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記者發現烏軍遺留下的《孫子兵法》,老外究竟有多痴迷孫子兵法

如果在千里之外的異國他鄉,找到一本中國的先秦典籍,你會不會感到一種民族文化的自豪感?

自2022年三月以來,發生在歐洲東部,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的武裝軍事衝突一直備受全世界的關注。

然而就在5月18日,俄羅斯的一位戰地記者來到烏克蘭軍隊先前撤離的亞速鋼鐵廠,本想拍攝一下敵人撤退的狼狽之象,卻意外地發現了一本《孫子兵法》

透過攝像機鏡頭,我們也可以清晰地看到這本雖經俄語譯製,又明顯帶有原著情懷的世界兵書之祖。那麼,《孫子兵法》究竟有著怎樣的來歷?這部著作,又讓外國人到了何等痴迷的程度呢?

俄記者發現烏軍遺留下的《孫子兵法》,老外究竟有多痴迷孫子兵法

孫子和他的傳世兵書

其實在我們國家的歷史上,從更嚴格的角度來說是有

兩部《孫子兵法》

,而且都是成書於諸侯紛爭的春秋戰國。

其中一部,是戰國時期齊國軍事家孫臏所著

。孫臏一生坎坷,甚至曾遭遇過剜去膝蓋的酷刑,但他不屈不撓,助齊國佔據中原霸主地位,而後畢其全部心血,鑄就了這部千古名書。

不過,這部兵法雖然有著不可估量的歷史研究價值,但真正

被預設稱作《孫子兵法》的

,是孫臏的先祖、生於春秋時期的另一位兵家大師

孫武

,在吳國山林中隱居時寫成的兵學聖典——

《兵法十三篇》。

俄記者發現烏軍遺留下的《孫子兵法》,老外究竟有多痴迷孫子兵法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孫子兵法》開篇的寥寥數語就足以看出,在孫武眼中,軍隊與國防對於一個國家而言有著怎樣的重要性。雖說他建功立業和寫成兵書的人生抱負都是在吳國實現,但孫武是土生土長的齊國人,也就是現在的山東省魯中地區。

他出生在一個名副其實的兵學世家,他的爺爺田書(孫姓為齊國國君所賜)是當時齊國響噹噹的一員虎將,叔叔田穰苴同樣是一位戰功赫赫的統兵司馬。父親田憑雖然不諳刀槍騎射,但也在王廷身兼要職,具體工作可以理解為現在的外交官。

俄記者發現烏軍遺留下的《孫子兵法》,老外究竟有多痴迷孫子兵法

備受祖父和父親、叔父的薰陶,自身又帶有一定的天賦,孫武從小就有修成一部兵書的心願。只是不幸家道中落,年紀輕輕的孫武就背井離鄉,到長江以南的吳國落腳。後來,他遇到了一生的貴人也是摯友——伍子胥,二人共同輔佐吳王闔閭打贏柏舉之戰,成就了一番霸業。

功成名就後,深知窮兵黷武之害得孫武主動辭退官職,在五十多歲的時候隱居於山林田園。

他根據自己畢生所學,再加上帶兵打仗時的實戰經驗,最終著成了這部流傳萬代的《兵法十三篇》,也就是如今為人熟知的《孫子兵法》

俄記者發現烏軍遺留下的《孫子兵法》,老外究竟有多痴迷孫子兵法

從最開始討論軍事與戰爭的宏觀意義,到實際操作中,不同戰爭形勢的用兵之法和戰術策略,再到如何利用天時地利等自然因素,《孫子兵法》幾乎涵蓋了所有與行軍佈陣有關的方方面面,絕不僅僅是很多人都朗朗上口的“三十六計”那麼簡單。

此後,這本書就一直作為我國封建王朝和近代社會的第一軍事教科書,三國時期的魏武帝曹操、唐太宗李世民、明太祖朱元璋和成祖朱棣,甚至是來自漠北關外的忽必烈和康熙皇帝,無一不對《孫子兵法》萬分敬仰。

俄記者發現烏軍遺留下的《孫子兵法》,老外究竟有多痴迷孫子兵法

《孫子兵法》究竟讓全世界多麼痴迷?

正如他的成書過程,《孫子兵法》完全是孫武個人的主觀思想和意志的產物,然而流傳到幾千年後的如今,它卻已經被全世界的各國軍事領域工作人員和愛好者們奉為“兵家聖典”。我們中國人對於《孫子兵法》的推崇自然不必多言,只是連外國人都如此青睞這部著作,多少會讓大家感到一絲疑惑。

可是,他們對於這本中國傳統典籍的熱愛,又具體到達了怎麼樣的痴迷程度呢?

