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要知道批評不會讓孩子學習更努力

家長要知道批評不會讓孩子學習更努力

比較不能有效激勵孩子

曾經拿自己孩子與其他優秀孩子相比,希望你的孩子向人家學習,做過這種事兒的家長相信有很多!

比較之後,孩子發奮學習了嗎?沒有!

人和人之間是沒有可比性的。你拿自己孩子與人家比,孩子真實的感受是:他優秀,我劣等;他好,我不好;媽媽愛他不愛我。這就是讓孩子自卑、恐懼的原因。家長不明白這個原理,不斷地拿孩子跟人家比,然後孩子並沒有被激勵起來,我們卻認為孩子錯了。

“想要把自己的孩子激勵起來,你應該堅定說:在媽媽眼中,你就是最好的!這次沒考好沒關係,下次你一定能做好!孩子會在這種愛和激勵中產生動力。”

家長要知道批評不會讓孩子學習更努力

批評也不會讓孩子更努力

“假如我們把教育孩子比成一個生產線,家庭教育則是第一道工序,學校是第二道工序,家長必須把自己這道工序完成。如果家長沒有做好,希望學校做好是不現實的。”

孩子剛出生時都是一張白紙,都沒有太大的區別,後來在慢慢長大的過程中,在不同能力的父母的教導下,差異逐漸加大。

據調查,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父母從來沒有系統學習過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識,全憑自己的習慣和經驗來教育孩子,豈不知這些所謂的“習慣和經驗”早已過時,它缺乏科學性、系統性和指導性。

作為新時期的學生家長,補讀“父母學”這缺失的一課,對每個人來說都是非常必要的。

批評孩子也是一種藝術,父母應該知道如何正確批評孩子,掌握好批評孩子的技巧。這樣,批評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以下是給父母們的6個小建議:

人多不批評

寶寶也是要面子的,且自尊心脆弱而強烈,在人多的時候批評她,拿她跟其他人比較,這對教育孩子而言是吃力不討好的事兒,不僅讓孩子打心眼裡對你反感,還收不到教育的效果。

睡前不批評

這是我以前經常犯的一個錯誤,因為睡覺之前比較空閒,也想起教育這回事兒了,於是猛說一通,只想讓寶寶聽懂我的心聲,明白我的苦心,知曉她的錯誤,可這麼做的結果是把我們這唯一一點兒親子交流的時間也浪費了,並且讓寶寶一看到我擺出跟她聊天的駕勢就立即產生牴觸心理。

家長要知道批評不會讓孩子學習更努力

進餐不批評

我發現不少家庭都有這種情況,一家子團圓起來吃飯,結果寶寶就成了挨批的物件。寶寶邊吃邊聽訓,不僅影響食物消化效果,也令寶寶對批評失去敏感性,這種情況如果持續久了,寶寶聽訓就會像聽歌一樣,你播你的他吃他的,完全起不到作用。

錯誤不重提

批評寶寶最主要的是就事論事,不要一個缺點連著一個缺點地批。“你最大的毛病就是不敢表現!像上次表演,你怎麼不敢上去呢?其他小朋友表演得那麼好!每一個都笑笑嘻嘻的!說一下你就哭了是不是?還哭?你最大的毛病就是好哭!”當批評失去重點,寶寶都不知道你在說什麼了。這樣的批評還有作用嗎?

批評不比較

天下的媽媽最愛的都是自家的孩子,她們也總覺得自己的孩子最出色、最可愛。但是也挺奇怪的,當媽的張嘴閉嘴就是:“你怎麼不看看某某某呢?人家做得那麼好!”似乎天下所有的孩子都比自家的出色。比較來比較去,最後卻傷害了彼此,並讓忠告變質失效。

情緒不發洩

孩子做錯了事,父母會覺得生氣是很正常的。但父母應該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借批評把氣發洩在孩子身上。父母把怒氣都發洩出來了,雖然自己是感覺到痛快了,但卻會傷害了孩子。這不符合批評孩子的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