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湯雖時時跟著皇帝步調走,但仍死於眾人圍攻

【導言】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透過讀史,我們能明白一件事情的興與亡;透過品讀歷史人物,我們可以清楚一個人的成與敗。歷史是一部人性的回憶錄,讓我們透過讀史來盡大可能地糾正我們的缺點,充分發揮我們的優點。

張湯本是一個長安的小吏,靠著與周陽侯田勝(漢武帝舅舅)的患難之交,擴大了自身的朋友圈,辦事很符合漢武帝的心意,最後成為御史大夫。他從一個卑微的小吏登上三公之位,是漢武帝不拘一格用人才的又一個代表。不過,他也沒能擺脫武帝朝人肉韭菜的結局,最終因事被逼自殺。

天生是法官的料,藉助貴人發跡

張湯在很小時候就顯示出了斷案的能力。他父親擔任長安縣丞讓他在家看門,有一次回來見肉被老鼠偷吃了,氣憤之下就打了他一頓。他被打之後挖了老鼠洞,找到了偷肉的老鼠和剩下的肉,就起訴老鼠的罪行,按照當時的審案流程審理、判決、處決,一套流程下來把他父親給驚呆了。他父親又看到他寫的判決文書如同老練的官吏所寫,就培養他學習斷案文書。他在父親死後擔任長安的小吏,一當就當了很多年。

張湯雖時時跟著皇帝步調走,但仍死於眾人圍攻

張湯的職位為他接觸權貴提供了便利,而他的精明幫助他與田勝建立了深厚的友誼。田勝(田蚡親哥)在做九卿時曾被拘禁,期間得到他的大力維護。正所謂患難見真情,田勝在出獄被封侯後,開始刻意報答他,並將其引入長安的貴族圈。張湯隨後地位開始變化,升遷到內史成為酷吏寧成的手下,又因辦事未出過錯被寧成的推薦擔任茂陵尉,為漢武帝修皇陵。武安侯田蚡當上丞相後,將他調到身邊擔任丞相府長史,又把他推薦給漢武帝擔任御史。他終於步入漢武帝的視野之內了。

能臣幹吏,惟上是從,位高權重

張湯在御史任上辦了一件大案——陳皇后巫蠱案。漢武帝與陳皇后的婚姻本就是政治聯姻,而陳皇后十分驕縱,鬧得漢武帝不想搭理她,便採用當時世人最忌諱的詛咒的方式求得漢武帝回心轉意。不過,事情很早就洩露了。漢武帝派張湯徹查此案,坐實了陳皇后等一干人罪責,結果陳皇后被廢,三百多人被處死,張湯則被漢武帝認為非常有才幹,提拔為太中大夫。此後,張湯擔任廷尉時,負責嚴查淮南王、衡山王及江都王謀反,還敢與漢武帝爭辯嚴助(與淮南王走得很近)與伍被(先是向從軍被淮南王所租,又為淮南王謀反出主意)的罪責,使得兩人伏法。這些大案的承辦都深得漢武帝賞識,被漢武帝視為得力助手。

成功辦理大案要案之外,張湯還和趙禹一起共同編織了一個法網,這些都成了漢武帝時期官吏管理的依據。張湯看到漢武帝喜好文學之士,也往這上邊靠,採用春秋決獄的斷案方式,不再根據法條辦案,而是援引尚書、春秋等精義辦案,又全都交由漢武帝拍板決定,所以使得漢武帝龍心大悅,大加賞識。張湯在日常事務處理上也非常厲害,辦錯事被批評時更是手段高明,拉出幾個下屬推薦給漢武帝,認為自己違反了這些人的正確意見;辦好事時,也把功勞推給下屬,認為自己啥都沒幹。長期以來,張湯靠著這種不居功、不諉過的工作方式,不僅沒有受到處罰,反而深得漢武帝器重。張湯對文學之士的尊重,對下屬的提拔,還是得到了相當大的名聲,引得丞相公孫弘交口稱讚。

張湯雖時時跟著皇帝步調走,但仍死於眾人圍攻

為了解決財政危機,張湯根據漢武帝的意思請求鑄造白鹿幣(諸侯朝覲必須進貢白鹿幣,一枚值40萬文錢)和五銖錢,實行鹽鐵專賣,出臺告緡令(反商人瞞產漏稅),打擊豪強,所以深得漢武帝的倚重,以致於獲得漢武帝親自探病的禮遇,同時也架空了當時的丞相莊青翟;還在朝堂辯論時,痛斥狄山是愚儒,最後狄山為漢武帝逼得到邊境任職後被匈奴人所殺,使得人人畏懼。可以說,張湯在朝廷上和漢武帝心中擁有極高的威望和地位,不過也埋下了悲劇的種子。

