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諸葛亮寫給李嚴的信看他真正的心思,連加九錫都看不上

從諸葛亮寫給李嚴的信看他真正的心思,連加九錫都看不上

在《諸葛亮集》中有一篇諸葛亮寫給同為託孤大臣的李嚴的一封著名的回信,其全文大致如下:

吾與足下,相知久矣,可不復相解!足下方誨以光國,戒之以勿拘之道,是以未得默已。吾本東方下士,誤用於先帝,位極人臣,祿賜百億。今討賊未效,知己未答,而方寵齊、晉,坐自貴大,非其義也。若滅魏斬叡,帝還故居,與諸子並升,雖十命可受,況於九耶!

諸葛亮寫這封信時的背景是,劉備病故後,委託了兩位託孤大臣,即李嚴跟諸葛亮。

但諸葛亮卻拋開李嚴,獨攬蜀漢的朝政及軍事大權。

兩人也因此從本應攜手共進的同僚,變成了政敵。

於是,李嚴寫了一封信,勸說諸葛亮給自己加九錫,進爵稱王。

李嚴當然不會存在什麼好心。

他的動機或許是試探諸葛亮是否要謀朝篡位,也或許是要捧殺諸葛亮。

從諸葛亮寫給李嚴的信看他真正的心思,連加九錫都看不上

如果諸葛亮聽從了李嚴的建議,李嚴就有機會扳倒諸葛亮。

諸葛亮自然是不會上當,回信義正言辭地拒絕了加九錫,進爵稱王的誘惑。

但從這封信的全文來看,諸葛亮又沒有拒絕得徹底。

關鍵就在於這封信最後的幾句話:“若滅魏斬叡,帝還故居,與諸子並升,雖十命可受,況於九邪!”

意思是說,如果北伐成功,幹掉了曹魏,自己別說加九錫了,受十命也是應該的。

十命是諸葛亮獨創的一個詞彙,到底是什麼意思只能靠猜測。

不過,從諸葛亮把十命置於九錫之上來看,也能猜到十命代表著什麼。

九錫是古代皇帝給臣子最至高無上的榮譽,大致代表的賞賜及允許臣子使用的物品是:

一曰車馬,二曰衣服,三曰樂器,四曰朱戶,五曰納陛,六曰虎賁之士百人,七曰斧鉞,八曰弓矢,九曰秬鬯。

在諸葛亮寫這封信之前,歷史上只有四個人受過九錫的賞賜。

從諸葛亮寫給李嚴的信看他真正的心思,連加九錫都看不上

分別是王莽、曹操、士燮、孫權。

其中,王莽篡過位,曹操被視為“漢賊”,他的兒子曹丕篡位,士燮跟孫權也都是獨霸一方的諸侯,孫權後來還稱帝建國。

受過九錫的人都這麼厲害,十命的含義毋庸置疑。

比上述四個人受九錫時的榮譽還要高那麼一級,意味著什麼?

諸葛亮簡直就在明明白白的告訴李嚴,他要在北伐成功後幹什麼,並反勸李嚴,跟著自己一起幹大事。

事成後,該有的也會給李嚴,即“與諸子並升”。

雖然這封信的內容並不能證明什麼,諸葛亮敢這麼寫,或許也是證明心中無私及自己的執政目標。

但作為臣子主動表示,未來自己的待遇不會低於九錫,將自己跟曹操、孫權等並列,還是略有些肆無忌憚了。

不止是諸葛亮自己這麼想,他信任的下屬,也在這麼想。

從諸葛亮寫給李嚴的信看他真正的心思,連加九錫都看不上

比如,諸葛亮派遣鄧芝去東吳見孫權,商量兩家結盟之事時,孫權曾擔心“蜀主幼弱”,鄧芝卻把諸葛亮擺出來跟孫權並列:

吳、蜀二國四州之地,大王命世之英,諸葛亮亦一時之傑也。蜀有重險之固,吳有三江之阻,合此二長。共為唇齒,進可併兼天下,退可鼎足而立,此理之自然也

當時的劉禪已經17歲,比孫權接替東吳政權時的18歲差不了多少,算什麼“幼弱”?

鄧芝竟然也不反駁孫權的言語,直接默認了。

可見,諸葛亮的那幫子心腹,心裡都無比明白,諸葛亮遲早是要幹曹操曾經幹過的事。

無非是缺北伐軍功而已。

在史書上,跟諸葛亮並列比較的是司馬懿,兩人不僅是互相征伐多年的老對手,就連描述他們野心的詞彙也一樣。

從諸葛亮寫給李嚴的信看他真正的心思,連加九錫都看不上

比如,《晉書·宣帝紀》記載的曹操對司馬懿的看法是:

帝內忌而外寬,猜忌多權變。魏武察帝有雄豪志,聞有狼顧相。

再如:《華陽國志》中記載的蜀漢大臣李邈(諸葛亮死後,因上書罵諸葛亮被劉禪殺掉)對諸葛亮的看法是:

亮身杖強兵,狼顧虎視……臣常危之。

諸葛亮和司馬懿都被比喻有“狼顧”相。

從諸葛亮寫給李嚴的信看他真正的心思,連加九錫都看不上

諸葛亮還厲害一點,多了一個“虎視”(《後漢書》中記載有“秦以虎視”的描述,取覬覦天下之意)的比喻。

比喻上更厲害,實際上卻沒有司馬懿厲害,權柄超過司馬懿,軍功遠遠不如。

司馬懿幫助曹魏西擋蜀漢,東拒東吳,北抗塞外匈奴、遼東公孫度,多次指揮作戰的勝率極高。

諸葛亮卻六出祁山徒勞無功,即使有受十命之志,也無法完成願望。

諸葛亮在給李嚴回信時,當時的他,估計還是信心滿滿。

可惜,他的軍事能力以及蜀漢的綜合實力到底是略差一點。

雖然判斷未必準確,但我想,如果諸葛亮真能北伐成功,劉備臨終前給他囑託:“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恐怕就會變成真的。

從諸葛亮寫給李嚴的信看他真正的心思,連加九錫都看不上

三國之後,很多王朝的帝王們都把劉備跟諸葛亮的結合當成榜樣。

期望自己的臣子也都做“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諸葛亮。

但在我看來,他們推崇的估計也是民間演義裡面被高度美化的諸葛亮。

而不是史書中狂言“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的諸葛亮。

真正懂得權力真諦的皇帝,估計會對這樣的諸葛亮敬而遠之。

如諸葛亮輔佐的不是劉禪,而是在唐太宗、明太祖這樣的皇帝治下,他大概也不敢寫出“雖十命可受,況於九邪!”這樣的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