那是捂不住的,錢若水看他時,斷言是“真宰相器也”!李沆慧眼如炬,寇準向他舉薦丁謂時,他拒絕了,但是卻對王旦很是推重,又因為是同年,認為他是遠大之器,梨白還是相信李沆的眼光的。

很快,王旦就和同期的狀元蘇易簡一起知貢舉,太平興國五年的人才們開始發光熠熠了。彼時王旦的老丈人趙昌言參加機務,王旦很識趣地表示要避嫌,還引經據典地表示辭職。

宋太宗非常欣賞他的識時務,改其為禮部郎中、集賢殿修撰。之後趙昌言出知鳳翔,宋太宗迫不及待地再次啟用王旦,《宋史》的記載頗為生動“即日以旦知制誥,仍兼修撰,判院事”,就這宋太宗還覺得不夠,還當面賞賜王旦紫金,牯犀帶,之後又令其冠西閣,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宋太宗對王旦的愛護。

宋太宗年間很“卷”的科舉榜:誕生五位宰相,歷史影響悠久(二)

從王旦的仕途軌跡可以看出,他的文采應該是非常厲害的,至道元年,王旦知理檢院,第二年,又進兵部郎中。

宋真宗領會了老爸的意思,很快開始重用王旦,像是通進銀臺封駁司,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部門,它是皇帝和臣僚之間重要的紐帶,負責上傳下達,管理這個部門的人必須值得信任,由此我們能看出宋真宗對於王旦的信任。

宋太宗年間很“卷”的科舉榜:誕生五位宰相,歷史影響悠久(二)

宋真宗非常喜歡王旦,王旦每次上奏完事情後,宋真宗都要目送他離去,並且表示,“為朕治太平者,必斯人也”!

不得不說宋太宗和宋真宗父子真的很喜歡看別人的背影而發感慨,宋太宗看李沆、寇準也是如此。

錢若水罷樞務,按例和宋真宗展開了一番推心置腹的談話,宋真宗就問錢若水,認為誰可用,誰能接班?錢若水本身就非常看好王旦,也看出了宋真宗的心思,便毫不猶豫地說了王旦的名字,然後君臣就英雄所見略同了。

鹹平三年,王旦在知貢舉之後拜給事中、同知樞密院事,第二年,以工部侍郎參知政事了,這就是副宰相了。

宋太宗年間很“卷”的科舉榜:誕生五位宰相,歷史影響悠久(二)

契丹來犯,宋真宗被寇準“慫恿”著北上澶州,王旦隨行。宋真宗將自己的弟弟趙元份留在了京師,同時由宰相李沆坐鎮,不巧的是趙元份遇暴疾,宋真宗只得讓王旦以權留守事的身份回京師。

王旦表示無條件遵守命令,但是希望能把寇準還來開個會。寇準來了之後,王旦絲毫不避諱地問道:“如果十天之內收不到澶州的捷報應當如何”,這便是提示宋真宗亮出底牌了。

宋真宗默然表示,那就立皇太子吧,王旦得令之後就回了京師,連家人都沒有告訴,“直入京師,下令甚嚴,使人不得傳播”,這是不希望動搖開封和前線的民心和軍心,可見王旦是有勇有謀的!

宋太宗年間很“卷”的科舉榜:誕生五位宰相,歷史影響悠久(二)

景德三年,王旦拜工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兼修兩國國史,這便是大宋宰相王旦了!

除了有才、為人文章,王旦做官還以肚量大著稱,那句宰相肚子裡能撐船形容他一點不為過。說到王旦的肚量,咱們就不得不說到寇準了。

上一篇文章中我們也提及寇準的短板就是他的性格和肚量,不像和李沆等人交好,寇準“看”不上王旦。

《宋史》記載,“寇準數短旦,旦專稱準”,什麼意思呢?寇準專門在宋真宗那裡數落王旦的短處,王旦卻每每稱讚寇準。

宋太宗年間很“卷”的科舉榜:誕生五位宰相,歷史影響悠久(二)

最後宋真宗都看不過去了,就對王旦說,“你天天說寇準的好話,寇準人家可沒領情,天天給你打小報告”。

王旦就又說了,“臣做宰相多年,工作上有失誤那是肯定的,寇準對您沒有隱瞞,才會將這些事情告訴您”。

這是什麼啊?用現在大家掛在嘴頭上的一句話,那就是“格局打開了”,這王旦和寇準的水平那就是高低立現了,於是宋真宗更加的重視王旦。

宋太宗年間很“卷”的科舉榜:誕生五位宰相,歷史影響悠久(二)

