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將魏晉風流人物一網打盡

歷史上有個時期,獨特醒目,風流人物數不勝數。

李白被稱為“詩仙”,夠倜儻,夠狂放吧,但若放在那個時期,估計會像被扔進海里的魚,找都找不到,因為比他風流,比他張狂的大有人在。

這本書,將魏晉風流人物一網打盡

剛接觸歐美大尺度解放自我的人體藝術時,你是不是有種瞠目結舌、嘖嘖稱奇的被衝擊感?其實啊,這都是那個時期的人玩剩下的!

這個時期就是魏晉南北朝時期,一個以特立獨行為主流的時期,一個解放天性、突破自我的時期。

而這個時期的名士們,不同於現代“網紅臉”等讓人審美疲勞的標籤化形象,他們每一個都不同:有才華,善言談,蔑禮法,重自我,品性各異,各自風流!

說到這兒,你是不是早就按捺不住,恨不得坐時光機返回那個令人懷念的時期,好看看那些“大神”都是如何生活的呢?

彆著急,不用那麼麻煩,因為早有人將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人物記錄在冊,流傳千年,這本書就是《世說新語》。

現在,又有人細研古籍,選出其中120多篇,慢讀細品,用睿智幽默的語言,帶我們進入那個世界,這個人就是戴建業教授,這本書就是《戴建業精讀世說新語》。

這本書,將魏晉風流人物一網打盡

為什麼要推薦這本書呢?咱們先從原作者和解讀者說起。

一、 原作者是“根正苗紅”

史書稱,《世說新語》的編寫者是劉義慶。劉義慶是何許人?他是宋武帝劉裕的侄子,自小聰明有才華,曾任尚書僕射、平西將軍、荊州刺史等職務,是個根正苗紅的皇親國戚。

由劉義慶來編寫這本書,根本不必擔心失實失真,因為他就生活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又由於地位高,與不少文人雅士相識相交,劉義慶本人的文學造詣也不低,這些都為他編寫《世說新語》提供了有利條件。

這本書,將魏晉風流人物一網打盡

二、 解讀者是“教授專家”

戴建業,華中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古代文學學科帶頭人。就是這麼一個與網路毫不沾邊的學者,去年卻憑藉網上流傳的講課影片大火特火!

無數看過影片的網友在評論區哭訴:“如果我上學的時候,能碰到講課這麼有意思的老師,我早就上北大清華了!”雖然哭訴略顯誇張,但講課有趣確是真的。

隨便摘錄兩段戴建業教授講課的內容,大家感受一下:

“杜甫是李白的粉絲,跟著李白一起,從河南洛陽出發,夏天裡,到河北、山東,找仙人、採仙草、煉仙丹,半路上又遇到了高適,三個人從夏天裡搞到了秋天,找仙人、採仙草、煉仙丹,三個人搞得蓬頭垢面,都沒有成仙……”

哈哈哈,讀了這段話是不是覺得,三個名望頗高的文人的偉岸形象瞬間崩塌了?

這本書,將魏晉風流人物一網打盡

“陶淵明是個特別有幽默感的詩人,他第一句寫得特別隆重,‘種豆南山下’,你以為他種得蠻好,他突然來一句‘草盛豆苗稀’,種的個鬼田,要是我種得這個水平,我絕不寫詩。你以為他肯定懶對嗎?他不,他馬上來一句,‘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他說天還不亮他就起來了,月亮出來了才回去還是種那個鬼草盛豆苗稀。”

是不是覺得種田技術不怎麼樣,還堅持早出晚歸認真種田的陶淵明有種別樣的可愛呢?

這麼一個幽默又有料的教授來解讀《世說新語》,你難道不期待嗎?

接著咱們說說書的內容,魏晉人才多,趣事也多,《世說新語》中記錄了許多小品文,透過一個個故事,豐富飽滿的魏晉名士形象躍然紙上,再加上戴建業教授的解讀,相得益彰:

三、 何為“真貴族”?

孔坦和庾冰都是東晉舉足輕重的大臣。孔坦病危的時候,被認為是孔坦接班人的庾冰去探病,庾冰看到病重的孔坦痛哭流涕。

誰知孔坦不但不對庾冰的關心感到高興,反而失落地感慨:

“大丈夫將終,不問安國寧家之術,乃作兒女子相問!”