俄記者發現烏軍遺留下的《孫子兵法》,老外究竟有多痴迷孫子兵法

首先是一項驚人的資料,包括新聞中那位俄羅斯記者發現的俄語譯版,

《孫子兵法》全文6000多字,在世界範圍內共被譯成了29種語言

。除了俄語,還有英語、法語、義大利語、西班牙語等等,這也讓它的影響力得以遍佈各處。

其中,最先拿到《孫子兵法》譯本的,是近水樓臺先得月的日本人。公元八世紀,面對大洋彼岸盛極一時的大唐王朝,日本曾經多次派遣使者來到中華大地,有的一呆就是幾十年。他們不僅自身學習了中國的先進文明,還將這裡的很多典籍帶回去研究,日語就這樣成為了《孫子兵法》與世界交流的第一種語言。

俄記者發現烏軍遺留下的《孫子兵法》,老外究竟有多痴迷孫子兵法

但是,目前在國際社會流傳最廣、印刷最多的外語版《孫子兵法》卻並不是日語,而是英語。尤其是在使用英語人口最多的美國,他們還為這部中國先秦時期的兵家著作,提供了又一種傳播方式——

高等學校教育

根據相關的資料統計得知,現在整個美國有300多所學校和研究機構,正在對《孫子兵法》開展書本教育課程。讓他們的孩子,尤其是高等教育體系下的精英學生,學習瞭解兩千五百多年前,一位中國古代軍事專家所記述的相關專業理論,慢慢豐富自身的軍事素養和謀略意識。

俄記者發現烏軍遺留下的《孫子兵法》,老外究竟有多痴迷孫子兵法

當然,無論是美國還是其他國家,這些教育的最終指向,都是為了培養真正意義上的軍事人才。而這一點,恰恰促成了《孫子兵法》影響世界的又一種具體表現形式,那就是

在現代戰爭中的運用

所謂的現代戰爭,並不是像冷兵器時期那樣的刀兵相向,也不同於二十世紀上半葉兩次世界大戰的形式,那樣的戰爭考驗的是部隊勇武作戰的能力,以及指揮官的運籌帷幄。現代戰爭強調的是最大程度減輕人的主觀作用,提高現代科技武器和軍事產品在戰爭中的使用頻率和實際效率。

俄記者發現烏軍遺留下的《孫子兵法》,老外究竟有多痴迷孫子兵法

如此說來,大家是不是會有這樣的疑惑:成書於冷兵器時代,而且距今已經過去兩千五百多年的《孫子兵法》,又為什麼會在現代戰爭中起到教科指導作用呢?

因為這部書並不是單純地教會領兵者和作戰者,如何利用現有的武器和相關器械進行戰爭。如果真是這樣,那麼想必過不了兩百年,僅是我國秦漢王朝的軍事技術就足以完全淘汰春秋時期的老舊裝備,《孫子兵法》也就不再有流傳下去的必要。

可實際上,它對於世界軍事歷史最偉大的貢獻之處,遠遠不是最簡單的伐兵攻城,而是深不可測的伐謀攻心。

俄記者發現烏軍遺留下的《孫子兵法》,老外究竟有多痴迷孫子兵法

比如二十一世紀初,那場持續了七年之久的伊拉克戰爭。在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向伊拉克發起進攻之前,就已經在輿論和宣傳方面對伊拉克反動武裝進行施壓。按照《孫子兵法》的描述,聯合國軍此舉就是典型的“上兵伐謀”。

與此同時,他們還聯合波斯灣周圍的各個國家,拒絕與伊拉克進行軍事物資援助。本就侵略別國在先的伊拉克,更是變得孤立無援。所謂“其次伐交”,就是說的這個道理。

一切準備就緒之後,聯合國軍才終於向伊拉克發動了戰爭,也就是《孫子兵法》中的最後一步——攻城。

俄記者發現烏軍遺留下的《孫子兵法》,老外究竟有多痴迷孫子兵法

而既然在烏克蘭軍隊駐紮過的地方又發現了《孫子兵法》,我們也不難想象,發生在歐洲東部的這起軍事衝突中,某些地區管理者和軍隊將領可能也想從這部兵家聖典裡,尋找帶領各自部隊取得戰爭勝利的方法。可遺憾的是,這位將《孫子兵法》遺落在亞速鋼鐵廠的烏克蘭士兵,看來並沒有找到他想要的答案。

無論是學生教育還是具體實戰,被翻譯成多國語言的《孫子兵法》隨著時間去往了很多地方。越來越多的人也以此來學習中國古代的軍事智慧。

不過,書中一直在強調的戰爭與和平之間的辯證關係,卻並沒有被大多數國家真正學會。

俄記者發現烏軍遺留下的《孫子兵法》,老外究竟有多痴迷孫子兵法

1972年,距今歷史最悠久的一版《孫子兵法》在沉睡兩千多年後現世,以漢代人的口吻,也已經基本上可以還原出這本先秦古籍最初的樣子。

它歷經了無數自然歲月的洗禮與改朝換代的人間苦樂,漂泊大洋跨過千山,隨著中華文明的在五洲四海的傳播,不斷提升自身的影響力。如今我們再看這部書,要知道孫武的兵法被定為預設,並不僅是因為它比孫臏成書更早,而是其中以戰止戰、不戰方為上兵之策等孫武對戰爭的看法,更符合中國人信奉和平思想。這是我們的祖先為全世界留下的歷史遺產,也是我們應該為之驕傲的文化自信。

作者:木下易人 校稿編輯:小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