之後,寇準被罷樞密使,然後想做使相,就託人在王旦那裡說和,王旦對來人大驚失色,說“將相之任,豈可求耶,吾不受私請”,本就心虛的寇準聽後也只是慚愧不已。

這件事情過去沒多久,寇準被委任為武勝軍節度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就是宰相,他照例進宮謝恩。

宋太宗年間很“卷”的科舉榜:誕生五位宰相,歷史影響悠久(二)

然而人無完人,王旦也有這輩子最遺憾的事情,那就是沒有阻攔宋神宗走上神路。大家都知道自澶淵之盟後就被王欽若引著走上了神道,還搞了一個天書鬧劇。

關於天書鬧劇,宋真宗其實是“害怕”王旦阻攔的,於是王欽若給他出了個餿主意,讓他召王旦進宮飲宴。

宋太宗年間很“卷”的科舉榜:誕生五位宰相,歷史影響悠久(二)

宴會完畢之後,宋真宗賜了王旦一罈子好酒,其實裡面裝的是金銀珠寶,就這樣王旦被人“封嘴”了,畢竟拿人家的嘴短,其實主要是王旦看清了自己也不能改變宋真宗的想法。

儘管昧著良心的看宋真宗在“神路”上上躥下跳,王旦還是在極力阻止國家上下“瘋瘋癲癲”的形式,對於興建符瑞的事情他能阻止的阻止。

當宋真宗想要用王欽若為相的時候,王旦毫不客氣地表示“欽若遭逢陛下,恩禮已隆”,就別讓他想太多了,且之後不止一次敲打王欽若,以至於王旦去世之後,王欽若發出了“為王公遲我十年做宰相”的感慨。

宋太宗年間很“卷”的科舉榜:誕生五位宰相,歷史影響悠久(二)

為相多年之後,王旦對昔日李沆和他所說的話有了更深的瞭解,在看人方面也開始眼光獨到了起來。楊億曾經問王旦,覺得丁謂之後的仕途會如何?

王旦表示,丁謂確實是一個有才華的人,如果有德者能夠輔助他,他會善始善終,如果丁謂獨斷專行,那麼就只有為身累的下場。

事實就是丁謂在寇準被貶雷州後不久,也被貶,人生結局正如王旦所說,不過就是不知道此時的王旦會不會想到曾經和李沆的一番對話。

宋太宗年間很“卷”的科舉榜:誕生五位宰相,歷史影響悠久(二)

除此之外,王旦還是一個喜歡提攜、舉薦人才的人,私下同樣性格溫和,對寡嫂十分有禮,和弟弟也是友好相處,兒女婚配不求高門。

梨白很喜歡范仲淹評價王旦的一句話,“王文正公旦為相二十年,人莫見其愛惡之跡,天下為之大雅!”

王旦生病的時候,宋真宗幾乎日日讓內侍去問疾,自己更是親手和藥。王旦知道自己命不久矣之後,找來好友楊億,給宋真宗留下了作為宰相最後的良言,宋真宗大為受用和感動。

王旦去世時只有六十一歲,宋真宗為其輟朝三日,贈太師、尚書令、魏國公,諡號文正。《涑水記聞》中記載,因為王旦信奉佛教,所以去世之前要求兒子為其剃度,著僧衣,火葬,棺槨之內不放金銀。

宋太宗年間很“卷”的科舉榜:誕生五位宰相,歷史影響悠久(二)

最後他的兒子沒有忍心,只是在棺槨之中放上了僧衣,對於王旦的這種要求,很多人認為他是因為未能阻止宋神宗走上“神道”的一種救贖和懺悔,那句話咋說的,無臉去見老趙家的列祖列宗。

幾千個字肯定不足以寫下王旦的一生,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翻看《宋史》、《涑水記聞》等書籍。

王旦在太平興國五年的五位宰相中不算是最突出的人才,但梨白卻認為他是走得最穩且最平順的人,早期出仕有貴人相助,之後貴人也沒燒過,這和他的才能以及柔和、穩重的性格都有著很大的關係,這點是和性格鮮明的寇準完全相反的。

宋太宗年間很“卷”的科舉榜:誕生五位宰相,歷史影響悠久(二)