眾人圍攻,被逼自殺

張湯時時刻刻都跟著漢武帝的調子走,但是得罪的人越來越多,再加上出身低微,對他不服的也大有人在,最終這些因素匯合到一起成了他的催命符,而與李文之間的矛盾,就成了他身死的導火索。

李文與張湯不對付,所以在擔任御史中丞時瘋狂攻擊張湯。張湯的下屬魯謁居體察上司心意,便派人用誣告李文,而張湯正好負責此案,便挾私報復,處死李文,也知道密告是魯謁居所為。張湯在漢武帝問起李文被告時佯裝不知情,但對魯謁居那是相當客氣,在其患病期間還為其按摩腳。恰好,趙王為報復魯謁居告發二人,牽連了魯謁居之弟。魯謁居之弟被囚之後,見過張湯一面,覺得張湯(也想幫,故意不認)不會幫他,就告發哥哥與張湯一起構陷李文一事。案子轉到另一個酷吏減宣手上,恰好也與張湯有仇,所以就要徹查此事。

張湯雖時時跟著皇帝步調走,但仍死於眾人圍攻

此時,張湯得罪人的後遺症全面爆發。丞相莊青翟之前約好張湯一起向皇帝請罪,結果張湯臨陣反悔,又被漢武帝安排徹查丞相的過錯,所以就被手下三個長史說動,共同對付張湯。丞相長史朱買臣、王朝和邊通本來都是張湯上級,之後地位低於張湯,不僅反而沒受到應有禮遇,還常常受到壓制,一直懷恨在心,想致其於死地。於是,三人說動丞相莊青翟,共同誣告張湯勾結商人田信,洩露朝廷經濟政策,導致經濟大亂、富人牟利、張湯發財。

漢武帝接到告發後,便問張湯怎麼回事,而張湯也巧言詭辯,被皇帝認為故意欺詐。恰好,減宣將魯謁居與張湯共同構陷李文一事上報,也定性張湯欺君。於是,漢武帝堅信張湯欺騙自己,連派八批使者審問張湯,都遭到張湯的否認;第九次派了酷吏趙禹,而趙禹與張湯關係非常好,對張湯曾經的所作所為知根知底,讓張湯自殺免得受辱。張湯聽後知道死定了,不死的話也能被趙禹弄死,說完遭丞相與三長史構陷後自盡身亡。

張湯雖時時跟著皇帝步調走,但仍死於眾人圍攻

張湯的弟弟和兒子們在他死後想舉行厚葬,結果遭到張湯母親的反對,認為“張湯是天子的大臣,遭受惡言誣告而死,何必厚葬呢?”於是,張湯家人用牛車拉著棺材,也沒外槨,安葬了他。漢武帝知道後,說了句“沒有這樣的母親,就沒有這樣的兒子”,意識到張湯沒有貪贓,就重查此案,處死三位長史,逼丞相莊青翟自殺,釋放了田信,又提拔了張安世(張湯之子,西漢著名大臣)。

結語

張湯從一個小吏最後當上御史大夫,位列三公之一,不僅靠自身卓越的辦案能力,也靠時時刻刻地跟著漢武帝的步調走。張湯為協助漢武帝攻打匈奴的用度,用了許多斂財的招法,如:發明白鹿幣,搜刮諸侯的財富;宣佈算緡告緡令,使勁搜刮商人們的財富。張湯為維護漢武帝的統治,也辦了許多大案、要案,查的一清二楚,如淮南王、衡山王謀反案。不得不說,張湯非常有才幹、有能力,是漢武帝的重要助手,在朝廷上的地位也非常高。

張湯雖時時跟著皇帝步調走,但仍死於眾人圍攻

從當時為官情形來看,張湯發跡後頗有點小人得志的意味,這也是人們應該自省的教訓。他只知道跟著漢武帝的步調走,在受到漢武帝器重之後對其他人就不當回事了,所以才敢在朝堂上放丞相莊青翟的鴿子,還按照漢武帝的意思嚴查丞相;再就是對老上級們也不加禮遇,結果朱買臣、王朝和邊通憤怒之下跟他成了私仇,結果一場意氣之爭導致四人皆死。從個人交友情形來說,張湯拿酷吏趙禹當朋友,這就是個錯誤,因為趙禹從來都是公事公辦,不僅沒拿他當朋友,還掌握著他的把柄,最後成了張湯自殺的直接原因。

張湯最終在眾人合謀、圍攻之下,在漢武帝心中從一個可靠助手變成了一個欺詐小人,遭到漢武帝連派九名使者盤問犯罪罪狀,直到不得不死。張湯成功的秘訣只在四個字,惟上是從。因此,悲劇也在這裡,張湯如果哪天跟不上漢武帝的步調了,或者被漢武帝認定為壞人,自然就遭到拋棄了,畢竟漢武帝是著名的人才割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