孔坦的意思是,我這個一國之士馬上就不行了,庾冰你作為接班人,不應該多問問我如何治理國家,如何安民樂業嗎?不問這些也就算了,還像個婦人那樣對著我哭哭啼啼!

在“貴族”一詞已經淪為貶義詞的現代,孔坦的氣度和言談讓我們明白了,真正的貴族到底是什麼樣的。

就像戴建業教授在點評中說的那樣,

“是否有博大的胸懷,遠大的志向,以民族國家為己任,才是衡量一個人是否為大丈夫、真貴族的標準”

四、 何為“真率真”?

在一個明星爭相賣“吃貨人設”的社會,魏晉時期有個“真吃貨”讓所有明星相形見絀,汗顏慚愧。

羅友從小就愛吃,對美食情有獨鍾。但由於家裡太窮,沒多餘的錢買好吃的,他就想出了一個解饞的方法——蹭飯。直到成年做官後,羅友也沒改掉蹭飯的習慣。

一天,羅友的領導要請朋友吃飯,為他送行,宴席上並沒有邀請羅友。但羅友不請自來,以向領導請示公事為藉口,在宴席上待了很長時間,然後什麼也沒說就準備走了。

這本書,將魏晉風流人物一網打盡

領導就納悶地問:“你剛才不是說有公事要問我嗎?怎麼不問就走了?”你們猜羅友怎麼說的?

他說:“友聞白羊肉美,一生未曾得吃,故冒求前耳。無事可諮。今已飽,不復須駐。”

原來,這個羅友聽說白羊肉很好吃,他從來沒嘗過,有人說他領導的宴席上有這道菜,所以他就來了。請示公事是假,蹭吃才是真。現在肉也嘗過了,也沒什麼再待下去的理由了,所以他就準備走了。

面對領導實話實說的羅友簡直詮釋了吃貨的最高境界,這還不算完,羅友對著領導說完那一番話後,臉上一點兒不好意思都沒有,非!常!坦!然!

你可能會覺得這麼沒品位的人怎麼還能出現在《世說新語》這本書裡呢?戴建業教授點評道,蹭飯這個行為是不太雅觀,但當時的人卻認為羅友貴在“真”,真的嘴饞,真的去蹭吃的,吃完真的就走,不虛偽,不隱藏,坦蕩自然,這與當時文人名士追求的返璞歸真,迴歸自然不謀而合。

五、 何為“真幽默”?

古人有個習俗,七月七日家家戶戶曬衣物、曬書籍,防止物品生蟲腐爛。

在那個時期,書籍是奢侈品,就跟現代的豪車、豪宅、名牌包一樣。只有達官顯貴人家才有資格曬書,普通百姓不識字不讀書,當然也買不起書。所以書的多少也成了有錢人家的比拼內容之一。

這天,又到了七月七日,在家家戶戶曬書的時候,有個叫郝隆的人也躺到太陽底下。大家都很奇怪,又讓人就問:“你這是幹嘛啊?”郝隆懶洋洋地說:“我曬書。”

噗!看到這兒,我已經可以想象問話人臉色由片刻愣怔轉為爆紅的畫面,太搞笑了!“我曬書”寥寥幾個字就讓那些比拼曬書的有錢人家淪為了笑柄。

是啊,就像戴建業教授所說,家藏萬卷不代表就是腹藏萬卷,書架上有很多書也不代表就讀過很多書,更不代表記到腦子裡很多書,學識的高低從來不是以藏書多少來衡量的!

這本書,將魏晉風流人物一網打盡

上面提到的內容只是《戴建業精讀世說新語》的冰山一角,書中還提到了魏晉名士的血氣方剛,荒誕不經,清談玄妙,魏晉閨秀的才智姿容,靈動秀氣,嫵媚風情。

那份對“真”的探索和追求,使魏晉的男男女女,展現出不同於其他任何時期人們的本色!

而戴建業教授的點評,以詳實的史料作支撐,以結合現代社會生活的觀點直擊人心,讓我們在學史的同時,得以明智。

如果你想一睹魏晉名士閨秀的風采,如果你想了解“網紅”教授的實力,如果你想收穫歷史知識,《戴建業精讀世說新語》這本書你一定不能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