當然,人無完人,也正是因為柔和、穩重的性格,王旦才沒能阻止宋真宗走上神道,最終成為了其一生的遺憾。

向敏中:一個才能和故事都多的宰相

《宋史》的記載中,向敏中和李沆、王旦都被列在了列傳四十一,除了這三人是同科外,還因為他們都是大宋的宰相。

向敏中是開封人,他的父親向瑀曾仕漢符離令,算是官宦世家。向瑀性格又比較嚴格,又只有向敏中一個兒子,對於孩子的教育問題那是親力親為,不假顏色。

宋太宗年間很“卷”的科舉榜:誕生五位宰相,歷史影響悠久(二)

在教育兒子的過程中,向瑀就曾經對妻子說,“大吾門者,此兒也”;向敏中隨著父親赴調開封時,曾經有一個書生見了向敏中後,認為他“風骨秀異,貴且壽”。

這一個“套路”大家是不是覺得很熟悉,我們文章中所列舉的五個大宋宰相幾乎都有被家人和身邊人預測會成為國家的頂樑柱和家族的驕傲,當然,這其中有後世之人對他們的敬仰之情,可能有些誇大其詞,但也從另一方面可以說明這些大宋宰相從年少時就已經展露了才華。

太平興國五年,向敏中中進士,和蘇易簡、李沆一樣,以將作監監丞入仕途,後在張齊賢的舉薦之下,做了著作郎。

宋太宗年間很“卷”的科舉榜:誕生五位宰相,歷史影響悠久(二)

因為在地方上有恩,向敏中很快超左司諫,入為戶部判官、知制誥,沒過多久,權判大理寺。看了向敏中的升職路,和其他四位宰相也有相似之處,直史館、知制誥,這些都是大宋培養宰相之才的畢竟之路。

向敏中的仕途不算坎坷,幾乎是一路高走,不過這也和他獨善其身的性格有很大的關係,《宋史》記載,在沒收祖吉的贓錢時,就把這些錢分賜給了執法的官員,向敏中是其中一員。他引東漢鍾離意推脫珠寶的事情,沒有接受分賜的珠寶;當時沒收祖吉的贓錢,分別賜給執法官吏,向敏中援引東漢鍾離意推脫寶珠之事,獨獨沒有接受。

宋太宗年間很“卷”的科舉榜:誕生五位宰相,歷史影響悠久(二)

再之後又發生了妖尼道安事件,這其中涉及到了向敏中的岳父張去華,為了避嫌,向敏中上奏表示自己不宜參加此案的調查。

即便如此謹慎,向敏中還是因為家裡人連累出知廣州,在向宋太宗辭謝時,宋太宗知道了事情的原委,表示自己一定會在三年內將其召回朝中重用,第二日,宋太宗便升向敏中為地方員外郎,這宋太宗已經表明自己的態度了。

向敏中去了廣州,兼掌管市舶事務,官聲清明,在當地便升任廣南東路轉運使,召為工部郎中。很多小夥伴納悶了,這不宋太宗說要讓向敏中回京嗎,是不是給他忘了?

宋太宗年間很“卷”的科舉榜:誕生五位宰相,歷史影響悠久(二)

宋太宗還真沒忘記向敏中,他給中書省寫了個條,上面有向敏中和張詠的名字,表示“此二人,名臣也,朕將用也”。

中書省得了皇帝的意思之後也開始留意這兩人,之後就開始稱讚向敏中和張詠的才能,於是這兩人自然而然地就被命名為了樞密直學士。

比起李沆、王旦等人,向敏中在外任職的時間比較長,這也造就了比較務實的做官風格。宋太宗不止一次在大臣面前表示自己要重要向敏中,這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嫉妒。

當宋太宗再次表示自己要重用向敏中時,就有人跳出來表示向敏中參與了皇甫侃賄賂要求從輕發落的案件。

宋太宗年間很“卷”的科舉榜:誕生五位宰相,歷史影響悠久(二)

既然有人舉報,專門監察大臣們的機關御史臺就出動了,後來大家發現,向敏中確實收到了皇甫侃的“求救信”,卻並沒有開啟就打發信使離去了,等御史臺拿到這封信的時候,果真如向敏中所說,封題如故。

聽了御史臺的彙報之後,宋太宗更加覺得自己看對人了,把向敏中叫進宮,安慰獎賞了一番,這行為也打了很多嫉妒向敏中的人的臉。

沒有等太久,向敏中便官拜右諫議大夫、同知樞密院事,《宋史》在記載這件事情時表示,從任郎中到這隻用了一百多天,這樣的越級提拔是十分少見的,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宋太宗對於向敏中的提拔。

宋太宗年間很“卷”的科舉榜:誕生五位宰相,歷史影響悠久(二)

上文中梨白曾經提及李沆慧眼如炬,寫到這時,才發現真正識人了得、慧眼如炬的其實是宋太宗,沒有他,太平興國五年的這五位宰相也不會陸續走上歷史的舞臺,在宋太宗、宋真宗兩朝發光發熱了!

