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長江千年文脈② 李莊:烽火年代挺起“文化脊樑”

“同大遷川,李莊歡迎,一切需要,地方供給。”

探尋長江千年文脈② 李莊:烽火年代挺起“文化脊樑”

1937年,日寇鐵蹄長驅直入,校區被炸燬的國立上海同濟大學,先後遷至上海市區、浙江金華、雲南昆明等地,顛沛流離,無處安頓,直到四川李莊人民發來這十六字電文,好似絕渡逢舟,才解了學者們的燃眉之急。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川南小城,也從此在歷史上熠熠生光。

探尋長江千年文脈② 李莊:烽火年代挺起“文化脊樑”

12月17日至19日,由中央網信辦網路傳播局指導,重慶、四川、雲南、貴州、湖南五省市網信辦和新華網共同主辦的“共舞長江經濟帶·探源千年文脈”網路主題活動四川站活動正在進行,活動期間,觀觀與多家中央、省級新聞媒體的記者走進了宜賓市翠屏區李莊鎮。

李莊古鎮位於四川省南部宜賓東郊19公里的長江上游南岸,始建於梁代大同六年(公元540 年),距今已有1480餘年的建置史。鎮內文物古蹟眾多,古建築群規模宏大。

探尋長江千年文脈② 李莊:烽火年代挺起“文化脊樑”

1937年前後,李莊本來有“九宮十八廟”大小廟宇殿堂近40座,為了接待從戰亂地區前來的師生,李莊兒女“移開神位讓師位”,騰空廟宇、讓出婚房、敞開祠堂,以實際行動履行著一諾千金的高貴品格。

1940年冬天,同濟大學師生終於搬入李莊,隨後遷來的還有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人類體質研究所、社會科學研究所,中央博物院籌備處、中國營造學社、北京大學文科研究所等科研機構。烽火連天的歲月,中國的一大批文化精英終於在這個地圖上連名字都找不到的李莊鎮,安放下了一張“寧靜的書桌”,譜寫了一曲文化抗戰、知識報國的光輝篇章。

探尋長江千年文脈② 李莊:烽火年代挺起“文化脊樑”

全國知名專家、學者如李濟、傅斯年、陶孟和、吳定良、董作賓、梁思成、林徽因、童第周、梁思永、勞乾等雲集李莊達五、六年之久,在李莊完成了《中國建築史》《麼些象形文字字典》《殷歷譜》《居延漢簡》《六同別錄》等眾多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學術專著,在李莊工作生活過的大師學者後來成為兩院院士的就有43人。

探尋長江千年文脈② 李莊:烽火年代挺起“文化脊樑”

李莊因此,與重慶、成都、昆明並列為“四大抗戰文化中心”。當時,從國內外寄來的信件,只要寫上“中國·李莊”四字便可準確送達,李莊也因此被譽為“大師學者第二故鄉”“中國建築科學的搖籃”“中國文化的折射點、民族精神的涵養地”。

探尋長江千年文脈② 李莊:烽火年代挺起“文化脊樑”

時至今日,當年同濟大學師生們在李莊東嶽廟親手種下的一棵桂圓樹依然高大挺拔,茂密蔥蘢。到桂圓成熟的時節,李莊人總會把樹上的果實小心摘下,仔細打包好發往位於長江入海口的同濟大學。與此同時,每年也會有七名同濟大學的研究生“回到”李莊,把文化知識的種子再次播撒到孩子們的心田。

探尋長江千年文脈② 李莊:烽火年代挺起“文化脊樑”

李莊與上海,長江一首一尾。在不停流轉的時間裡,甜是千里遙寄桂圓的情誼,也是“文化脊樑”的默契傳承。

編輯 | 吳吉

責編 | 王政偉 周瓊

監製 | 楊鐵