彼時西北正是用兵之際,作為宋朝的國防第一部門樞密院,專門負責分析形勢,圖謀戰事計議,這其中向敏中明辨謀慮、遇事思維敏捷迅速脫穎而出,便是千里之外戰場周圍的事情他也悉數知曉,所以,朋友們,升職加薪都是給有準備的人準備的,別抱怨,埋頭幹吧,這不,至道初年,向敏中就升任給事中。

宋太宗年間很“卷”的科舉榜:誕生五位宰相,歷史影響悠久(二)

梨白曾經不止一次表示,宋太宗是一個非常有智慧的帝王,在他統治時期的末期,有一些人才他並沒有將其放到最期待的位置,他想將這個事情留給兒子,讓兒子施恩於這些大臣,從而更好的輔佐兒子管理王朝。

時間又到了宋真宗一朝,向敏中因為生病去告假,宋真宗召見了他,並且很快就升了他的職,進升戶部侍郎,改樞密副使,老爸給留的人才,都要好好利用!

相比於其他人才,向敏中在軍事方面也有自己的見解,於是在鹹平初年的時候,他被授予授官兵部侍郎、參知政事,這便是副宰相了。

宋太宗年間很“卷”的科舉榜:誕生五位宰相,歷史影響悠久(二)

不怕人才有才能,就怕他們才能太多,這說的就是向敏中了,文武雙全,於是在隨真宗去往大名的時候,向敏中就開始代理兼知樞密院事。

大仗之後,宋廷就會派出朝廷要員巡視、撫慰邊郡,向敏中作為河北、河東安撫使,帶著陳堯叟、馮拯倆副使,領著一萬禁兵開赴邊境。

向敏中等人所到之處,遍訪民間疾苦,設宴犒勞邊疆官吏、軍士,大家都表示感動、高興,不久之後的鹹平四年,向敏中以安撫大使職拜同平章事,充任集賢殿大學士,大宋宰相向敏中來了!

宋太宗年間很“卷”的科舉榜:誕生五位宰相,歷史影響悠久(二)

向敏中因為想要購買已故宰相薛居正的宅子,因此陷入了和另一個宰相張齊賢的瓜葛當中,其中甚至還涉及到了和薛居正的寡居兒媳王氏的“感情大戲”(感興趣的下夥伴,請期待下一篇文章),這讓宋真宗大為光火,一起之下就把這倆宰相都罷了,向敏中因為前言為妄,就是說了假話,被罷為戶部侍郎,出知永興軍。

宋真宗還是知道向敏中的實力的,景德初年時,復官兵部侍郎,從向敏中擔任的職位我們可以看出,這位在“武幹”方面是很有才能的,他在對於宋和西夏形勢的判斷上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

宋太宗年間很“卷”的科舉榜:誕生五位宰相,歷史影響悠久(二)

宋真宗北上澶州時,曾經賜向敏中密詔,將大宋西面的汴京託付給他,許他便宜行事,這絕對是封建時期帝王對於一個大臣的絕對信任,要知道重文輕武的宋朝所以的軍事權力只能帝王一人調配。

向敏中得令之後,行為舉止一如往常,當時正逢有大儺盛會,有人作亂,向敏中按兵不動給謀反者來了個請君入甕和甕中捉鱉。

向敏中一番操作下來之後,因為宋真宗北上而蠢蠢欲動的西境就此安靜了下來,有點殺雞儆猴的意思,就這份沉著冷靜,對得起宋真宗的信任。

宋太宗年間很“卷”的科舉榜:誕生五位宰相,歷史影響悠久(二)

大家都知道,宋朝的宰相或者重臣出京的機率很高,典型代表電視劇《清平樂》中的范仲淹,真實演繹了大宋宰相們一言不合就出京的情況,出京大軍中當然包括向敏中。

宋真宗曾經和大臣們扯閒篇時表示,“大臣出臨四方,惟敏中盡心於民事爾”,還舉了寇準出京好飲宴,張齊賢出京境內劫盜事情是有發生的反面事例,所以向敏中那絕對是個文治武功的人才。

向敏中一直在西境忙活這,景德二年,又因為西夏李德明誓約沒有履行,被安排去了延州鎮守汴京,後改為河南府兼西京留守。

宋真宗封禪泰山、西祀汾陰時,向敏中因為舊德有名望,被召回開封,權東京留守,說白了就是坐鎮東京,這還是宋真宗和向敏中君臣之間的信任和默契。

宋太宗年間很“卷”的科舉榜:誕生五位宰相,歷史影響悠久(二)

大中祥符五年時,向敏中再次拜同平章事,也就是宰相,寵集賢殿大學士,加中書侍郎,後又進兵部尚書,為兗州景靈宮慶成使。

天禧初年時,宋真宗又給了向敏中一個大的驚喜,給他加官僕射,這是當時宋真宗統治時期內還沒有封過的官職。

宋太宗年間很“卷”的科舉榜:誕生五位宰相,歷史影響悠久(二)

結果李宗鄂去了向敏中家後,發現一切照常,這哥們還不死心,以為慶祝都在“偷偷”進行中,就又找了向府的廚子問話,結果廚子表示府中真的沒有宴會。

李宗鄂向宋真宗講述了所見所聞,宋真宗表示自己沒有看錯人,“向敏中大耐官職”,之後又遷玉清昭應宮使。

之後向敏中多次上疏,表示自己年老,要求辭職,都被宋真宗拒絕,後在七十二歲去世,宋真宗親臨,痛哭,廢朝三日。

梨白叨叨叨

《宋史》記載,“宋至真宗之世,號為盛世,而得人亦多”,當然,盛世那絕對是人才“堆”出來的。

宋太宗年間很“卷”的科舉榜:誕生五位宰相,歷史影響悠久(二)

宋真宗的盛世那絕對是他老子宋太宗給他“計劃”得來的,太平興國五年出來的五個宰相,除了早逝的蘇易簡之外,宋太宗都非常的看重,且都將封他們為宰相的機會留給了兒子宋真宗,這是讓宋真宗施恩於這些人,這就是帝王術。

李沆是宋太宗統治末期給宋真宗找的老師,正大光明,後宮管得,皇親國戚說得,慧眼識珠,遷靈州之民以奪西夏之謀,無愧宰相之名,所以也有了“聖相”的稱號。

李沆做宰相時,王旦是他的“副手”,參知政事,彼時兩人在閒談時,就說起了四海如果無戰事,會怎麼樣,李沆就曾說出自己的擔心,害怕一旦沒有了外部的壓力,年輕氣盛的宋真宗就會想著大興土木等等,當時王旦還不以為意。

宋太宗年間很“卷”的科舉榜:誕生五位宰相,歷史影響悠久(二)

結果一語成讖,穩重、謙遜、公正了一輩子的王旦因為一罈子酒被宋真宗拉入“神道”,成為其人生最大遺憾,也是《宋史》為什麼覺得其在李沆之後的原因。

王旦是宋真宗時期在位最久的宰相,《宋史》和《涑水記聞》對其皆評價很高,說其有“偉哉宰相才也”,但王欽若所引發的天書之災的確對其名望有損,畢竟是一朝宰相,雖然他在時,王欽若沒有被重用,但沒有阻止宋真宗假造天書也成為他人生的汙點。

向敏中相比於其他人,入仕經歷要“精彩”很多,面對“分贓”等行為他能夠獨善其身,在穩定真宗時期的西部邊陲也做了重要貢獻,拜相之際,榮辱不驚,《宋史》說他有宰相之風。

宋太宗年間很“卷”的科舉榜:誕生五位宰相,歷史影響悠久(二)

太平興國五年是個很敏感的日子,是宋太宗執政初期,他希望能夠將天下英才招攬至自己身邊,為其所用,所以大家可以看出,太平興國出仕的這五位宰相,宋太宗對他們都是愛護有加;太平興國六年,證明宋太宗皇位合法性的“金匱盟約”橫空出世,雖然沒有人敢質疑這份盟約的合法性,但宋太宗也需要在前期宋廷之中積累新的力量,自己的力量,“天子門生”!

這群人可能在太平興國六年的時候還只是基層幹部,但在宋太宗統治的中後期他們就是中堅力量,也是他留給宋真宗的底牌!

所以“真宗盛世”,盛於宋太宗的謀劃,也盛於宋真宗的守成,說實話,宋真宗最後“神叨”的那段時間真的是守成都算不上,且梨白有時在想,如果他的老師李沆在世,對於王欽若,對於天書又會做些什麼呢?小夥伴們有興趣討論嗎,快在評論區燥起來吧!

參考書籍:《涑水記聞》

《宋史》

(文章中所有圖片來自網路,如涉侵權,請聯絡刪除,萬分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